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历史简述》(下)
思考:经过明治维新,日本国力迅速发展,但日本为什么走上了侵略道路,成为亚洲,甚至世界之不幸?二战之后,日本国力受到重创,但为什么在战后很短的时间内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现如今的日本,又在采取什么政策呢?
侵略时代的开始
经过王政复古政变后,拥戴朝廷的诸藩,成立了明治大日本帝国政府。旧藩士在新政下生活困苦,演变成西南战争,后来渐渐恢复秩序。

新政府积极引入欧美各种制度及废藩置县等等。一方面,新政府确立国家制度,如设立帝国议会及制定大日本帝国宪法;一方面,又以培植产业及加强军力(富国强兵)为国策推进,急速地发展成近代国家。此外,1879年染指清朝朝贡国琉球国,并改设为冲绳县。日本又在1894年甲午战争及1904年日俄战争中取得胜利,通过《马关条约》等不平等条约,割占台湾岛及其附属岛屿(含钓鱼岛),强占东北南部。1910年吞并朝鲜。

知识添补
1868年,明治天皇即位时,发布《御笔信》称: “继承列祖列宗的伟业”,“欲开拓万里波涛,布国威于四方。”从此定下了大陆政策的基调,对外扩张的野心初露端倪。1890年12月6日,内阁首相山县有朋在日本第一届帝国议会上发表施政演说,提出了所谓“利益线”理论,明确宣告:“国家独立自卫之道,一是捍卫主权线,二是防护利益线。何谓主权线?国家之疆域是也。何谓利益线?即同我主权线的安全紧密相关的区域是也。”这是大陆政策得以形成和确立的标志。据此“二线论”,日本国对东亚大陆素怀觊觎之心,始终试图用武力首先征服其近邻朝鲜、中国,而后直达印度,乃至称霸亚洲和世界。其中,侵略并灭亡中国是大陆政策的核心和前提,19世纪末的中日甲午战争和20世纪三、四十年代的侵华战争,都是日本帝国主义实行“大陆政策” 的必然结果。

明治天皇于1912年驾崩,子嘉仁继位,改元大正,是为大正时代。大正元年,因为陆军倒阁而引起了第一次护宪运动,开始出现政党政治。
大正时代前期,发生了第一次世界大战, 时为自明治维新以来日本国力最高峰的盛世,但1921年,大正天皇因病而由太子裕仁摄政,1923年发生关东大地震,以及一战后在国际和平会议中节节败退,使日本日渐艰难。权贵与政党不断抗争,发生了第二次护宪运动,实行了全民普选(1925年)。亦由唯一的元老西园寺公望推荐首相,提倡“宪政之常道”。

知识添补

在一战后的国际会议华盛顿会议上,美国通过《四国条约》拆散英日同盟,通过《五国条约》限制了日本海军的扩张,通过《九国公约》打破了日本对中国的独占。这激发了日本的不满情绪,为二战的爆发埋下了隐患。

经济大危机下的日本与军国体制的逐步确立
20世纪20年代,美国经济空前繁荣,新兴产业迅猛发展,收音机、电冰箱、吸尘器等新产品开始进入大众家庭,汽车也不再是富人才能买得起的奢侈品。但是,繁荣的后面却隐藏着巨大的危机。资本主义制度的基本矛盾依然存在。生产力不断提高,企业利润大幅增加,但工人的工资却增长缓慢,购买力严重不足,导致出现生产过剩。同时,大量资金涌入股票市场,股票价格狂涨,资本家兴风作浪,普通群众也怀着发财的梦想,把有限的积蓄用来购买股票,于是出现了全国性的股票投机活动。种种不利因素,最终导致了经济大危机的爆发。
1929年10月下旬,美国股票突然暴跌,一场空前的经济大危机迅速席卷了美国以及整个资本主义世界。从1929年到1933年,整个资本主义世界的工业产量下降了40%以上,贸易额减少了2/3。大量企业破产,银行倒闭,整个资本主义世界的失业人数更是超过3000万。穷人们想尽一切办法艰难度日,常常食不果腹,衣不御寒;资本家为了维持商品价格,保证利润,不惜大量销毁商品。大量玉米、小麦、棉花和牛奶,或被当作燃料,或被倒进河流。
日本军国体制是在昭和天皇时期形成的。日本觊觎中国之心由来已久。1927年,日本内阁提出了先夺取“满、蒙”,再征服中国,进而称霸世界的侵略政策。

经济大危机中,日本经济受到重创。工业生产急剧萎缩,数百万人失业或半失业;农产品价格猛跌,农户负债累累。在国内外矛盾激化的形势下,日本出现了形形色色的法西斯组织。1921年,冈村宁次、东条英机等日本军人订立密约,要求“消除派阀、刷新人事、改革军制、建立总动员态势”,是日本军部法西斯运动的开始。


军部是日本法西斯势力的核心。为了寻找出路,军部法西斯势力积极推动对外扩张。1931年,日本关东军策划九一八事变,发动了蓄谋已久的侵华战争。接着,日本迅速占领了中国的东北三省,扶植建立伪满洲国,并进一步食中国华北地区。1936年,受军部控制的广田弘毅上台组阁,建立法西斯专政,世界大战的亚洲策源地形成。


日本加紧扩充军备,军费开支占全部财政收入的近一半,并制定了《国基准则》,即“在确保帝国在东亚大陆地位之同时,向南方海洋发展”。1937年7月7日,日本悍然发动七七事变,开始全面侵华战争。

知识添补
“军部”一词,在二战前的日本十分流行,最初只指独立于政府、拥有军令大权的国家军事机关,后来逐渐成为当时日本庞大军事官僚机构的总称,包括陆军省、海军省、参谋本部、海军军令部以及关东军和其他军事机关。军部不对议会负责,直属于天皇。因此,军都有时也指近代天皇制中一股具有相对独立性的政治、军事势力。在控制了国家政权后,以军部为主力的日本法西斯分子对进步组织实行残酷镇压,并实现国民经济军事化,将全部国家机器纳入战争轨道。

第二次世界大战
1937年七七事变后,中国开始全民族抗战,开辟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的东方主战场。1939年9月1日凌晨,德国以“闪电战”方式突袭波兰。波兰的盟国英、法被迫宣战,第二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随着战争的进展,形成了欧洲西线、北非、苏德及太平洋等主要战场。
1940年4月,德国先攻占了北欧的丹麦、挪威,随后迫使荷兰、比利时投降;5月,出其不意地突入法国北部,直逼英吉利海峡。拥有300万大军的法国,6个星期就被打败。德军进攻法国后,意大利趁火打劫,对法宣战。接着,德军对英国实施了猛烈的轰炸。英国军民坚持抗战,迫使希特勒放弃了进攻英国的计划。
1941年6月,德国集结了550多万大军、儿千辆坦克和几下架飞机,在1500千米的战线上,向苏联发动突然进攻。仅几个月时间,德军便占领了大片苏联领土。10月,德军逼近莫斯科。但是,苏联军民顽强抵抗,赢得了莫斯科保卫战的胜利,粉碎了德军不可战胜的神话。
1941年12月7日,日军偷袭美国海军基地珍珠港。次日,美、英对日宣战,德、意也对美宣战。日本还向东南亚等地区发动了进攻。第二次世界大战达到最大规模。在亚洲,中国牵制着大部分口本陆军,是二战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人民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作出了巨大贡献。

法西斯国家的大肆侵略,激起世界各国人民的愤怒,全世界反法西斯国家开始逐渐走向联合,1942年1月,美、英、苏、中等26个国家的代表在美国首都华盛顿签署《联合国家宣言》。签字国保证使用自己的全部军事和经济资源,对德、日、意及其仆从国作战,相互合作,决不单独同敌人停战议和。以后又有21个国家加入宣言。《联合国家宣言》的发表,标志着世界反法西斯联盟的正式形成。各国为了一个共同的目标,相互支援,协同作战,逐渐扭转了战争的形势。
1942年7月,德国集中兵力进攻苏联战略重镇斯大林格勒,苏联人民英勇抗敌,于次年2月大败德军。斯大林格勒保卫战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转折点。这次战役后苏军连续进攻,扭转了苏德战场的形势。1943年9月,墨索里尼政府垮台,意大利宣布无条件投降。1944年6月,美、英盟军成功登陆法国诺曼底,开辟了欧洲第二战场,德国陷入东西两个战场的夹击之中。攻克柏林指日可待。
1945年,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形势发生根本转变。为协调盟军行动,取得战争的最后胜利,同年2月,美、英、苏三国首脑罗斯福、丘吉尔、斯大林在雅尔塔召开会议。会议决定彻底消灭德国法西斯主义,战后德国由美、英、苏等国实行分区占领;决定战后成立联合国;苏联承诺在欧洲战事结束后3个月内,参加对日作战。7月,美、英、苏三国首脑在波茨坦会晤,会议重申了雅尔塔会议关于处理德国的精神,并以中、美、英三国的名义发表了敦促日本投降的《波茨坦公告》,公告重申《开罗宣言》的条件必须实施。


知识添补
1943年11月,中、美、英3个国家的首脑在开罗会晤,并于12月初发表《开罗宣言》,宣言明确规定:日本所窃据的中国领土,例如中国东北、台湾和澎湖列岛等,必须归还中国。

1945年春,苏军与英、美军队分别从东西两面进入德国本土作战。1945年5月8日,德国正式签署无条件投降书,欧洲战事结束。8月上旬,美国在日本广岛和长崎投下两枚原子弹,苏联也出兵中国东北和朝鲜,参加对日作战。8月15日,日本法西斯宣布无条件投降。9月2日,日本正式签署投降书。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
二战后的日本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美国单独占领了日本。美国在日本推行非军事化和民主化改革,颁布了“和平宪法”。冷战开始后,美国出于本国的战略需要,开始积极扶持日本。朝鲜战争爆发后,日本获得了大量军需订单。日本政府利用当时有利的外部环境,制定适当的经济政策,大力引进先进技术,促进了经济的迅速发展。

知识添补
天皇是日本国家元首的称呼。大约在6世纪末7世纪初,日本最高统治者开始使用“天皇”的称呼。大化改新后,日本建立了以天皇为中心的中央集权制度,天皇制度正式确立。12世纪后期,日本进入幕府统治时期,天皇逐渐大权旁落。1889年,明治政府颁布了《大日本帝国宪法》,确立了日本近代君主立宪制的天皇制度。宪法规定:大日本帝国由万世一系的天皇统治,天皇神圣不可侵犯;天皇作为国家元首,总揽一切大权,总理大臣和国务大臣组成的政府,只对天皇负责。日本的天皇制后来在昭和天皇时期演变成军国主义天皇制。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1946年,日本颁布新究法,规定天皇是国家的象征,没有实际统治权。

在冷战局面形成以后,随着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美国开始着手扶持日本。1951年,美国与日本签订了片面的对日和约,日本被纳入美国世界战略的轨道。后来,日本又为美国在亚洲进行的朝鲜战争和越南战争提供军需物资,大发战争财。1955年,日本经济发展水平已经超过战前。1956年,日本与苏联恢复正常邦交,并在这一年加入联合国。此后一直到70年代初,日本的国民生产总值年均增长率超过10%,位居资本主义大国之首。1968年,日本成为资本主义世界仅次于美国的第二经济大国。

随着经济的发展,日本的国际地位也得到提升。20世纪七八十年代以来,日本谋求成为政治大国的欲望日益膨胀,军费开支不断增加,引起亚洲邻国的关注和不安。
战后的政党如雨后春笋一样大量成立。联合政府倒台。吉田茂再次重登相位,连续四次组阁,合共第一次组阁为日本史上唯一的。昭和天皇于1989年1月7日驾崩,子明仁继位,1月8日改年号为“平成”,称为平成时代。民主党代表(党首)鸠山由纪夫于2009年9月16日在特别国会首相指名选举中当选为日本第93任首相,并于当天完成组阁。新内阁的成立标志着日本政坛正式进入民主党执政时代,日本首次实现战后以来真正意义上的“政权更迭”。2019年5月1日,德仁天皇在东京的皇居举行即位仪式,成为日本第126代天皇,德仁天皇就是现在日本当前在位的天皇。

本文希望能给阅读者们带来一定帮助。
本文仅供娱乐阅读或一定的参考。
本文可能会有错别字、遗漏内容或不严谨的地方,希望各位能在评论区给予纠正和留下宝贵建议。也可私信up主 LvXingge泽泽子-新生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