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高二贪玩成绩很烂,高三如何快速提高成绩?
高一高二我特别贪玩,混到高三班大概有四五十人左右,课本上的化学方程式都背不出来。有一次化学老师让我去黑板,很基本的方程,结果只有我一个人挂了。老师轻蔑地看了我一眼,然后让我同桌一个脚踏实地、努力工作的女孩上去顺利地写下来。
尽管我很喜欢我的同桌和化学老师,但是怎么也忘不了当时老师的眼神和那种耻辱…
接着突然发誓要考清华,一定要考上。
以前我是一个有点不喜欢努力做题这种行为的孩子,爱耍小聪明。由于知道自己长期缺乏集中力这一缺点,所以从头到尾都是以高效率为原则的。
第一,彻底了解教材
前提是认真跟随各科教师高三复习。复习是重新跟上的最佳机会,错过了就很难有时间去追逐基础知识,尽量不留学业去独立学习。接着自习时间和业余时间给自己开了一个小火炉。这里有两个关键点:
1、使教材滚瓜烂熟。
高三的时候,我发现了一种学习阅读的方法。对需要我背诵或特别熟练的内容,光看是没有用的,记不住。每次看完一段,我都会合上书,自己写下这一段,或者用自己的话说出来,或者整理写出这一段的知识结构。在你能够产生的时候,才是真正理解的时候。就这样一点一点地把所有的教材都扫了一遍。
那时候就算看课本上没那么重要的科目,我也会发现很多老师甚至没有强调的细节,很有收获。
2、选一本很好的参考书。
每个人都在使用的不一定是好的。一定要到书店,一本一本地看。什么样的参考书好?谈论基础知识多,有所拓展,并有许多原创知识整理,可以清晰地向您展示教材中的整个知识网络。题目不必多(题目可以买专门做题的书),甚至不必多做。
与此同时,这本书必须看上去很容易,有些书会说得很晦涩或选题很偏。翻一翻,甚至找一个你一直不懂的知识点,看看那本书,你站在那里读了5分钟,就会有一种恍然大悟的感觉,没错。
接着,随着老师的总四个步骤,同时去把这本书和教材搞透。
这个问题,需要几个月的时间才能完成。高三老师每天发论文留作业,能控制的时间其实很有限。他们应该充分利用它们,不要担心一个一个地做问题(在此期间,他们可以和老师一起做很多问题),即使你身边的大牛已经开始检查差距,填补差距——总有一天你会超越他。
假如能够完成,那么此时你的成绩肯定会比以前提高很多。
把题型理解透彻
就是把透彻的知识转化为实战能力。
尽管高考有灵活的一面,但却跑不出基本的出题思路——因为它总是要以教材为基础,对教材的某一部分进行检查。这个时候我们要选择的参考书,就是能够智慧地收集和总结主题的书籍。
许多书籍中有一堆问题,然后分类非常混乱。记住,要突飞猛进,我们要比别人做得更多,所以时间更有限,题海战术是最重要的。假如没有找到高效的方法,那就是死路一条。
一本最理想的题目书,会给你看一个知识点下面可以提供的不同类型的题,然后每个类型的题练习两三次,加上讲解。这种100%理想的书在市场上不一定存在。没关系,买一本最相似的,别忘了老师也会发材料,你也可以自己总结一下。老师在复习每一个知识点时,都会集中精力发出这个知识点的题目,这是一个很好的机会。记住常见的题型,就像教材一样熟悉它们。
至于错题本,当时其实我也弄了一本。但是除了第一次写作时帮助记忆外,基本上没有翻过来…我觉得更有用的是把问题总结出来,记在脑子里。
在理解了问题之后,每次看到一个问题,我们心中大概就能看到这个问题考的是什么知识点,应该从哪里开始回答。说实话,如果能做到这一点,那么基本上你的考试就可以所向披靡了!
第三,抓住宝贵的上战场机会
战场,也就是模考。到了复习后期,基本上每个月都会有一次大型、正式的模拟考试。高考基本模拟。教师还会将每次考试的成绩打出来进行比较分析。
现在是我们刷荣誉的时候了!!!!
这一宝贵的机遇,能让我们实现两件事:
1、验证自己的能力,知道自己在哪里。
考试是一个非常非常好的实验场所。您可以知道您的复习达到了什么效果。但愿你在这个时候看到的是不断上升的排名,这说明你的努力很有效。但如果没有,也不要着急。那时候我是以好一次坏一次的节奏,整体上升,最后几次才保持持续上升的趋势。
2、检测自己的不足,进行改进。
假如模考不尽如人意,那也是件好事。这是因为你能看到许多缺点。其实模考还是一个实验场。可以尝试不同的考试策略,做题方法(比如不同的作文写法,不同的英语阅读方法等。),找到最适合自己的。
那时候我还有一本日记,除了写日常情绪鼓励自己外,还会对每一次模考进行彻底的分析。包括记录每个科目的分数,然后逐科分析这次发挥的好处,弱点在哪里,应该在哪里拿分但是丢分,不足以掌握自己掌握的,不在乎题目太偏。写作,是一个理性整理的过程,也是一个让自己客观看待考试成绩的过程。也可以以后翻看。
另外,在这样的日记的最后,我会决定以后学习应该做什么,下次考试应该尝试什么方法等,然后我会明确我的行动。
通过这三件事,我变成了“黑马”。
第四,其它方面
1、关于紧张
考试紧张大概是因为,缺乏自信,导致害怕失败。
信心的存在与准备是否充分有关,但我们可以控制自己是否害怕失败。就是希望模考每一次都要发挥超常的作用,导致自己不知道自己的弱点,导致高考不靠谱?还是希望模考能充分暴露自己的缺点,让我们能把它们各打破?
2、关于励志
即便我走的是追求效率而非题海战术,也不得不说,这一过程确实很无聊。
曾多次在漫长的晚自习中抬起头来,叹了口气。学这个东西肯定不会有玩游戏的乐趣。因此,一个目标,精神上的鼓励很重要,否则很难坚持下去。
以前回学校的时候曾经跟学弟学妹说过,你现在的排名,除以十,能考上的学校,就是你的目标。据说当时大家都很兴奋,大家都去除了十个…
我认为这是正确的。但是最重要的是你要给自己洗脑,让自己相信自己真的不在这里。光说我要去xxx学校,心里没有底,是没有用的。要破釜沉舟,对自己狠一把。
此外,那段时间也并非完全没有娱乐活动。高三学生比较喜欢看《火影忍者》和《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哦不,是《钢之炼金术师》。那时看着鸣人那小吊车尾是如何一遍又一遍地说自己要当火影,遍体鳞伤也慢慢坚持下去的故事,给了我很大的鼓励。艾德所说的等价交换的道理,也让我深深地相信,努力一定会有回报。(至少在高考这件事上,努力和回报基本成正比)
偶尔还会听听周杰伦的“瓜牛”、ibelieveicanfly等励志歌曲。
保持鸡血的状态很重要…
3、有关学习时间
很少提倡长期持续学习和熬夜学习这一拼法。消耗体力什么的倒还不错,但精神上的消耗是很大的。不利于保持高效率。
上课的时候玩得很开心,和同学插科打诨,大声笑,释放压力。该学的时候才学。
在上大学之前,我从未在晚上10点以上睡觉。熬夜是没有意义的,只是拿第二天放弃的代价来弥补这种罪恶感而已。保持头脑清醒。
该放松就放松,没事跟同学出去玩。
4、其他
在高考当年的1-4月,成绩有了明显的提高。还有可能是因为考试多,所以可以看到成绩的进步。
但最终我没有报清华,这也很重要,目标是一回事,到了报考的时候要考虑很多事情。但是这一切都是基于你有一个能给自己足够自由的分数。因此在此之前不必想太多,朝着光环努力就可以了。人生还有几个全心全意义无反顾的瞬间。
此外,每个人的情况和环境都不一样,因此仅供参考。找出适合自己的方法才是最重要的。
看见一些朋友说要尝试这个答案的方法,在感到十分荣幸和感激的同时也有一丝担忧。害怕这些学生过于相信这个答案而耽误了自己。
这个问题有点矛盾,既然是我提倡的学习方法,又怎么会担心耽误别人呢?
由于100%的学习方法适合所有人,所以不存在。只是提出了一些可能性,至于究竟是否适合你,只有唯一的办法——实践。就像这个问题下的其它答案不是也有学生熬夜学习效率特别高吗?这个世界上没有绝对的对,只有唯一适合你的。
所以,最重要的是:
始终保持清醒的头脑,愿意不断地检讨现状,追求改进方法的心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