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书仁|大美宝地—全国书画名家学术交流展



【艺术家简介】

郭书仁,号半山庐主人,天津人,1945年出生。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天津文史馆馆员、天津工业大学艺术学院教授、天津画院研究员、天津美协花鸟画专业委员会副会长。擅长花鸟画,兼攻书法及美术理论。郭书仁画风清新淡雅、用笔豪放飘逸,自成一格。作品被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北京钓鱼台国宾馆、京西宾馆、天津美术馆、天津迎宾馆及四川、山东、河南、贵州等省市的艺术馆、博物馆等机构收藏、陈列。有《中国当代艺术家画库一一郭书仁画集》《郭书仁花鸟画集》《名画典藏一一郭书仁》《郭书仁教授写意花鸟画》《写意花鸟画教程》《荷花画法》等画集、著作出版发行。
满堂风雨不胜寒莫谓萧萧只数叶
和书仁老弟相识近 40 年,如今,他已功成名就,令人欣慰。然而,更让我高兴的是他依然是那样的朴实无华,他那笑容可掬的样子时时浮现在我的脑海里。
书仁,号半山庐主人。1945 年生于天津。20 世纪 50 年代末,书仁有幸追随萧心泉先生学画。萧老是天津市的老画师,仅小刘子久先生一岁,但他却尊子久先生为师。书仁在萧老悉心指导下,打下了坚实的绘画基础。后来,他又师从萧朗、孙其峰、梁崎诸先生,广纳博采,转益多师,奠定了他深厚的笔墨基础。

幽香清远
46cmX30cm
2021 年
书仁擅画花鸟,无论是挺霜傲雪的梅花,还是出淤泥而不染的菡苗,也不论是硕果累累的葡萄,还是“开向霜中亦少年”的菊花,这些在人们生活中习以为常的镜头,被他捕捉到,经过提炼加工,创作出感人至深的作品来。书仁尤喜秋景,在他的画册中,我见到了秋实、秋趣、秋色、红叶、拒霜、凌寒.....秋在他的心目中并不凄凉,而是丰硕的愉悦,“萧疏红叶艳于花”,正是他对秋天的诠释。
书仁的作品以简浩、淡雅取胜,随意点染,毫无矫揉造作之态。《寒味芳心图》就大胆截取了梅花的一部分,寥寥数笔就把梅花的挺拔和“凌寒独自开”的孤傲性格表现出来。梅枝上那只小鸟用笔亦简,但笔简意繁,形完而神足。画的上半部留下了大量空白,一望无际的严寒景色跃然纸上。其他如《清气》《香祖》《幽兰》《仙姿》《清芬》《朱雀》《潇湘风雨》《墨牡丹》等莫不以简洁取胜。书仁的画多追求色彩的淡雅和墨色的变化,很少用大大绿,如《荷花雨图》中少量的红色只是点在含苞待放的花苞上部,远处大量的绿彩参以墨色,表现了阴雨密布、风雨将至的景象。但观整个画面却给人以淡雅之美。

踏春
38cmX33cm
2020 年
书仁喜欢晕染天地,以增强所要描绘景色的气氛。《雪韵》根据作品的需要,大面积晕染天地,表现了阴雨密布、瑞雪飞扬的景色。同时,作者有意将梅枝上部留出空白,从而把厚厚的积雪表现出来,而红梅却绽放着,枝上的那对鸟儿表现了一种不畏风雪的神态。把“独凌冰雪冠群芳”的精神气概表现出来。《胜寒图》画的是竹子,作者通过晕天染地,表现了阴雨绵绵的天空和寒冷的堤岸,从而把江南阴寒的天气表现得恰到好处,而作者要表现的主题一一竹子,却挺拔屹立。作者从而反问人们:“莫谓萧萧只数叶,满堂风雨不胜寒。”作者是在讴歌竹子耐寒的高贵品格。

碧叶春风
56cmx45cm
2020年
古人云:画有尽而意无尽。书仁擅长画外求画,擅于在无笔墨处求画。《荷花渴雨图》描绘远处黑压压的天空和湖水连成一片,一场瓢泼大雨马上就要来临,但是,荷苞上的小蜻蜒却在全神贯注地吸吮着香露,丝毫没有被马上就要来临的暴风雨所扰动,而是把荷花沁人心腑的香气表现出来。《荷风送香气》描绘了在竹叶、荷叶的半遮半掩之下.荷花临水盛开,几条小鱼被吸引去,围绕着荷花前追后逐。两幅画同样把“香”这种抽象的味觉表现得淋漓尽致。

香闻十里雪中开
68cmX68cm
2020 年
书仁亦善书法,常以书法用笔入画,这包含了作者对所描绘对象的高度概括。《珠光》中葡萄的枝干,《烛之光》中的台灯、书籍以及《凝香》中梅干和竹叶等等莫不以行草笔意画出,从而使他的作品流露出一种苍劲、挺拔、流畅的韵味。
几十年里,书仁的画意不断追求、不断探索、不断实践、不断提高。我由衷地希望他在收获的年华里,创作出更多丰富多彩的作品。
文:崔锦
天津艺术博物馆副馆长
天津文史馆副馆长

水中任浮沉
70cmX46cm
2021 年

秋风吹冷艳
134cmX70cm
2021年

清到叶俱香
120cmX68cm
2021年

白玉荷风更淡清
84cmX49cm
2021年

风定池莲自在香
77cmX47cm
2020年

不可一日无此君
70cmX45cm
2021年
【景点游玩】

【美术馆介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