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儿童为中心的游戏治疗
关于治疗关系 试着描述和孩子之间那种几乎感觉不到但又确实存在的关系,就像是把一颗小小的水银珠放在手指上一样——你无法用手指捏住它。要怎样才能准确地描述孩子们分享的那些经历,以及他们在一个安全的环境中所表达出来的情感呢?恐怕,我们很难用什么词语去精确地描述出一个和孩子分享的时刻。这种关系是在进入一个孩子的内心世界,了解他的内心世界的真实经历以后逐渐建立起来的——而不是通过训练或者塑造获得的。 尊重一个孩子,了解一个孩子的内心世界,而不是仅仅停留在他的大脑的活动上。孩子们通常会察觉到治疗师的内在人格,并欣赏和珍视治疗师对自己的无条件接纳。这种关系将会和孩子一起存在于游戏室中,随后,它会变成相互接纳和欣赏的共享关系,这个关系中的每一个人都会被当成是独特的个体。 在很多这样的关系中,孩子只是模糊地知道一些更深层的有关自我或者他想要分享的经历,很可能这些都不存在于意识层面。也有一些时候,我们会很容易地察觉到,孩子们希望他们内心中受伤的部分被倾听和接受,就好像孩子在哭喊“有人在听我说吗?”在关系发展的时候,治疗师需要用自己的态度、语言、感情、语气、面部表情和肢体语言,全身心地去交流,表达出我正在倾听和试图理解的状态,并让孩子知道我会接受他们更深层次的信息,通过这种方式让孩子们感觉到安全、被接纳和被欣赏。 有些时候,治疗师的回应就像是轻轻地打开一扇门,孩子就站在门外,等待我们旅程打扰开始;通过这些,我们想要告诉孩子们“我也不知道门的那一边是什么。但我明白 那里可能会有你们害怕的和不敢面对的东西。我不愿意领着你走过那扇门,也不想推着你或跟着你走过它,我要和你肩并肩一同走过,并一起揭开那里的神秘面纱。我相信你在这个过程中可以面对并解决好我们遇上的任何事情。”“在与治疗师的安全关系中,来访者的自我得到了放松,所以先前被拒绝的经验能够被察觉并整合到改变的自我的过程中。” 当治疗师的热情、兴趣、关怀、理解、温柔和共情被孩子体验和察觉到时,孩子的自我就可能发生改变。在这种有利于促进的态度之下,孩子开始利用自身巨大的能量来进行自我引导,并且改变自我概念和基本态度。也就是说这种改变的能量来源于孩子自身,而不是治疗师的指导和建议。正如罗杰斯所说,“假如我可以提供这样一种让孩子信赖的关系,他们会在那种关系中成长和改变,人格的发展也就此产生。”于是,这种关系可以被描述成治疗性的关系,是以儿童为中心的游戏治疗师的基本态度发挥作用以后的产物,在这种关系形成的过程中,治疗师愿意去了解孩子,也愿意被孩子了解。 以儿童为中心的游戏治疗对孩子来说是一段直接且即时的体验,是从共享关系的发展中形成的一个治疗过程。其中,共享关系发展的基础在于治疗师始终如一地接纳孩子,帮助他们提高对自身能力的自信,并发现他们的长处。经历过对自我的接纳,孩子们开始衡量自己的价值,开始察觉和接受自己是一个与众不同的个体。当孩子们渐渐接纳自己后,他们就能带着创造力和责任感去发挥自己的独特个性。促进这个过程转变的是孩子,而不是治疗师。 “由于学习和改变的动机是从儿童的内在自我实现中产生的,我没有必要去驱使儿童,也没必要去给他们提供能量或引导他们达到目标。我相信儿童会把他同我在一起所获得的经验带到他需要施展的地方,而对于他在我们的关系中究竟能走多远以及他应该做什么,以我的智慧还不足以解答这样的问题”。 在以儿童为中心的游戏治疗中,治疗关系才是成长的关键,而不是人们所想象的对玩具的使用或是对行为的解释。所以,治疗关系总是聚焦于孩子当前、现实的经历。我们关注的是: 孩子本人,而非问题; 现在,而非过去; 感觉,而非解释; 理解,而非解释; 接受,而非改正; 孩子打扰自我引导,而非治疗师的建议; 孩子的才智,而非治疗师的知识。 治疗关系中的一些关键因素促进了孩子的成长,总结为: 相信孩子; 尊重孩子; 接纳孩子; 倾听孩子的内心; 接纳孩子的意愿; 关注孩子的需要; 给孩子自由,让他们按照所想的去做; 给孩子选择的机会; 尊重孩子所设的界限; 对过程保持耐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