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看花摘酒”这门绝技究竟难在何处?

2023-07-20 12:16 作者:长江酒道  | 我要投稿

由于酒精和水的表面张力不同,酒液经过碰撞,表面会形成一层泡沫,这就是“酒花”。大家日常说到的酒花,多是指品酒时摇晃白酒,根据酒花大小与持久程度来参考判断酒质好坏,然而在白酒酿造过程中,“此花非彼花”,“看花摘酒”说的是一项玄妙的技巧。

白酒界有一句话:“产香靠发酵,提香靠蒸馏,摘出好酒靠摘酒工。”看花摘酒是一代代酿酒师传承千年匠人匠心的体现,恰到好处的把控、恰如其分的拿捏,凭的全是经验。

 

“看花摘酒”看的是什么花?摘的又是什么酒?

 

发酵过程中,酒液表面气泡的形态会不断产生变化。“看花”即通过观察酒花大小、酒花滞留长短,来得知酒液的度数高低,手艺好的酿酒师,对酒精度的掌握可以控制在半度以内;“摘酒”则讲究“掐头去尾”,是指在蒸馏取酒的过程中,要去除头酒、尾酒,只保留中段的优级酒,酒头、中段酒分别贮存,以保证原酒品质。

酱酒9次蒸馏7次取酒,每一次酒的浓度都不同,导致酒液表面张力也不同,所以酒花大小及密集程度、持续时间也就不同。

 

看花摘酒的本质就是量质摘酒,在酿酒过程中至关重要。出酒的质量往往取决于分秒之间,这就需要酿酒师眼疾手快,凭经验迅速做出判断并准确分级。

 

具体是如何操作的呢?

 

白酒蒸馏过程中,需要观察蒸馏液流入承接器中溅起的气泡,也就是酒花,刚开始出酒时的酒花大如黄豆,整齐一致,清亮透明,消失极快,是品质较好的优质酒,这种叫做“大清花”,酒精度在65度-80度。

酒度略低时,酒花泡沫较细碎,仍然持久,这时的酒花看起来如米粒大小,各地酿酒师傅根据习惯称之为“小清花”、“二清花”或“绒花”,此时酒精度在58度-63度。

 

“小清花”散开后,酒精度数降低,但是仍能看到非常小的酒花,称之为“细花”。等细花完全消失的瞬间,之后所流的酒均为酒尾,而在没有酒花的那一瞬摘酒接酒尾,叫做“断花摘酒”。酒尾可以用作回酒发酵,二次蒸馏后再摘取高度酒,循环往复。

摘酒师傅们通过多年的经验累积,养成了一流的手眼工夫,掐头去尾,火候尽在掌握。要练就这项本事,只能靠长时间的反复练习,掐多掐少,掐早掐晚,对酒的出品质量都有影响。摘酒时掐早了酒味过烈,掐晚了味杂,掐多了酒淡,掐少了燥辣。

 

酒花大小及滞留时间的长短是判定白酒酒度的方法之一,在酿造蒸馏过程中从古代沿用至今。掐头去尾,看花摘酒,听起来仿佛武功秘籍般,如此取得的中段精华酒,是老酒品质的重要保障。陈年佳酿的诞生,要经历漫长的过程,从选料处理到发酵蒸馏,每一步都蕴含着酿酒师傅们的智慧匠心。



“看花摘酒”这门绝技究竟难在何处?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