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洛天依原创】《风经过》歌词注释

2022-05-27 20:17 作者:初繁言  | 我要投稿

一如既往,这里搬运一下给staff们写的歌词注释。当然也很好奇观众老爷们的见解与解读,所以欢迎分享。

关于这个系列好像可以说的太多了,反而又没什么可说的了。有机会倒是可以再开个专栏唠一唠。

听歌走这里:BV14Z4y1b7Cv


《风经过》

——“雾霭拾光”·舒婷曲


策划/作词:初繁言(踏云社) 

作曲/编曲/混音:Adam_K(踏云社) 

调教:Creuzer(踏云社) 

曲绘:灰乌鸦(踏云社) 

PV:流绪

题字:铭言君

美工:谜语复兴(踏云社)

演唱:洛天依

出品:踏云社

 

“我们是否来到了一个,诗歌之花不值得绽开的年代?”

——题记

 

【背景简介:】

“雾霭拾光”系列意在介绍中国当代诗歌流派,朦胧诗的主要代表诗人,他们的人生与诗歌。朦胧诗正如其名,大多使用较为抽象晦涩的意象,意境模糊朦胧。其盛行于中国上世纪七八十年代,正值中国文艺界黄金时期,且一度达到它的辉煌。

 

继“雾霭拾光”系列上一作《烈火灼冰》讲述了朦胧诗人北岛跌宕的人生与热血犹在的诗歌理想后,本作《风经过》则向朦胧诗人舒婷致敬,从这位细腻的女诗人的视角回味往昔岁月。舒婷的笔触十分细腻,她笔下的情感,无论是对爱人、国家还是生活本身,都极度浓厚、丰富而具有层次感。舒婷的作品所用意象清丽,满是浪漫主义的色彩,同时内核又不失思辨性,可以说是理想与现实相结合的典型。相较于北岛的人生与作品,贯穿着悲剧性的英雄主义色彩,舒婷女士似乎并没有那么多波澜壮阔。其人至今健在,并活跃于作协中。因而在本作中,舒婷女士更多像是作为一名过来人,去讲述并期待着过往一切的复苏。关于诗歌,关于梦,关于艺术,关于所有值得怀念的美好的事物。


 【二版补充说明:】

若选一人作为朦胧诗黄金时期的见证者、记录者及追忆者,舒婷一定是强有力的人选。在朦胧诗盛行之时,舒婷即是当时最有影响的诗人之一;她也是当初的重要人物中,为数不多存活至今且继续为中国当代文学及诗歌的发展积极做出贡献的一位。上世纪八十年代过后,中国现代诗歌的逐渐“陨落”、凋敝是不争的事实。本作力图从舒婷这位温柔的经历者,也是幸存者的角度,回味过去的朦胧诗黄金年代,感慨诗歌鼎盛期的消逝。以结尾的开放式结局,寄托了诗歌再度回归它的初心与风潮的美好希望。

 

【开头PV】

此时此地 

只要有落日为我们加冕 

随之而来的一切 

又算得了什么 

那漫长的夜

辗转而沉默的时刻

——北岛《传说的继续》

【承上:承前作北岛曲《烈火灼冰》。】

 

【主歌1】

你是否也在等一阵风?

乔木都悄收起了叶脉

待它掠过肩头时

看一朵花绽开

【整体主题奠定。全文从第一句起,围绕着“风”与“花”展开。有一阵风,待它吹过之时,诗歌之花、美好之花便能盛开。

那阵风是什么?我们谁都给不出答案。它是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么?它是固定的几个诗人,只要他们在世、在写,就会在么?又或许,它是那个全民反叛、全民读诗的文艺浪漫风潮,谁都无从复刻。那朵花已经不再开了。你还在等那阵风么?

整体灵感源舒婷《人心的法则》:“为一朵花死去,是值得的。”

“肩头”源舒婷《神女峰》:“与其在悬崖上展览千年,不如在爱人肩头痛哭一晚。”

“乔木”源舒婷代表作《致橡树》。

同时照应《烈火灼冰》埋下的系列后续伏笔:“乔木正抽枝怒长。”】

 

你将空望交付给什么?

候鸟才懂得这份悲哀

诗人都噤声的年代

对春抱何期待

【你究竟在为什么还在等待那阵风?为何还抱有这样的空望?

整体化用舒婷《馈赠》:“我的悲哀是候鸟的悲哀,只有春天理解这份热爱。”

后两句类我之前写过的一篇歌词《那里开过我的玫瑰》:“若春光都颤着瑟缩,拿什么敷衍笔尖呢?”】

 

【副歌1】

某天——

我又梦见那朵花

生命如沸泉般慷慨

我们相逐着到天际外

交换赤裸浅薄情怀

【舒婷《群雕》:在一瞬间/顿时,生命如沸泉/慷慨挺拔的意志/使躯体开放如晨间的花。】

 

远处的山也,迟迟不肯

奔进故事末尾留白

而我阖上眼,好像就能望见

望见谁走来?

【步入梦境,梦到那支花的绽开。】

 

【主歌2】

你是否也在等一阵风?

“最温柔不过死水微澜”

少年疲于长途跋涉

忘了如何造诗歌

【你未能等到那阵风;你等到的只是聊胜于无的死水微澜。然而,毫无回响比起果决的否定,已经是最温柔的回应。

忘了如何造诗歌的从不只是一个少年、一批少年。这也是最委婉的说法,少年不过疲于长途跋涉而已。然而真正想说的是,这个时代不再盛行诗歌了。】

 

忘了那致意的沉默

忘了绯红黎明会喷薄

忘了风暴无法摧折

乔木新生如渴

【化用各类舒婷著名诗歌中的意象。

“致意的沉默”源舒婷《致橡树》:每一阵风过,我们都互相致意,但没有人,听懂我们的言语。

“绯红黎明会喷薄”源舒婷《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我是新刷出的雪白的起跑线;是绯红的黎明/正在喷薄。

“风暴无法摧折/乔木新生如渴”:《烈火灼冰》“我看见风暴”;“乔木正抽枝怒长。”】

 

【副歌2】

某天——

我又想起那长夜

老面孔与炉火对坐

窗外雨点无力控诉着

谁又拥有内疚资格

【步入现实,看到昔日老友对谈。生活并不往往如诗歌中所写的那般充满美好。

“谁又拥有内疚资格”:很微妙,很多事情是没法把过错全部归咎于一个人头上的。一个时代的落败,我们该怪谁呢?谁配为此内疚?内疚有用吗?只剩下一些无可发泄的心酸罢了。

灵感源近年新闻,舒婷抱怨称厦门房价过高,购买不起。】

 

举杯致什么?「昨日」?「落寞」?

任叮当的梦被敲破

【“叮当的梦被敲破”源北岛《波兰来客》:那时候我们有梦,关于文学,关于爱情,关于穿越世界的旅行。 如今我们深夜饮酒,杯子碰到一起,都是梦破碎的声音。】

而我不敢问,甚至未敢去说

是否花已落?

 

【桥段】

是否一切已注定,不闻回响?

是否一切还值得,相信未来?

【“一切”源舒婷《这也是一切》事件。

北岛曾作诗歌《一切》,叙写了他眼中的世间一切,基调十分悲观。舒婷见此,回以诗歌《这也是一切——答一位青年朋友的<一切>》,为北岛之作进行补充,称生活中亦有积极的一面。

摘段:“一切的现在都孕育着未来,未来的一切都生长于它的昨天。希望,而且为它斗争,请把这一切放在你的肩上。”

“相信未来”源朦胧诗鼻祖,诗人食指代表作《相信未来》。

摘段:“当蜘蛛网无情地查封了我的炉台, 当灰烬的余烟叹息着贫困的悲哀, 我依然固执地铺平失望的灰烬, 用美丽的雪花写下:相信未来。”】

难道我们已经在——

不值得它绽开的年代?

【后两句直指问题矛头(当然,真正的矛头是什么呢?),也照应了全曲题记。】

 

于是

我埋下,每颗悲哀

待它学会与梦释怀

不求漫延开无边花海

只为等一阵风吹来

【等待风的过程;为最终段副歌作铺垫。】

 

【副歌3】

那天——

我醒来,晚日将落

故事末句早已干涸

【“晚日将落”源北岛《传说的继续》:“此时此地,只要有落日为我们加冕,随之而来的一切,又算得了什么?”】

散了诗人与无关过客

只剩一首单薄的歌

 

它不问风声,不溯因果

刹那消失在天尽头

而我睁开眼,恍惚看到那时

那时风经过

 

【尾声】

而我睁开眼,恍惚看到那时

那时花开了

【终于终于,那阵风经过,即那朵诗歌之花终将绽开,过去的美好终将再现。此处保留为开放式结局,是否这次又是一场梦,就交给观众朋友们定夺了。至此,第三段副歌为前两段副歌梦境与现实相纠缠后得到的升华。】


【最后,再引一段舒婷老师本人的诗歌感慨作为结尾吧。谢谢大家听到这里:)】


【让我做个宁静的梦吧

不要离开我

那条很短很短的街

我们已经走了很长很长的岁月

——舒婷《会唱歌的鸢尾花》】


【洛天依原创】《风经过》歌词注释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