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基于DMAIC解决偏心套装配问题

2022-11-01 10:55 作者:天行健六西格玛  | 我要投稿

1 项目实施

MCCX型机电总成产品是矿井综采工作面的重要配套设备,也是A公司准备推入市场的的重点产品,但在2013年试生产期间,该产品一些生产的关键环节返修率较高,特别是PC3偏心套装配返修率达到3.4%左右,带来了较大的成本负担,公司决定针对此问题开展6西格玛项目,以降低返修率提高产品的经济效益。

1.1 定义阶段(Define)

首先分析2013年的返修产品的数据统计,通过博拉图等辅助工具确定影响流程质量水平的主要因素Xs,最终确定Xs为“PC3偏心套转动不灵活”。然后根据产品树图和PC3偏心套装配生产流程图,如图1所示。寻找造成偏心套装配转动不灵活的关键流程。通过数据和流程图的综合分析,发现影响流程的主要因素,偏心轴和轴承的装配是导致问题的阶段流程。

根据已有数据分析,结合预计流程改善收益,召集项目团队进行困难和风险论证,确立改进目标制订计划,向公司报批立项。

1.2 测量阶段(Measure)

将2013年12月份生产的1270套产品检验结果输入Minitab,得出产品转动不灵活的时间序列图,并借助Minitab软件对数据进行卡方检验。通过上述测量发现偏心套装配转动不灵活缺陷的发生存在阶段性,并且随时间变化明显。

1.3 分析阶段(Analyze)

项目组邀请设备、工艺方面的专家举行专题会议,根据测量结果讨论并罗列了可能造成偏心套装配转动不灵活的因素,再将这些因素排序并初步列出主要因素,根据讨论结果绘制鱼骨图帮助分析。

将2013年的质量数据表导入MiniTab进行BLR(二元逻辑回归)分析。从分析结果看安装尺寸1的P值小于0.05,说明安装尺寸1对偏心套转动灵活性的影响显著。进一步在MiniTab软件中绘制安装尺寸1的回归图,发现当轴承的安装尺寸1小于16.85时,不灵活情况可小于0.7%。通过上述工作可得出结论,轴承的安装尺寸1是影响偏心套装配转动不灵活的最主要因素,且当轴承的安装尺寸1的实际尺寸小于16.85时不灵活率可小于0.7%,但技术规范的要求是轴承安装尺寸1小于17.2。

1.4 改善阶段(Improve)

造成偏心套装配转动不灵活的主要因素是轴承安装尺寸1,而轴承安装尺寸1是由组合压件时涂胶的厚度和加压时间决定的,因此在改善阶段对涂胶的厚度和加压时间进行优化工艺的DOE实验设计。

根据实验结果对组件压合工序的工艺进行修订:采用薄胶条,加压时间为0.5,压合后安装尺寸不大于16.85。使用改善后的新工艺,统计2014年至今的不灵活返修零件的时间序列图,如图2所示,DM阶段是改善前AIC是改善后的,可以明显看出产品质量在稳步提升,不合格率持续减低,说明我们对关键因素的寻找是正确的,对关键因素的改进是成功的。

1.5 控制阶段(Control)

本项目的主要影响因素和流程结果属于正常生产监控的范围,所以控制阶段工作主要有以下方面:

①用FEMA技术进行流程失控的风险评估,修改技术文件将本项目改进内容以临时文件形式固定,一年的考核期后改为正式文件,明确责任人。

②制定后续控制计划,持续进行项目跟踪。

③最后将项目的过程材料整理后交推进办备案,更新6西格玛数据库。

2 项目收益计算

根据返工返修损失计算公式:返工返修损失=产量×返修率(返修工时×工时价格+单件返修材料费),按年产量3 000台返修工时4 h,工时价格200元,单件返修费400元计算,计算出改进前后每年的返修损失。本项目实际年收益36万元,达到预期目标。

3 结 语

作为A公司在推行6西格玛管理初期的一个项目,不仅锻炼了项目组的成员使其形成了运用DMAIC模式解决问题的思维和工作模式,也为后续工作的推进树立了成功案例,同时也验证了在A公司推进6西格玛的科学性、可行性和必要性。


基于DMAIC解决偏心套装配问题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