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day6 历史难题-透视 下

2019-08-22 20:30 作者:小草三叶  | 我要投稿

道理我都懂,为什么鸽子这么大;

在生活中,有时总是会出现匪夷所思的影像;


所以鸽子有多大呢,我们来看下具体

透视的用法

欢迎下载,大魔王透视实用工具应用app,以下是客服部主管大魔王给大家指引;

我们在上一篇,透视的基本常识中,了解四字口诀,

今天还是保持近大远小的口诀,来衡量我们要画的画面;


在小打卡的前几部分会画到花的造型,

花瓣因为自然生长,所以朝向哪边的都有,而同一画框中,正面和侧面的时候变化就很大;这里就可以用到day1的知识,

什么?什么框?没看懂?!

那就留级到day 1 再反复看看

在画这种各种朝向的花的时候免不得遇到各种的透视,所以我们可以用框来代表不同朝向的花;而花朵的具体花瓣也是按着这个框的透视来的;

花瓣正面俯视的话就是可以看到花瓣的大小长短都是一致,在倾斜的角度下产生透视,那么这里花瓣的距离也有很大变化;

前后较短,两边较长

前后总是短于两侧的花瓣,而前面的花瓣要长于后面的花瓣,这里细微的差别都是充满透视的法则

这种方法可以用在,

画很多杯子、碟子,盘子,水壶,都是呈平视角度产生透视,这里都可以用到透视的方法


特别是圆形杯子的底部

除了房子,杯子,盆子就没什么可画的嘛?

我们能用上透视的地方太多了,但凡看到的东西都是符合视觉的透视;

比如说

人?!

day2中纠正的一张画;

我们可以在单纯画个框的基础上升级,把人的脑袋当成一个立方体( 想想宜家买的木头人 );那么眼睛在中间,眼睛的位置其实就是透视的线,他需要符合这个自然规律;所以day2里的眼睛是有问题的;


作者:moffmachi


即使是更为卡通的画也是需要符合透视,只不过人的转动性更高,每个部位都可能产生不同方向的透视;


作者:赤倉 
作者:TID 


这也就更好的说明为什么有时候,头的朝向区别,导致眼睛也有大小的区分;因为透视的最基础原则,近大远小;


因此,透视并不是只有在画房子,大场景,大建筑里才用的到;

透视是无时无刻的存在的,不会因为物体场景的大小而失效,有的只不过是更明显和更细微的差别;

我们在看习惯了日常普通的视角,所以有时候看到一些画面会有超震撼的视觉感,

那么这个就是

大透视


作者:yuu
作者:yuu

在之前人的眼睛是很难看到这样的场景(因为我们眼球的构造);但在后面慢慢发明了成像法,和照相机,看到这样的场景就不算什么新鲜的事情;


相机的镜头有各种各样的焦段,不同的焦段的可视角度不同,所以有了更宽更广的可见范围,相机中50mm焦段的镜头被称为标头,这个角度下看的视野和人差不多


所以为了追求更多不同的视觉效果,我们往往会避开日常熟悉的,比如经常看的焦段,经常看到的姿势,经常看到的场景,经常看到的角度;


从正面和俯视的角度下观看,大的透视效果带来的视觉冲击力更强;


彩蛋时间:

好了,我们来回答下,上一篇所以遗留下的问题;

楼梯的神秘透视

通过左边的墙壁,我们可以很方便的找到蓝色线的位置,这个位置就是地平线

(通过台阶的面也可以判断,越往上的时候已经看不见台阶顶面,差不多地平线预估也就在这个位置)

所以这个很明显是一张一点透视,也就是平行透视的图(一点透视又叫平行透视,是只有一个消失点的线性透视。)

蓝色线的地方就是地平线

那么实际上真正疑问并不是地平线,而是台阶扶手的透视怎么画,


如果台阶无限加长,可以一直通往天上,那么他应该也会在某个地方缩小成一个点,这个和地平线的消失点有什么关系,这样一点透视不就有好几个消失点了?

是的!

因为

这是一个斜面;楼梯对于我们来说并不是一个正常平行的面;而是个倾斜的面


倾斜的面的透视会,高于或低于原本的消失点,

例如下方的楼梯的规律就是,

在通过原本的消失点A与地平线做一个垂线(也就是视垂线),楼梯扶手的消失点B就在这个线上;

所以如果楼梯的台阶能无限延伸,那么终究会归结在B这个消失点上(并且不会高于或低于B点);

那么上方的楼梯的透视也是如此,归结在视垂线的下方;

以上其实就是斜面的透视

如果斜面与视角的角度越大,消失点B和C就会越远离原本的消失点A;越平坦就越接近A;

所以,小伙伴学会了吗?


透视的部分就这么完结了,很多现实的应用中会出现更复杂的因素,这两期也只能给出大概的一些简单用法;希望同学们能融会贯通(早日修炼成精);


所以鸽子为什么这么大呢;



day6 历史难题-透视 下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