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里的吃喝:面对严酷的生活,两个中年妇女的辛酸与纠结

作为贵族豪门的标配,贾府有个家族“义学”——由族中有钱有爵位的出钱,供家族中贫寒之家的孩子读书,算是贾府私塾。这私塾待遇极好,不仅学费全免,便是相关的吃喝茶饭也都免费提供,伙食标准应该也不错。
这么好条件的学校,自然是“名校”、“热点学校”,别说贫寒人家,便是普通百姓人家,谁不趋之若鹜,千方百计地找关系托门路,以求一个名额?
金荣是个寻常人家的少年,父亲去世,与母亲胡氏相依为命,日子过得很是窘迫。然而再穷不能穷孩子,再穷不能穷教育,胡氏得知有这么一个贾府私塾,想到金荣的姑妈嫁入了贾府,便来求她小姑子帮忙。
金姑娘的丈夫叫贾璜,虽然也是贾家玉字辈,却是旁系支派,远远比不上宁荣两府的富贵繁华。贾璜家中只有点小产业,也就是个小地主的水平。但这对夫妻情商很高,时常去宁荣二府请安奉承,璜大奶奶跟两府的当家人尤氏凤姐都走得很近,时常也能得到一些有形无形的好处。
这样的璜大奶奶,在娘家人面前是骄傲的,觉得自己很有本事。寡嫂求到面前,她自是一口答应,随即“千方百计”地求了王熙凤。往自家的学校送个学生,对于凤姐来说,那根本不算事,她很快就给办成了。

金荣如愿来到贾府私塾读书,很快就结识了一帮吃喝玩乐在行的贵族子弟,尤其跟薛蟠打得火热。这薛蟠财大气粗,看金荣事事听话,很是满意,时常还给他点零花钱。
读个书,不仅省下了学费饭费,竟然还能挣钱回来——两年时间下来,薛蟠给金荣的钱加在一起差不多七八十两银子,让胡氏实在太高兴了,觉得这个学上得太合算了!
这一天晚上,金荣放学回家,满脸的不高兴。也不知是自言自语还是跟母亲诉苦,他说那个秦钟不过是贾蓉的小舅子,也不是贾府的正牌子孙,跟我一样都是亲戚的关系。可他仗着跟宝玉好,就盛气凌人。两人素日鬼鬼祟祟的,又去勾搭别人,就是闹出事来,我还怕什么不成?
胡氏刚开始还没在意,听到金荣说要闹出事来,立刻警觉起来,她打断儿子说,你还要争什么闲气?我们这是好容易才求来这么个好学校,你还要闹出事来?真闹得不能在这学校呆了,我们可是再也找不到这样的好地方了!
母亲说得全是实情,金荣不傻,他其实也不愿离开,只不过憋气而已。现在两相权衡,只能忍气吞声,不再言语,第二天仍旧上学去。

胡氏虽然压制住了儿子,可她的心情也不好,越想越郁闷。
儿子在学校的情形她不能尽知,但多少也是了解的。那位“薛大爷”为什么时常给儿子银子花啊,仅仅因为友情吗?这背后有什么暧昧苟且,她不敢问也不敢猜。甚至也不敢让儿子离开这个环境,只有竭力告诉他要忍气吞声。
我们可以鄙视她,但无法苛责她。对于寻常百姓、无依无靠的孤儿寡母来说,尊严固然重要,可在严峻的生活面前,吃喝银子更加不可少。
但她还是意难平,还是自叹命苦,还是无限纠结。
便在这时,金荣的姑妈、璜大奶奶金氏来串门,她便一五一十将学堂里的事儿告诉了小姑子,在她的讲述中,当然是秦钟仗势欺人,自己儿子备受委屈。
金氏听罢,当即气愤填膺:
“这秦钟小崽子是贾门的亲戚,难道荣儿不是贾门的亲戚?人都别忒势利了,况且都作的是什么有脸的好事!就是宝玉,也犯不上向着他到这个样。等我去到东府瞧瞧我们珍大奶奶,再向秦钟他姐姐说说,叫他评评这个理。”
胡氏一听小姑子要去评理,真吓坏了,连忙阻止。
她说我真不是这个意思啊,我就是跟你随便说说而已,你若去了,万一闹出来,金荣就没法在学校里呆了。离开这里,我们请不起先生不说,还得费多少吃喝花费啊……

胡氏不是不懂事的小孩,她当然知道贾璜夫妇在贾府的身份和地位,他们巴结宁国府还来不及呢,哪有资格跟尤氏和秦可卿去“讲理”?真要闹出来,那金荣肯定出局啊,他们就再也占不到便宜,享受不到好处了……
她哪里知道,攀上贾府的璜大奶奶在娘家人面前一向充满优越感,后来又将侄子办进了好学校,更成为嫂子的恩主。现在听嫂子说,侄子竟然在学校受了气,而主要原因竟是没有人家秦钟的来头大(确实没有),似乎在隐隐抱怨做姑姑的没本事,让她的面子怎么下得来?
于是她不顾胡氏的劝阻,立刻就从嫂子家出来,怒气冲冲地去宁国府找尤氏。
这一路上,她真的以为自己理直气壮。然而,一踏进宁国府大门,特别是见到了尤氏,她立刻不敢再“气高”了,还“殷殷勤勤叙过寒温”,打听秦可卿身体如何?尤氏不知道这金氏是何来意,不仅告诉她秦可卿今日很不好,还说今天早晨,她兄弟秦钟来找姐姐告状,说在学校里受了别人的欺负,那人也是来附学的,什么什么,如此让秦可卿更加生气了,连早饭都没有吃……
金氏一听,还哪敢为侄子找人家评理?内心暗自庆幸,嗯,幸好尤氏和秦可卿都不知道这个与秦钟发生纠纷的人,就是自己的亲戚,否则恐怕自己都落不下好了……金氏赶紧安慰一番忧心忡忡的尤氏,然后东拉西扯地说了一阵闲话,告辞而去。

胡氏和金氏,这两个中年妇女各自闹腾一番,结果都是自讨没趣,白白郁闷半天,这不是没事找事吗,自己给自己添堵吗?真是何苦来哉!
《红楼梦》中这段胡氏和金氏的故事,也是众多普通人的生活常态。
她们有自尊的,也想要面子,并不甘心受气受委屈的。因此,胡氏要跟小姑子金氏抱怨诉说,金氏也要在嫂子面前维护自己的面子,声称要去找对方评理。
然而当这份自尊遇到了严酷的现实与生活,事关吃喝用度,能够立刻就变得不重要了。所以胡氏后悔对小姑子的唠叨,金氏也只能在豪门面前无声退出,然后各自忍气吞声,自我排解。
但愿经此一场无趣,她们能够想明白,世界上没有免费的午餐,没有实力还想占便宜,那就必然要付出代价——比如尊严或者其他;如果还想保持自尊,那就别想占便宜了,安心过一个普通人的生活,吃喝普通人的吃喝。
恰如这一回的回目“金寡妇贪利权受辱”,嗯,你贪利,就只能忍受屈辱了。
纠结是最无用的情绪消耗,既然无力改变现实,那就勇敢取舍吧。人生不易,无论怎么选择,最重要的是心安理得。
金氏再见到到胡氏会怎么说呢?她大概再也不会提这事儿,而胡氏也多半心照不宣地不会再问。两个人彼此彼此,都有不能言说的辛酸,以及不忍直面的纠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