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哪个医院有心理科 青春期孩子有哪些心理问题 天津安怡心理
天津河北安怡医院是一家以精神与心理疾病防治和心理健康服务为主,集诊疗、教学、科研、康复、预防为一体的二级精神心理专科医院。医院构建了完善的临床心理和社会心理服务体系。门诊部设立精神科、内科、中医科、睡眠门诊、抑郁症诊疗门诊、中医精神科、心身障碍科、心理康复科、心理咨询与治疗中心、儿童青少年心理咨询中心、脑功能检查与治疗中心等多个专科与亚专科。住院部开设男病房、女病房,和开放式家庭病房,配备空调、电视、冰箱、无线网络和24小时热水,独立卫生间。开展了个体、团体心理治疗和行为治疗,设有心理咨询门诊、心理热线、网络咨询等多种咨询方式,帮助人们解决在恋爱、婚姻、就业、升学、工作、离退休等方面的心理障碍;开展系统的精神康复治疗,采用药物治疗、心理疏导、社会服务、工疗、农疗、娱疗、体疗和生活自理、职业技能、社会适应能力训练等综合精神康复措施,使心理创伤较重的和正在恢复的患者得到心理上的支持,增进了健康,减少了精神的衰退与疾病复发,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父母能够理解青春期孩子的行为吗(一)
作为父母,对孩子青春期出现的各种预期内和预期外的行为,可能会产生很多疑问和焦虑。而孩子的行为除了情感和认知以外的个体性格和人格表现形式, 还有内心世界有意识或无意识的习惯性反应, 或是对外界环境刺激的反应。而处于从孩子向成人转化的青春期, 是一个很重要阶段,其行为特点就是表现出极为动态的变化, 包括时间与空间、强度和宽度、质与量等多维度的不可预测变化。因此,青春期孩子的父母必须了解孩子可能会出现“正常”与“不正常”的行为, 认识和学会处理孩子的非预期行为, 这样才能对孩子的各种行为应对自如,从而保持稳定而良好的亲子关系。
青春期孩子有哪些“相对正常”行为?
1.表现出更多的独立性。孩子终将成为独立于父母之外的独立个体, 有主见的独立性可能是一件好事。但是对于那些把孩子视为自己“财产”的父母来说, 会永远“希望”孩子对他们有依附感。合理的预期是父母要客观审视自己终将“退出历史舞台”;拒绝“交权”只会让青春期的孩子产生更多“逆反”。
2.叛逆的态度。适度的“逆反”是孩子“青出于蓝而胜于蓝”的“后浪推前浪, 后浪更比前浪高”的一种“表象”。
3.波段性厌学态度、学业的波动。(Senioritis)是一个口语化名词, 主要在美国和加拿大使用, 用来描述那些接近高中, 大学和研究生院毕业或一般学年末的学生表现出的学习动机的低落。
4.睡眠障碍。更高强度的现代教育以及改变人们生活方式的现代电子网络科技, 注定了新一代青少年所面临的更残酷的升学、就业竞争压力。对于孩子来说, 每天8个小时的睡眠成了“可望而不可求”的奢望。
5.情绪波动。孩子的学习压力, 父母的美好期望, 朋友同学间的“攀比”, 友谊与爱情的挑战, 对自我身份认同的迷茫, 都会让他们的情绪出现剧烈和频繁的波动。
6.带有侵略的语言和行为。在他们情绪失控的时候, 会有冲动引发的侵略甚至暴力行为。如果父母不能给他们以理解和支持, 他们也许会做出过激的行为,此行为甚至会发展成反社会性人格。
7.容易冲动、喜欢冒险刺激活动。他们对新奇事物和经历的好奇心, 会让他们尝试很多带有“时代特征”的行为, 比如毒品、性行为等。

8.说谎或隐藏事实。也许是“善意的谎言”,但这是个不好把握尺度的话题。客观地说, 说谎也许是绝大多数孩子成长中的一部分。父母要根据具体情况做出适度的反应。
9.与他人争论。现代孩子的“知识”远超出了父母一代, “争强好胜”的辩论有时成为他们“自大”或“建立自信”的一个必然途径。
10.自私。孩子在很多方面都会有不同程度的自私行为, 尤其是在成长的特定阶段, 他们在认知层面是“以自我为中心”的。父母需要了解他们的自私程度, 给予合适的解释, 不要总是用成人的要求衡量孩子。
11.容易放弃。逆商和韧性的发展是需要在实际生活中经受失败和挫折的。因此,在孩子还没有形成稳定的韧性之前, 容易放弃是一种相对正常的行为。父母需要宽容, 在他们跌倒处把他们扶起来, 继续前进。
12.对外在形象十分介意。异常行为: 因为关心外形, 而饮食失调或做其他危险的事情来改变其外表。比如女孩子常常会有饮食障碍症。
13.不愿意做家务。孩子的天性是玩, 尤其是在目前社交媒体、 游戏、视频等高科技环境下, 让孩子主动做家务恐怕是难上加难。最好的方法是让孩子在青春期之前就养成一些良好的生活习惯。
14.与父母交流少,与同伴交流多。在孩子进入青春期后, 父母就需要用一种合适的方式慢慢“退居二线”了。孩子的社交重心自然会向以朋友为主转变。这不是父母是否愿意的事情, 而是孩子成长必然过程。
15.做事优柔寡断。孩子从依赖父母到自我独立进入社会的转型过程中,心中充满渴望、犹豫、兴奋、害怕等各种情绪。父母需要给予支持和鼓励。
16.男女朋友关系的好奇、探索。从生物学的角度来说, 性活动本身是一种正常的行为。但由于人的社会属性, 又注定了在法律、道德、伦理上对亲密关系的“社会定位”。父母应该知道如何与孩子谈“性”这个话题, 而不是“谈性色变”。
部分素材来源于网络,如有文字、图片、视频或其他内容涉及侵权或违规,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修改,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