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逻辑判断-条件推理」解题思路:「元素链条」法

全文字数|0.9千
阅读时间|3分钟
图片来源|网络
1.「条件推理」题的定义与特点
2.「条件推理」题的解题方法:「元素链条」法
3. 用「只要就」、「只有才」来简化含有「充分必要条件」和「逆否命题」难题

一、「条件推理」题的定义与特点
所谓「条件推理」题,就是给出数个条件后要求考生根据已知条件进行推理,此类题目主要有两类:
①给出数个条件和结论,要求考生根据已知条件和结论推理出中间缺失的一个条件。
②给出数个条件,要求考生根据已知条件推理出结论。
相比起很容易让考生纠结的「最强程度」题,和非常有趣又让考生爱恨交织的「真假能否」题,「条件推理」题显得比较平淡无奇。「逻辑判断-条件推理」题的难度适中,解题时间也适中,可以通过针对性的训练有效提升解题能力。
此类题的难度一般不会很高,但经常需要将4个选项一一代入,因此如果不熟练的话,消耗的时间可能会比较多。也就是说,「条件推理」一定要多做多练,尽量做到熟能生巧,减少时间消耗。
二、「条件推理」题的解题方法:「元素链条」法
「条件推理」题的解题方法非常简单,就是将「条件推理」题的长句简化为简单的元素,并通过逻辑链条将其连接,归纳其关系,可称之为「元素链条」法。
相比起「最强程度」题,「条件推理」题的解题思路没有那么复杂,不需要对选项分的很细,但对考生的逻辑思维能力要求很高。「条件推理」的选项中带有干扰、诱导性质的词非常多,在实际做题时一定要注意建立清晰完整的逻辑链,排除干扰项。
三、用「只要就」、「只有才」来简化含有「充分必要条件」和「逆否命题」难题
「条件推理」题中不同元素之间的逻辑关系非常多,在做题时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合适的判断。
此类题中最难的逻辑关系,就是「充分必要条件」和「逆否命题」了。关于这两种关系,网上流传的公式非常多,相当一部分考生在做这种题时都会有晕头转向的感觉,无法完全掌握公式的技巧。
对此,给各位小伙伴们一个建议,那就是不要死记硬背和「充分必要条件」、「逆否命题」有关的公式,而将其化简为一个大圈和一个小圈。
由小圈推大圈为「只要属于小圈,就一定属于大圈」,可称之为「只要就(充分)」关系;
由大圈推小圈为「只有属于大圈,才可能属于小圈」,可称之为「只有才(必要)」关系。

通过「只要就」和「只有才」,就很容易理解此类逻辑关系了。另外,代入「大圈小圈」,也很容易理解「逆命题」、「否命题」和「逆否命题」等逻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