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磅:玛卡神话破灭,玛卡厂家货源进货价格已经平民化!
玛卡突出作用为增强体力,提升免疫力,调节内分泌,平衡荷尔蒙,改善睡眠,补肾壮阳,提升性功能,被称为“天然伟哥”。
● 意康德常年派专员驻点各地中药材批发市场,现在意康德为大家分析下:玛卡,这个新世纪的保健品神话,为何会沦落到成为平民呢?
一、盲目疯狂扩种是惹祸根源
我们不妨看一下玛卡进入中国后的发展轨迹,分为三个时期:
1.第一个时期,2002年-2010年是试种期
2002年,在云南省农科院牵头下,国内首次引入秘鲁吗卡,并在云南丽江玉龙雪山下南溪镇开始试种。在随后将近10年里,云南丽江牢牢占据国内玛卡第一产区位置,到2012年时产量还占全国7成以上;
2004年,云南会泽县的大海乡和矿山镇引种玛卡种植成功,种植面积200多亩,亩产可达到300公斤;
2006年,伊犁、阿勒泰、温泉等地小批量试种玛卡,但产量很低。2009年,在平均海拔3500米的塔什库尔干县形成规模化种植。
可以看出,本时期,由于玛卡尚未被炒热,产区主要集中于云南西部一带,丽江是主产区。外省只有新疆等少数地方引种,不成规模。

2.第二个时期,2011年-2013年是发展期
2011年,云南迪庆开始种植玛卡,目前种植面积达到150亩;
2012年,地多人稀的新疆伊犁、和田多地开始引种玛卡到,当年种植面积就超过3000亩;
2013年,云南宁蒗县开始进行玛卡育苗扩种,并迅速成为云南主产区之一,当年种植面积达到3900亩;
2013年,东北部分地区开始引种玛卡,但质量不佳,常混入云南玛卡销售;
2013年,中国人开始与秘鲁产地合作,广泛承包土地进行玛卡种植,返销国内供不应求。
……
本时期,是玛卡的规模化发展期,虽然国内产区依然集中于云南、新疆等少数省份,但生产已开始向秘鲁等原产地延伸。

3.第三个时期,2014年至今
作为多山的国家,中国最不缺的就是山地,特别是海拔1200-2800米之间的山区。2014年,随着玛卡价格一路飙升,玛卡种植成为当年引种最为广泛的食补药材,俨然成为贫困落后地区脱贫致富的最佳途径。
在高价刺激下,除云南、新疆等省内广泛引种外,玛卡种植开始快速外延。贵州毕节、六盘水;四川的甘孜、凉山州、西昌;甘肃的甘南……甚至西藏的昌都、山西的忻州静乐县、青海的海西、海东互助县等地,都已开始批量种植。
至此,在玛卡神话刺激下,国内玛卡种植终成过热之势。生产呈现由南向北、由高海拔向低海拔转移的态势。特别是晋北、甘南等干旱地区的引种成功,说明玛卡在国内的适种区相当广泛,只是部分地区的亩产量和质量比不上原产地而已。
也就是到这个时期,玛卡的盲目生产之祸已经酿成。

二、过量种植造成玛卡产能的急剧扩张
1.国内玛卡产量变化
据统计,2012年时,云南全省的玛卡种植面积为6000亩,年产量2400吨左右,占国内产量的90%;到2015年,仅云南全省种植玛卡就超过80000亩,产能达到20000吨以上。如果算上全国扩种的面积,2015年,全国玛卡产量轻松突破30000吨不成问题。2015年产量达到高峰,此后,贱价伤农,很多农户退出种植玛卡。产量开始进入维持相对应平衡。
2.进口玛卡数量
据秘鲁出口商协会信息,2009年9月份,玛卡粉出口210万美元,同比增长18%;美国占总出口量48%,增长了49.4%,其次是日本和德国、中国玛卡粉出口连续2年以2位数增长。但到2014年,中国已成为秘鲁玛卡的第一进口国和消费国,当年进口的玛卡原料和加工品达到8000-10000吨。
也就是说,2015年,国内玛卡产量加上进口量之和在38000-40000吨之间。目前,由于国内玛卡市场走回平民价,进口玛卡开始逐步萎缩。
● 今年(2020年)玛卡各地市场批发价格行情走势!(资料来自意康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