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期待是许愿,更是要求

2023-07-03 21:30 作者:若终有一天  | 我要投稿

前言:

聊聊“期待”。



期待,或者说期望。


它是人们对预期的设想,设想明天会如何,设想那个人会怎么做,设想一年后会如何。


同时这种设想之中,又包含一定的“许愿”成分,许愿明天会如何、许愿那个人会那样做、许愿一年后会如何。


而期待又与真正的许愿不同,真正的许愿是全凭天意,我许愿这件事会顺利,但如果老天有意使我不顺,我也遵循老天的这种安排。


一般能做到真正许愿的,都是些有宗教信仰的宗教徒,在这些信仰之中有“神”存在,而这些教徒愿意遵循神的一切安排,所以许了愿但没有实现,教徒也不会有意见——如果对神的安排有意见,那就谈不上什么信仰了。


我们这里的文化与国外宗教文化不同,宗教认为世上存在一个至高无上的神,它基于神的存在发展了宗教。


在我们这里,即使你去翻看那些古时候的民间神话、民间故事以及像西游记之类的作品,你也会大体发现:在我们的文化中,没有严格意义上的「神」,有的只是「仙」


在绝大多数故事和传说中,仙是人在得道后的结果,大体上是历劫成仙,或是羽化飞升成仙。


仙的这种定义模糊了人与仙的区别,而人仙的界限不清晰,就意味着存在冒犯仙的空间。


你是仙我不冒犯你、我尊敬你并且天天上供——这不一定是因为敬你为神仙,可能只是因为我不如你强,自知惹你没有好果子吃


但假如我有一天也能成仙呢?如果我成了大仙呢?那时候我有了强大的力量,还需敬你吗?


敬你可能是因为不如你,但你不能否认我绝对没有「比你强」的可能性


人可成仙,所以存在这样的可能性,所以人在根源上有着不信服仙的空间。


所以在我们的文化中,「许愿」在某种意义、某个程度上,是要求如愿以偿的。


向仙许愿是因为相信仙会实现这个愿望,不管是求如来佛保佑还是求玉皇大帝保佑还是求观音菩萨保佑,都有「要求」的含义:你能保佑我,我就供你。如果我发现你没用,我就不供你。


而在国外的宗教之中,与人不同,有极其严格的分界线(我是这样理解的),人只能遵循神的安排,不可有违逆之举,亦不能有违逆之心——遵循安排,不能有怨言。


因为不能有怨言,所以许愿就是单纯的表达愿望,没有要求,不敢要求神去实现愿望。


不敢要求,所以全凭天意,天意如何,那就如何。


因为文化的这些差异,所以「期望」在我们这里,有许愿之意,但又不完全是许愿之意:许了这个愿,还希望能实现。如果不能实现,就可能会延伸出很多问题。


比如因为自己付出了很多努力,所以期待自己能在这件事上成功。结果没有成功,于是就对世界不满,认为世界不公。


再比如因为自己期待某个人能给自己惊喜,结果对方没有给自己带来惊喜,或者对方努力了但自己没有感到惊喜,于是就埋怨对方,觉得对方没有诚意。


再比如因为自己期待这件事能顺利,结果因为某个人做了一个举动,所以这件事没能顺利展开,于是责怪对方。


期待暗含「要求」,它的言外之意是:如果能实现,那是应该的。如果没能实现,那就是有问题/有过错的。


它的形式决定了它的结果。


当期待含有要求,它一定会找到一个背锅侠的:你没满足这人的期待,这锅你背。他没满足这人的期待,这锅他背。世界没满足这人的期待,这锅世界背。


抱怨你,抱怨他,抱怨世界。


当期待含有要求,万物都会成为抱怨的对象


但有些东西是没法抱怨的,你对身高或外貌不满,你能向基因抱怨吗?抱怨基因怎么就不给你整一个更好的身高更好的外貌?你能向世界抱怨吗?抱怨世界在使人类进化的时候没有进化的足够好?


基因和世界对你的情况不感兴趣,所以抱怨无效——对大自然,抱怨是没有意义的。


由于期待含有要求,所以它还是会催人去抱怨。假如抱怨大自然没有意义,那就抱怨「具体的存在」,比如自己的父母。


没办法谴责基因不给力,没办法谴责大自然的进化不给力,但可以谴责父母的不给力


如果父母再高一点、再好看再帅气漂亮一点,会这样吗?


于是——就去抱怨父母。


到这份上,这已经是一种迁怒了,是不愿意承认有些事由天决定,所以硬要找出一个背锅的东西,声称“不是天决定,是这个决定的,过错在TA”。


去掉“要求”,秉承着“尽人事听天命”的理念去期待,会更好一些。



我是若终有一天,今天是每日更新的第1083天!

觉得写的不错,就点个赞吧——据说专栏双击屏幕是一键三连~

看更多内容,请关注我~


期待是许愿,更是要求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