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努力到把自己逼进高压氧舱,终于成就了自己的美国研究生申请之路

2023-08-15 14:41 作者:世毕盟留学  | 我要投稿




背景介绍


西南财经大学+CUNY Baruch 数学专业GRE:V:157 Q:169TOEFL:106(口语:24)AD: Uchicago MSFM, NYU MFE, CMU MISM-BIDA, Columbia MSOR, UIUC MFE,WUSTL MSFQ, JHU MSMF


漫长的申请季终于算是落下了帷幕,我很庆幸能够收获几所梦校的录取,能够继续在金融工程的道路上继续前行。本篇总结会从如下几个方面去剖析我申请季的收获与经验:背景提升,标化备考,文书写作。



一、背景提升


我认为第一点,便是重中之重之数学课的成绩与整体的GPA。虽然我在巴鲁这边的成绩还算不错,但是在财大大一比较浪,数学分析和高等代数的分数都比较一般,可以算是我申请之中的短板。所以对于顶级的量化金融项目而言,整体GPA大于3.7,数学课门门在85+,大部分在90+我觉得是相当重要的,因为无论是金工金数都相当看重数学成绩。在网申系统里都会要求你罗列你的数学课的具体成绩,尤其是纽大金融数学,甚至对概率论都要求填写两门相关课程。


那么另一方面是,顶级项目一般会看重你是否有类似券商金工部,大型私募的量化研究岗的实习。我的主实习是在一家fintech公司做的,内容也偏数据处理一些。所以金工申请的第二点就是,一定要有一份相当金工的实习。我觉得这对于非清北复交的同学想冲击六大还是蛮重要的。


另外,在具有一定的课程基础和编程能力后,在大二一定要寻求科研的机会,多与校内相关课程的教授交流,寻求跟教授做项目的机会也是很有用的。申请季我也申请了一两所商业分析,数据科学的项目,那么对于数据科学和商业分析而言,我反而觉得偏硬核的项目会优先看编程,这样的项目就包括CMU BIDA和西北的商业分析还有像NYU的DS这样的项目,编程能力,机器学习的相关经历会是重点。拿CMU举例,OOP,JAVA, database缺一不可。这里指的缺一不可我解释一下,不是说没有就没法录,但是如果没有其中两项或者甚至一项,类似于只使用R,matlab这样的背景,会处于比较大的劣势。我个人的编程背景是C++,JAVA,Python都有系统地学过,唯独因为数学专业的原因没有学过SQL。但我也了解到像哥大BA,Duke MQM这样的项目不会对编程的要求这么苛刻。

 



二、标化准备


像很多人所说的那样,我也是建议先G后T,GRE的训练对于英语写作,阅读的提升是巨大的,在大量的GRE阅读的训练下,托福阅读满分还是比较容易的。那么GRE的备考,我自己而言,是比较相信方法论的,市面上做GRE培训的无非就那么几家,大家可以利用好身边同学的资源,都去试听一下,找到自己认可的那种方法,再去买课(请支持正版)。单词一般来讲,背1400词足够,但是真题一定确保在考试之前按照方法论全部刷完,考场上遇到原题的概率还是不低的。备考的战线不要拉的太长,建议大一大二的暑假就能考出GRE,这会让后期申请从容不迫。对于托福而言,听力与口语也是只能多听多说,我做听力是不做笔记的,因为我个人觉得做笔记会让人分心,得不偿失,听力过程中抓住重点,脑记就好。口语可以参考一些答题模版,能让你在考试过程中有话可说,争取思考的时间。



三、文书写作


文书部分,GGU这套流程我挺喜欢的,培训师指导我写好初稿,我修改后发给mentor再次进行修改讨论,最后交给GGU Native Expert润色。文书部分,我觉得GGU的这套流程挺好。量化金融项目的文书以SOP为主,文书的重点就是一定要去提炼你经历中的高光时刻,例如怎么解决某个bug,怎么将一个一开始难以动手的项目到后来一步步做出来等等,这样的高光时刻一方面能反映你的技术水平,学习能力,另一方面也能反映你的个人品质。是一个一举两得事情。对于金融工程的申请而言,大家不用太在文书上用力过猛,你有好的项目实习经历,不用怎么花言巧语,也能得到学校的认可与喜爱;反之,实习过于划水,怎么包装都会被一眼识破,没有很大的意义。所以文书部分,就是准确,精准的反映你的背景。可以花点心思的地方倒是在动机部分,可以根据不同学校的自有背景,个性化地定制每个项目的动机部分。



四、关于世毕盟


GGU带给我的第一点就是,让我从一开始就明白我刚刚分享的大部分思路,能够搞清楚主要矛盾与次要矛盾,在关键的地方发力,在无关紧要的地方划水,高效地完成申请。第二就是,培训师团队的负责认真,我在世毕盟的培训师姐姐是唯一一个,在所有其他中介都觉得我连某港校的大火项目都申不上的情况下,坚定地告诉我,我纽大金工同档项目一定能录的人。


当我九月拿到我的选校单时,上面有很多我从未幻想过的学校,虽然最终没有被录取,但是GGU的团队,愿意在我出钱,他们出力的情况下,帮助我对那些希望低于5%的顶级项目进行冲刺,不留遗憾。当我在一月份想更改选校的情况下,也能及时回应我的诉求,避免了申请不想去的项目,只为了保底的尴尬。我在GGU的培训师姐姐和mentor学长(Columbia MFE毕业)也能对我的需求有求必应,快速地帮我处理各种问题。在此也感谢我的申请团队给我的支持。



五、写在最后


二十一岁到二十二岁的这一年,一定是我人生中无法忘记的一年。多年以后我依然会想起19年的夏天,蓝白条的病床,刺耳的车水马龙,高压氧舱里的人间百态。多年后我也会想起,某个秋日的周天,我曾咬牙切齿地试图与GRE阅读势不两立,一天刷掉高频题库的酣畅淋漓。多年以后我应该也会记得,那些好消息坏消息交替到来的时候,我过山车般的心境。我曾痛恨过为何老天爷会如此捉弄,但最终我感恩一切磨难终还是换得了甘甜。这一年,我遇到了无数贵人,感谢他们一次次帮我化解危机。这一年,我也飞速地完成了成长,也许还不够优秀,但我为自己所取得的种种胜利而骄傲。这一年我很庆幸,自己不只是还算圆满地结束了我的申请季,更重要的是,我看到了更好的,从内到外的,蜕变后的自己。


研究生的学习,又是一个新的起点,希望自己能砥砺前行,不惧险阻。最后,也感谢我的父母对我二十多年来的支持,没有你们,我无法在逐梦的道路上走的如此顺利。


祝今年申请的小伙伴能顺利进行,希望疫情速速好转!



努力到把自己逼进高压氧舱,终于成就了自己的美国研究生申请之路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