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大守护者】在寂静中归溟

2023-02-12 17:23 作者:天本衫骐_ANiMA  | 我要投稿

“怎一个喜字了得!”

7月14日,队长雅丽丝起得很早,随后绕着营地四处行走,一边走一边喧哗着。很快,探险队的同志们受不了这份吵闹,他们揉了揉双眼,接二连三地把自己从睡袋里拽了出来。虽然也有那种前几天因为探险累到睁不开眼睛的同志,但是一想到今天就可以亲眼见证那座因S国开采天然气而误打误撞发现的“地狱之门”的奥秘,这些同志仍旧选择强打着十二分的精神。

早餐过后,一行人离开达瓦扎营地,踏上了前往“地狱之门”的征途。为了尽快到达目的地,雅丽丝命令同志们轻装上阵,只带上一些必要的防火装备,三天的口粮和一台用来装载他们研究成果的独轮车就匆匆赶去。

到了中午,八位坚持不懈的同志已经走了11多公里。此时,有的同志放声高歌起来,随后歌声便传遍了整个小队。他们知道,现在再也不可能到不了目的地了,为祖国和人类的伟大壮举也即将由他们亲手完成。

又过了半个多小时,在数百米外的一处高坡上,雅丽丝利用望远镜,看到了那冒着火焰的“地狱之门”。随后,整个小队炸开了锅;他们内心充斥着喜悦,就如同一位母亲某处阳光明媚的地方找到了自己因战乱冲击而失散多年的亲生骨肉那样。

他们再一次走进了“地狱之门”,并在它附近十几米的地方,插上了S国国旗—一面姗姗来迟的“镰刀锤子旗”,接着开始深入到“地狱之门”内部进行科考。他们发现,这里果然如前人记载的那样充斥着丰富的天然气资源,甚至在无意中拾取了100克珍贵岩石样本,装载在了雷泽诺夫博士的独轮车上……

返程途上的对抗

即便收获如此巨大,即便同志们的精神仍旧饱满,但领头的雅丽丝,仍然露出了一些不安。“回来的路使我无时无刻感到害怕……”她在自己的日记里这么写到。

回来的路比起过来的路,危险了几十倍甚至几百倍。同志们过来的时候,只需遵循公用指南针的指引;而现在,公用指南针被当地的小偷悄无声息地带走,同志们只能依靠看起来并不那么靠谱的地图,以及询问一切可以信任的当地人,一步一个脚印地回家。

途中,斯米尔诺夫同志—这支团队的向导员拿着地图时,大气都不敢喘一口。因为他知道,一旦迷失在这个无尽的沙漠里,他们就会离他们储存在营地里的各类物资越来越远,等待他们的也只有死亡这一条路。所以,他必须要格外认真地对待自己的工作。

头一周的日记是可怕的。同志们走路时,脚也不敢踏得重一点,生怕脚底下的沙子突然崩塌,然后就像沼泽那样彻底吞噬他们。

与此同时,天气变得愈发炎热,大暑时节也来的格外的早。热风凛冽地打向同志们的四面八方,好似群狼埋伏在猎物的四周,随时了结猎物们的生命,并分食他们的全尸。

正因如此,他们往往一连两三天都不敢动身,生怕走错了路;好不容易找到一个营地的时候,他们又会重新放松一阵,好好补充一下物资,雅丽丝队长的日记在此时也再次闪现出几句诸如“我将会带着同志们一起回家!”“我们一定能带着好消息,回到那片养育我们的土地!”这类充满希望与热情的话语,全队也会因此又一次振作起来,誓要把这令人兴奋的成果带回给“国家领袖”……

在寂静中归溟

然而,他们低估了大自然的强大威力,他们坚定不移的勇气也终究被大自然的无情所打倒。这里的大自然可不是善茬,他就像一台冷酷无情的战争机甲,展现出自己浑身的武器库:炎热、酷暑、病毒、细菌,并用这些足以毁灭人的强力兵器对这八个大胆的亡命之徒发起猛攻。

在这时,每位同志的脚早已多多少少地磨出茧子和水泡。食物的数量也越来越少,即使运气好的情况下一天也只能吃一顿热饭,这让同志们的身体里缺少热量,变得非常虚弱。

此时,第一个悲剧发生了。7月30日下午,最为身强力壮的安德烈耶夫同志像是哪根筋搭错了一样,一头撞在附近废弃的石墙上,接着一边哭泣,一边向上天讲述着探险队遇到的种种苦难,这其中有的是真实的,有的则是他自己虚构的故事。此时,随队医生马卡洛夫明白,这位苦命的同志已经疯了。“这该如何是好?难不成把他抛弃在这杳无人烟的荒漠里?”马卡洛夫头疼地想着……

第二天早上,托马斯·安德烈耶夫,这位不幸的前S国陆军中士离开了这个世界。那一天傍晚,探险队快马加鞭地赶到了“6号营地”,找到了贮藏在这里的熏猪肉,再一次吃上了久违的热餐。

但是,上天并没有绕过这些鲁莽的人,反而给他们制造了第二个危机—多名队员染上了中暑和热伤风等疾病,而探险队的药品又正好短缺。

对此束手无策的雅丽丝,只能命令全队原地休整,而接下来的三天内,又有两名同志归往了冥界。

现在,只剩下五名同志可以继续赶路的同志了。雅丽丝在几夜的摇摆不定中,终究选择了放弃。

这名S国籍M国裔队长的日记,记到了属于她的时间停滞的那一天,记到了她的笔从手中滑落为止。同时,她拖着病魔缠身的躯体,写下了她人生中最后一篇给她还在军队中的儿子的书信。当她在最后一行署名“爱你的妈妈”时,她犹豫了片刻,最后决定用黑笔划掉了这行字,又在下面公正地写上“永远爱你的先母”……

发现与开采

一个月之后的9月2日,一支小队才从雅丽丝小队旅途的起点—“1号营地”出发,至少也要去找到那几位同志的遗体。当他们到达“6号营地”的时候,发现了那100克珍贵的岩石样本,还有死去的雅丽丝仍旧像亲姐妹一样搂抱着死去的索菲亚的震撼图像。

在雅丽丝的信传到她儿子的手上时,她的儿子再也忍不住了。他哭着跪在地上,嘴里还不停地说着“对不起!妈妈……”

研究小组忍着失去八位同志的痛苦,密切打量着这珍贵的岩石样本。研究完毕之后,他们切下了10克,交给了卡拉什尼科夫公司。

卡拉什尼科夫公司将它移植到了与阿特拉斯公司合作的新式5.45x39毫米步枪—Peacekeeper MK2上,作为驱动核心,再经过名为“烧烧果实计划”的改造方案,将岩石样本与烧烧果实结合,最终改造出了今天的“Peacekeeper Mk2-远古遗迹”。

【大守护者】在寂静中归溟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