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州唱和诗及深州籍桐城诗人
深州唱和诗及深州籍桐城诗人
田卫冰
(本文选自《衡水地区桐城学人录 》https://book.kongfz.com/1504/5601684769/
https://book.kongfz.com/1504/5547318065/)






同治十年六月初十吴汝纶到任深州,接篆视事,十二年三月十四日丁父忧去职,在任期间传贺涛、弓汝恒、常熙敬、贺沅、阎志廉、张廷桢、贺嘉枏、常堉璋等十余弟子以诗、古文义法。深州期间虽未形成诗歌流派,但吴汝纶兄弟及宾客也有不少唱和诗作,后吴汝纶在莲池书院传授饶阳常堉璋、深州李广濂桐城诗法,二人均是晚清民国时的著名诗人。
吴汝纶在知州任上聘请桐城举人齐光国为文瑞书院院长。齐光国字讦谟,号澹斋,同治六年江南乡试丁卯科经魁,亦即三、四、五名举人,查该科同年齿录,实为第五名,他是吴汝纶父吴元甲的及门弟子,和吴汝纶同在曾国藩幕下多年,他擅长桐城之诗,身后有《澹斋遗诗》传世。同治十一年齐光国得官两淮盐运司库大使辞去,吴汝纶赠诗以别。
《澹斋将求官淮上,赋诗为别》,其一:
昔随使节薄游燕,十月寒风破浪船。
垂别赠言慰羁旅,相期携手入林泉。
空山猿鹤挑新怨,合眼江湖缔旧缘。
寄语醉翁门下客,骑箕傅说已升仙。
其二:
垂老新弹冠上尘,公卿动色旧延宾。
孤云远出千山暮,旭日初升四海春。
白壁轻投知有意,青衫早脱岂无人。
君行若向淮阳郡,莫漫端居叹积薪。
其三:
修眉半额细腰死,太息横流翰墨场。
万卷藏胸思健笔,千金垂肘问良方。
高秋今见盘鹰隼,旧梦曾闻吐凤凰。
近喜惠连有佳句,永嘉山水趣应长。
其四:
水来端坐使君穷,卖剑仍惭渤海公。
作郡愧当前辈后,论文倘可一樽同。
行过冀野思空马,飞入青冥更羡鸿。
会与丑君归却扫,故山桂树已丛丛。
第一首是吴汝纶回忆与齐光国在曾国藩任直隶总督的幕中旧事,第二首纯是吟咏齐光国得官淮上事,第三首议论学问,第四首是吴汝纶自况诗句。
“近喜惠连有佳句”,因为谢惠连深受族兄谢灵运爱赏,后世诗文中常用为从弟或弟的美称,这里是吴汝纶赞扬幼弟吴汝纯诗文水平提高,佳句迭出,故有此句。《晚清四十家诗钞》录有吴汝纯《和齐澹斋元韵》二首,其一:
放歌纵饮绝风尘,高馆清宵度雁宾。
千里云山从墨绶,五陵裘马谢青春。
岂无伯乐逢今世,未有长杨荐故人。
且约子瞻论夜雨,铜章欲解叹劳薪。
其二:
醉星堂上酒先尝,幕府风流昔擅场。
白发放翁生两鬓,大星诸葛陨南方。
永伤独鹤归沧海,近叹群鸡匹凤凰。
稍喜雍容随伯季,偶来快阁引杯长。
“白发放翁生两鬓,大星诸葛陨南方”,吴汝纶三十三岁时已是两鬓斑白,同治十一年二月曾国藩逝世于金陵,故有是对。
齐光国到任两淮盐运司库大使未几卒于任,民国二十一年其侄齐孝慈整理其诗作编成《澹斋遗诗》二卷,请贺培新题署,吴闿生序,刊行于世。
深州能传桐城之诗者多是吴汝纶莲池书院时弟子,如饶阳常堉璋、深州李广濂、武强贺嘉桢等人。
常堉璋字济生,一字稷笙,号寄斋,饶阳千民庄人,光绪副榜贡生,吴汝纶莲池书院晚期入室弟子。常堉璋才高不遇,前后应顺天乡试十余次,均未考中,吴汝纶晚年诸事多叫他办理,特为倚重,有《寄斋诗賸》《丙申以来诗词草》《寄斋诗钞》传世。《晚清四十家诗钞》收有其十六首七律诗。
《次韵和辟薑》,其一:
交情陶令归来菊,人事刘郎去后桃。
同是孤游能仗剑,可怜四顾正提刀。
自相贵耳群儿戏,子好游乎海气高。
莫是江流能索解,贾生赋笔子云骚。
其二:
胸里能藏渭川竹,人间安得武陵桃。
按图书索昆仑玉,为使君歌大食刀。
我欲从之沧海远,世无和者大风高。
可怜倜傥东方朔,独对穷愁北郭骚。
辟薑即吴闿生,吴汝纶父子在莲池书院时,常堉璋陪吴闿生在四处游览,诗文往还,《北江先生诗集》就收有与常堉璋的唱和诗十首之多,这两首和诗是吴闿生用下平四豪作《答子翔》律诗一首,也就是其四姐夫王光鸾,随后又作《前韵答济生》一首,其诗云:
汉庭已进东方朔,楚国仍遗左伯桃。
韫匮焉知中有玉,发硎枉用岁更刀。
远怀野鹤归丁令,却笑真龙下子高。
昨夜鸡声君忆否,凄风苦雨正骚骚。
《北江先生诗集》作品年表注明此诗作于光绪戊戌年,公元1898年。
常堉璋与王光鸾关系也十分密切,作《送子翔之天津》:
蓦地长松泣风雨,如入秋柳偃池塘。
早从乍见愁将别,却望天涯是故乡。
使马使船安所贵,弃书弃剑正须狂。
征途来往轮蹄碎,知否耕夫笑子忙。
《寿贾星垣先生》是常堉璋为同门贾恩绂之父祝寿之诗,其诗云:
申公垂老犹承诏,伏胜穷年且著书。
各一是非谁喻马,两忘尔我欲观鱼。
硕人玩日方中候,静者还天未凿初。
满贮醇醪千万斛,一年一斛寿山居。
《庚子国变记》载,七月二十一日两宫驾出西直门,仓皇西逃,消息传来,常堉璋作《七月二十五日闻圣驾西巡》:
闭门血泪滴幽泉,况复惊魂属日边。
历历山河曾净土,萧萧风雨又秋天。
世无颇牧君休矣,后有扬雄事偶然。
怪说酒肠今骤减,盘胸正有百忧填。
庚子之乱,常堉璋作杂感诗十首,《晚清四十家诗钞》收录七首,均可当作史诗来看。
其一:
只谓弯弓欲报胡,那堪不腊见亡虞。
攀髯道路三秦远,照眼旌旗八国殊。
罅漏百年大瀛海,虫沙一掬督亢图。
早闻飞檄论戎首,鈇钺何曾到佞谀。
其二:
群儿乳臭昧筹边,分陕元臣老亦然。
低首屠沽称下士,妄言巫盅敢贪天。
硁硁沟渎秋毫末,浩浩军储燧火烟。
临变独贤袁太尉,齐东安堵百城坚。
其三:
千秋燕赵悲歌壮,一夕耰锄杀气高。
方顾同袍哀蚁命,忍从撼树笑蜉劳。
天民在世谁先觉,畏死于今视此曹。
百万缗钱杨可告,销锋更见铸金刀。
其四:
东征曩者议西巡,今见潼关辟四门。
八骏风驰周辙迥,六军儿戏汉畿屯。
土焦有待池灰出,天远终回日驭温。
南渡西迁成往事,天王巡狩莫同论。
其五:
八十残年李相公,天南乘传五花骢。
渡江免胄须眉白,浮海登坛口血红。
驰檄有人垂泪读,要盟何语载书中。
极天普愿新机论,宿莽无为更伏戎。
其六:
悲哉一炬咸阳火,旧馆莲池更被兵。
憔悴芙蓉秋欲泣,分飞乌鹊夜无声。
交情海内惟师友,消息天涯问死生。
回首十年欢会事,只今一掬诉衷情。
其七:
桐城夫子经年别,羁旅相逢忧患忘。
避地独从陈蔡阨,泽人空挹马班香。
知津沮溺犹饶舌,高第诗书梦断肠。
后世子云庸可信,眼前尘土鬰孤芳。
《观德国军帅瓦尔特西入保定》:
四扇门开百雉高,前驱解甲后垂櫜。
汉官仪自郊迎肃,龙伯人犹海上豪。
如此江山容立马,问谁宾主且征牢。
百年长策和亲便,无用将军虎豹韬。
《赠潘贻南》:
荆高落落酒人狂,平视单于左右王。
知有割烹供咀嚼,且摧意气为更尝。
淋漓执斗量才徧,颠倒传筹借酒偿。
到此与君期共醉,可堪醒眼阅沧桑。
以上十首都是庚子年所作。
《廉惠卿郎中养疴潭拓寺,诗以讯之》,其一:
噫嗟吾友廉农部,刻意伤时病骨孱。
正揽风潮向东海,忽收涕泪入西山。
药囊蓄艾三年旧,丈室拈花几日闲。
莫认神州干净土,一丘一壑总尘寰。
其二:
十旬小别长相忆,几度诗来亦自豪。
病骨尚应争石瘦,雄心那复让山高。
同袍与子容相隐,并世为文欲反骚。
世变偪人无处避,看君明日出山劳。
这是常堉璋和廉泉在京师共同办报时的诗作。
深州李广濂字芷洲,莲池书院吴汝纶晚期弟子,《桐城文学渊源考》说:“光绪癸卯举人,师事张裕钊、吴汝纶,受古文法,其为文瑰词奥旨,能传师法,意所措注,固可质之当世,撰《静颐斋文集》若干卷”。民国十四年廉泉为李景濂所撰之诗编辑出版,题为《芷洲诗钞》。
《寄怀廉南湖泉二首》五言古诗作于民国四年,今录其一:
良朋觏面难,素怀恒恻恻。
英俊乘时进,嗟君独隐息。
高卧沧江上,清标劳我忆。
夙好拯人难,侠情不可测。
世浊君独清,甘贫宁守黑。
野鹤失其群,悲鸣空振翼。
记否津楼别,华灯照颜色。
迢迢千里思,梁孟自相得。
《阳城官廨有老桧一株,枝干荣枯各半,高耸空中,陵县李馥亭误认为柏,题句镌石于廨壁,兹依原韵题壁二首》绝句。其一:
满庭桃李都凋谢,老桧千年挺秀奇。
翠盖经冬犹簇簇,高标傲骨却如斯。
其二:
老桧荣枯三两枝,凌霜傲雪独矜奇。
头衔未锡大夫秩,题撰何须倩李斯。
《次韵杜公短歌行赠袁月珊》七言古诗:
往日并州偶一见,居停仓卒接君面。
归来特下陈蕃榻,买骏千金反觉贱。
君欲赤手挽洪流,余讵劻勷尚刻舟。
君为情多还锦里,陌头杨柳映春楼。
《阳城秋夜》七言律诗两首,
其一:
孤城严肃夜霜寒,独坐西斋玉漏残。
鸿雁飞鸣归极浦,松楸萧瑟掩重峦。
千家灯火明如昼,满眼星河壮大观。
闻道天南桑变海,愁看新月挂檐端。
其二:
西风飘忽撩人寒,皓魄当空月一盘。
共讶天涯霜信早,谁怜塞外戍衣单。
高轩綦罢簾帷静,芸阁诗成蜡炬残。
夜永愁多难睡稳,明朝封字寄桑乾。
天津城南诗社集中收有李广濂《辛酉冬日新历元旦城南社集》诗:
春风动地来,飒飒吹梅柳。
群贤修褉事,招我尝春酒。
粉壁悬书画,琳琅称富有。
选韵撞诗钟,句成八叉手。
门前瑞雪飞,快意坐谈久。
雪花大如掌,桃符占岁首。
不知江海客,皂盖曾驻否。
渤澥产银鱼,细鳞张巨口。
鼎烹供老饕,玉盘为吾取。
岂无放浪怀,朝来将及酉。
高唱遏行云,耆旧忘衰朽。
仰天学孙楚,醉态龙蛇走。
眼花落井底,几类村野丑。
李白诗百篇,一饮辄一斗。
遁世逍遥公,忘机烟霞叟。
功名早敝屣,富贵亦刍狗。
人生乐目前,莫待春风后。
嗟彼陋侏儒,一得仍株守。
贺嘉桢字熙臣,附贡生,父贺之咸,贡生,祖父贺锡璋,道光进士,三子为贺德沈、贺德潜、贺德浚,贺家桢出仕任兵部主事,后改法部都事司主事,钦加员外郎衔。他是贺涛族侄,同治七年跟随伯父贺之升到深州南庄读书,是吴汝纶早期弟子,得桐城诗法,著有《痴香吟卷》,今选其给枣强步其诰诗两首于下,均题作《怀步芝村姻叔》,
其一:
默坐焚香节是春,推敲南望一诗人。
六朝金粉闲中梦,十载烟花劫后身。
白下裁笺订旧约,黄门献赋问前因。
多情临眺秦淮水,客里濡毫句更新。
其二:
屈指亲朋兴未阑,金陵名士著儒冠。
陆机词赋关心问,吴质才华搔首看。
夜月怀人醒蝶梦,山河毓秀认龙蟠。
君才早系苍生望,也学飞熊把钓杆。
武强贺氏、深泽王氏、枣强步氏、饶阳常氏代代联姻,贺涛表弟王孝来姑母嫁步其端,王孝来又娶步其端之女,从这一层关系看,贺嘉桢辈份要低,但贺葆真《收愚斋日记》也称步其诰为芝村表叔,则可以肯定步其诰与贺氏联姻之亲又较步其端那层关系更紧一层,一时也还太不好考证,姑且置之。步其诰晚年游览金陵,以籍江山之助,抒发兴亡之感,所作诗益闳而肆,所以贺嘉桢有《怀步芝村姻叔》律诗数首。庚子之乱吴汝纶父子避祸深州,住南庄李检家中。吴汝纶九月初二日有《与吕秋樵》函中说:“及闻北关美教焚杀无遗,知必不可不出,遂于初五日微行出城”,第二年辛丑正月初二吴汝纶《与陈云斋》的函中说:“某以六月初离保定,展转数县,卒乃留滞深州,寄家于深冀二郡。顷以十二月初十日,携小儿自深州赴保定小住十余日”,曹景郕作《深州风土记》序云“六月杪先生避地来州”,吴闿生《故友录》王振垚条下,说“先公避拳祸,尝至唐县,古愚方主唐县书院,锐身营护,濒危不顾,先公留唐旬日”,也就是说六月初五日,北关美国教堂被焚,贝格耨等人全部遇难,吴汝纶仓皇出城,先向西至唐县,又南下至安平台城,一路在弟子们全力保护下,到月底辗转至深州才安稳下来,早在五月他已经安排四女婿王光鸾带部分女眷至贺涛的信都书院避乱。之后吴汝纶在文瑞书院编纂深州志书,十一月书成后大乱已平,应藩臬之约回省,弓汝恒、弓均、张廷桢、李广濂、郭增庆等人环堵数日不让去,最后问贺嘉枏挽留吴汝纶之计,贺的锦囊妙策是不用理由,就是不让走,知会一下州署,深州谁也不雇给他车马,直折腾到十二月初十日,吴氏父子才启行回保定。避难深州期间,吴汝纶一意编纂深州志书,处置冀州书院成本被侵贪挪用,法军攻城诸事,无心作诗,仅留一首题为《曹深州出其师陈兰洲先生手札属题,札中多论吏治,为赋一律》:
平生师友尽雄杰,青眼高歌属楚狂。
回首交游今老大,侧身天地独苍茫。
论心每愧无徐剑,治郡仍闻有盖堂。
伤别伤春正无限,更堪愁对越人方。
曹深州即曹景郕,当时任深州知州,与吴汝纶颇为相得。在深州五个多月的时间里,吴闿生作文十多篇,吴汝纶挽贺涛指点,吴闿生古文之法尽得,并于十一月二十八日吴闿生正式拜在贺涛门下。《北江先生诗集》收有深州期间所作诗十首。五言古诗《答李芷洲广濂》:
儒书不救败,末俗多濡需。
愿君且安坐,听我陈其愚。
小时不自度,亦欲追前模。
埋头余十载,所得才尘铢。
当时幸无事,朝野多欢娱。
乘时冀一合,苟足偿勤劬。
世变那可说,平地生艰虞。
内讧长螟螣,外侮纷罴貙。
有如千丈树,一倒无由扶。
又如砧上肉,刀俎供烹葅。
卷书走尘土,窜身成逃逋。
荒陬聊息影,方寸千忧茹。
登高鉴天地,烟瘴弥荒墟。
长声腾鼓角,远影明旄旟。
男儿值兵革,壮志当驰驱。
惜无径寸刃,扫荡开寰区。
神州千载胤,灵泽犹涵濡。
宁能一朝尽,相率归沦铺。
殷忧启明盛,痛定思良图。
丹心如不死,寸草回天枢。
逝将从此去,薪胆穷朝晡。
上睎摅所志,下亦张吾儒。
乾坤方丧乱,大业存耕夫。
勉旃各自靖,媮暇毋虚邪。
七言古诗《园丁搏雪作狮子,李省之检兄弟属赋长句》:冻鸢惊叫寒鸦死,顾盼长风生万里。
想见阴山夜战酣,弓刀月黑擒王子。
赫赫威名李氏门,遗风尤见故将军。
传家自古无侯印,坐叹烟尘白日昏。
诸郎才气多毫纵,余怒鬰盘天地动。
乘风舞雪下狻猊,硉兀墙阴不施鞚。
只今蓄势未奔腾,已觉霜威飒有稜。
日御侧鞭愁指呼,地灵屏气避慿陵。
龙眠游子忧时客,窜影荒郊长叹息。
无端磊落出奇姿,对此踌躇不能食。
神州澒洞莽风烟,觚稜回望烽连天。
百万貔貅空野宿,豺狼择肉蛟垂涎。
此材岂合留闲处,兴来便可凌空去。
天意苍茫未可知,寄语厮舆勤守护。
七言律诗《秋兴》,其一:
七月炎蒸势未逥,新秋天气一徘徊。
平田雨挟江河下,废堞风传鼓角来。
千里川原容浪迹,十年膏火滞凡才。
沧溟未见销兵气,斫地酣歌自觉哀。
其二:
渤碣传闻万艣横,三津渔唱杂夷声。
十年储蓄徒资寇,一夕耰鉏欲当兵。
天意总兴唐社稷,庙谟自属汉公卿。
男儿少壮无穷事,准拟讴歌颂太平。
其三:
往者巾车谒帝都,葱葱佳气绕蓬壶。
仙璈奏曲闻天乐,玉箸尝新学御厨。
万载酣嬉元不厌,八荒轩豁可长驱。
金瓯一掷危孤注,抗义谁当问剖符。
其四:
临漪亭外万花攒,十度看荷倚画栏。
尽日衣冠倾洛下,几回车马驻江干。
蓝田烟暖分青玉,碧海云空下紫鸾。
杖履追随今潦倒,杯盘回首万人欢。
《庚子十一月大雪与诸公同作》,其一:
战罢群龙未解围,太虚惨淡佈阴机。
避人叶令飞凫去,阅世丁仙化鹤归。
岂有山川终覆没,悬知星日借光辉。
君看暖处还先尽,逼侧衾禂未可非。
其二:
飞扬浩荡势雄哉,怪底漫天盖地来。
重似山颓推不去,多於雾集拨难开。
龙蛇敛迹知何许,草木逢春会可栽。
未毕乾坤无独立,且携蓑笠上高台。
《诸人请用苏韵更赋》,其一:
帝阙双龙冻鬣牙,羲和失路顿云车。
怪来天上无暇玉,幻此人间未见花。
便恐苍黄埋六合,终期红紫爛千家。
纷纷挠败知谁罪,欲上重霄詹夜叉。
其二:
堆空死气乍搴帘,余势奔腾尚纂严。
乱糁久判糅玉石,细调谁与问梅盐。
九霄会见龙回驭,一卷长欣月照簷。
高处置身寒未解,茫茫压尽万山尖。
贺涛之孙贺培新为吴闿生门下高足,最得桐城诗法,著有《天游室诗》集。
《故城诗六首》,卫水飞帆:
疑是钱塘渤澥潮,飞帆历乱大荒遥。
临流浩浩黄沙涌,隔岸青青暑气消。
莽荡兴亡斜日照,奔驰车马市尘嚣。
侧身四望苍茫久,万派千涛欻此朝。
窦堡晴烟:
晴空烟缕碧云平,三五农夫携子耕。
漠漠风沙荒野路,依依杨柳昔人营。
弓刀想见腾戎马,林浦空余好燕莺。
遗老尽亡无可说,千年旧迹感平生。
南埠商舻:
千里舳舻势蔽空,汤汤亦是顺流东。
漫疑孟德周郎事,会有欧西海上风。
粤北燕南孤派达,凫飞雁集两间通。
可怜战遍东西海,赢得狻猊百载雄。
县学池柳:
弱柳低垂到水平,风飘枝舞唱蝉惊。
松排晴野阴遮路,柳拂春波水上城。
遗泽空留碑上字,颂芬犹有路旁声。
卅年文教今何若,寄语诸公慎养成。
注:此诗所咏者,乃贺培新曾祖父贺锡璜任故城训导近三十年,县人为立德政碑于县学旁,贺培新故作诗吟此一景。
西岑春晓:
满陌桃花万里春,红扬翠荡送行人。
雨开晓霁铺霞绮,风扫昏烟邈市尘。
大地沈沈几泓水,穹天莽莽一微身。
穿林黄鸟跳波鲤,乘化宁须要路津。
佛井燃灯:
翻江倒峡益纷然,法相光明耿耿宣。
慧炬高悬一井亮,慈源独向九幽涓。
漫嗤阴域甘微火,会见阳精澈大千。
世上斜飞冰与雪,幽灵万古一灯传。
《宣统初元王考既辞文学馆,畿辅学者议建存古学堂,请王考主其事,于是公推北江先生赴郑家口道意,时培新年才六岁,侍先生及伯父散步运河沿岸,登其文昌楼事在目前,弹指鼎革十余年矣,思之慨然,追想成诗十一叠前均》:
一水盈盈郑家口,岸南岸北楼插斗。
忆从夫子登曾颠,倏忽鼎革十年还。
短发儿童笑前后,盛事陈迹留胸间。
王考骑鲸脱尘网,群空北冀无人赏。
天寒风惨百昌零,湿蝇满殿尘满城。
白日颠颓苍盖暗,丘墓木槿辉煌荣。
万怪掀腾飞海水,狂飙时挟丰隆子。
一窗风雨守青灯,远绍旁搜聊慰喜。
忝列贤门愧强颜,筝琶俗耳听琴弹。
钻仰顾瞻勉趋赴,政有游夏相追攀。
摅写前踪问来叶,苍茫大月衔云山。
宣统二年四月贺涛以继母病重,斋长张宗瑛病故等原因,辞文学馆馆长未得所请。不想到七月时直隶总督陈夔龙竞札撤文学馆,舆论大哗,在京直隶籍官员徐世昌、孟庆荣、刘若曾、严修等人纷纷指责陈夔龙,吴闿生往来奔走,以另设存古学堂,陈夔龙准备车驾亲自到郑家口接贺涛赴任,以挽回颜面。九月十八日,吴闿生持陈夔龙函牍及照会来郑家口请贺涛出山,并答应存古学堂不隶属提学使,由总督直接管理。贺涛以身体原因婉拒,吴闿生在郑家口盘桓数日,始终劝不下贺涛出山,二十二日贺涛答应复函陈夔龙,虽不答应筹办存古学堂,合适时当至津一见,吴闿生遂持书回津,贺培新所作即吟咏其事。
民国二十六年贺培新作《上陈散原先生》诗:
老去诗名震九州,平居延誉自清流。
一樽菊酒陶潜宅,百顷蟾光谢脁楼。
北顾已伤宫庙尽,东来又见蝮蛇游。
白头子美江头暮,哀吹弥天乱莫收。
散原老人陈三立是贺涛殿试同年,其父陈宝箴任直隶布政使时曾特地召见贺涛,贺涛为作《送湖南巡抚陈公序》。陈三立是“同光体”诗派的领袖,汪辟疆撰《光宣年间诗坛点将录》,称陈三立为天魁星及时雨宋江。贺、陈两家是世交,作为桐城诗派的最后代表,贺培新与陈三立的诗歌往还,值得辑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