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花花,一些个人的思考

我一开始遇到花花是在很早之前了(算上不认识的时期,指的是不知道唱歌的人是他的时期),大概是我小学一二年级的时候,印象特别深刻是那首《亲爱的小孩》。(那个歌唱的声音我一直记得,但可能年龄还小记忆模糊,时间线上会有点模糊[笑哭])那时候我姐再看快男,她说她在里面最喜欢的就是花花(很可能是那个时候让我听到的),但她没有成为火星人(按她自己话来说,她其实喜欢过好多歌手[笑哭])。
第二次遇见是《歌手2020》,这时算是我第一次认识花花,知道他。疫情宅在家里,看综艺啥的只能在电视上看(因为手机要上网课),也没有评论什么的,根本看不见。那首《你要相信这不是最后一天》唱哭了我,后来又是《好想爱这个世界啊》促使我去网易云搜了一下他,发现有好几首歌还蛮好听的,比如《寒鸦少年》《智商250》《地球之盐》等(当时我也听过《癌》这首歌,因为有歌迷在评论区有科普),令我感受最深的是《地球之盐》,我还因为它写了大概只有六行的小短诗,以小鲸鱼的视角写的。但当时也只是个路人,其他就没怎么在意。由于要开学了[doge],这些事情就渐渐淡忘在我的视野里。
第三次遇见花花,也是我“爱”上他的过程。时间在今年五月中旬,我在看一本关于音乐,类似爽文的文里,看到作者描写的花花和我印象里的不是一个人,我印象里的他是个有爱的人,然后看评论的时候,看到大批类似“法师”“做法”“华语乐坛永远的神”“是的,我们有个孩子”玩梗类似话语以及其他更加偏激的言论,我的心里活动是:[辣眼睛][辣眼睛][辣眼睛][疑惑][疑惑]???!!!!震惊➕愤怒💢。震惊怀疑它们是否听过歌曲本身,愤怒于污秽不堪的言语,网络恶意之大。先不说素质是否存在,就好像我眼里的世界和它们不是一个世界。到底是我魔幻了[疑惑]?还是世界魔幻了[疑惑]?
在这之前网络上我一直都在小说圈里,现实上学校、家里两头转,不玩微博,抖音,第一是觉得那东西挺无聊的,不如我学的知识给我的吸引力大(就初中的知识,那时对世界好奇心旺盛);第二是那时我住校,干脆没有我自己的手机(现在是有了)。
言归正传,然后我就开始关注花花,在B站搜,大部分就是像上文类似的言论,没营养又恶意满满,孩子的事就不在这里说了(说起来还蛮多的,就我了解它的这个过程),但其实我不在意,那个事对我了解他的歌来说帮助不大。我就专门去网易云搜他的歌,五专要钱啊(后来高考假我就买了我人生中第一部数字专辑,还冲了会员),然后我就在B站搜了音乐现场,去聆听音乐,带给我对于现实现象的思考还蛮多的,再然后就“爱”上了,那时对于上文类似话语还蛮气愤的,现在就...so'I hahahaha[翻白眼]...觉得挺搞笑的。
以前的我是绝对不会发表视频,发表一些言论,就个人来说还蛮内向,不太愿意主观上上表现自己(如果是我认真做事了,那就是另一回事了)。现在不管是在哪方面心态都比较平和,也能和父母进行更有效的交流,对一些自己现实要做的事情也会有比较清晰的想法。这是我在任何其他人那里是得不到的东西:一份从心底深处蔓延的平和。这就足够了
最后感叹一声,我可能要等到两年后才能回到火星,鸟巢和日出都去不了[大哭][大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