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关于盲盒

2021-05-28 14:54 作者:黄梁书  | 我要投稿

     思考思考关于盲盒的事,只是百度看了一点资料,加上一些自己的个人思考,看看就好。

     粗略去看了看关于盲盒的相关信息,第一反应,这不就是小时候那5块钱一包,装了什么玩具不明的东西嘛。小时候买过几次,卖的时候满怀期望,打开之后的短时间内,也总是觉得不失所望。

     我小时候见识短浅,开出的只要不是什么贴纸,我都觉得真不错,这玩意真不错。

     至于再后来,后来的事情都不记得了。一是因为买的少,对我的童年而言只算是个过客;二嘛似乎是这些开出的东西,在新鲜劲过去了之后,都没再怎么关注过,所以如今回忆起来,只记得买这东西时候那满怀的期待。

      我买的时候,只知道这里会有玩具,具体是什么样的,喜不喜欢等等,都是没有想象过,买了之后,我也基本没机会和人交流这份经历,毕竟那时候能聊能玩,想聊想玩的实在太多了,分不出时间给这个。

      所以在看到如今的盲盒,能够成为情感寄托,能够作为和朋友们的谈资和社交,第一反应是有些羡慕,毕竟我不仅开得是称不上盲盒的盲盒,更加没有享受以上的这些。

      不过仔细一想,自己也是有那样的东西得,它们同样曾承载情感,有社交也有谈资,而如今大家都越来越重视精神方面得需求。所以也就觉得挺理解盲盒为什么会火了。

      又看到有什么为买盲盒花费一万,花费百万,一年花费十几万之类得消息。第一反应是没啥反应,喜欢盲盒的人那么多,总有些有钱的,总有几个过分喜欢并执行力惊人的,很正常,而新闻看点之类的,不就喜欢盯着这个别和特例分析嘛。

      继续看又了解到了,盲盒分为玩偶盲盒和商品盲盒。玩偶盲盒就是玩具手办之类的,商品盲盒顾名思义,就是衣服,耳机之类的物品。

      对于商品盲盒有点费解,毕竟做生意,给人的第一印象是利益至上,卖家搞盲盒,不是因该是对自己忠实客户的回馈,而做出的利益换人情的行为;要不就是库存积压,有些什么劣等品,正常售卖不好出手的商品,而做成的盲盒。

      这些大家只要稍稍想想便都会明白,即使没去想,因为好奇心和侥幸心理吃了一两次亏之后,也会立即明白的事,商品盲盒怎么还会一同火起来,实在是有些费解。

      通过网络我是知道芸芸众生是庸庸碌碌的,毕竟无有达者为先,每个人的境地,利弊都不尽相同,想法准则更是难有相似,你北我下,他走彼停,所以众生表现出庸碌无为,好骗易与的,属实正常。但是具体到每个人的时候,回顾往昔,遇见过的好相与之辈都是寥寥,更别说什么蠢笨庸碌的了。

      所以商品盲盒能火起来,属实费解,文中也说在商品盲盒上,消费者以及执法部门并不掌握某些玩偶的出品概率,这就导致了信息不对称,企业完全掌握出品概率会使企业拥有类似垄断市场上的定价权。

      这就更加没有道理了,难道是大家之前出手就买的太多,或者只是下意思的买啊买,买啊买,等知道自己在买这东西的时候,便发现已经投入太多,从而产生了赌徒谬误,以为越买获得好东西的概率就越高?不太明白,特别是名牌得事,我更加不明白了,一是穷,二是鉴赏能力可怜,三是我这人买名牌的时候,总有种自己在交智商税的错觉,所以没了解过,自然不明白的糊涂,不知道该说什么了。

      回过头来想想,那些为了盲盒上的情怀,而花了超出自己承受能力金钱的人,要是能已经考虑过自己行为带来后果的话,我感觉这就是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我不能嘲笑。

      谢谢,谢谢点赞,不点赞把第二个谢谢还给我,谢谢。

      


关于盲盒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