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每天一个文学考研知识点(汪元量,朱熹,元好问)

2023-07-19 07:26 作者:文学考研带你背  | 我要投稿

③“宋亡之诗史”汪元量


汪元量在诗歌的创作上有很深的造诣,其诗大多为记亡国之戚、 去国之苦而作,在后世有“宋亡之诗史”之誉。《四库全书总目提要》 评论道:“其诗多慷慨悲歌,有故宫离黍之感,于宋末之事,皆可据以征信。”有《湖山类稿》 五卷、《水云集》 一卷传世。


考点十一、道学体:朱熹


朱熹,字元晦,号晦庵,谥文, 世称朱文公。祖籍徽州府婺源县,出生于南剑州尤溪。宋朝著名的理学家、 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诗人,闽学派的代表人物,儒学集大成者,世尊称为朱子。朱熹是 “二程”的三传弟子李侗的学生,与二程合称“程朱学派”。朱熹善作诗,《春日》和《观书有感》是他最脍炙人口的诗作。他在道学中对文学的评价是比较公正的,也写出过一些富于生活气息的好诗。 如这两首当然是说理之作,前一首以池塘要不断地有活水注入才能清澈,比喻思想要不断有所发展提高才能活越,免得停滞和僵化。后一首写人的修养往往有一个由量变到质变的阶段。一旦水到渠成,自然表里澄澈,无拘无束, 自由自在。这两首诗以鲜明的形象表达自己在学习中悟出的道理,即具有启发性,也并不缺乏诗味, 所以陈衍评为“寓物说理而不腐”。

考点十二、金诗


金元文学承前启后的桥梁:元好问


元好问,字裕之,号遗山,世称遗山先生。太原秀容人。其诗刚健、其文弘肆、其词清隽,缺点是“往往自蹈窠臼”。元好问的诗词可以说是金元两代诗词的代表。清代刘熙载评论:“金元遗山诗兼杜、韩、苏、黄之胜,俨有集大成之意。以词而论,疏快之中,自饶深婉,亦可谓集两宋之大成者矣。”他被称为宋金对峙时期北方文学的主要代表、文坛盟主,又是金元之际在文学上承前启后的桥梁,被尊为“北方文雄”、“一代文宗”。他擅作诗、文、词、曲。其中以诗作成就最高,其“丧乱诗”尤为有名:其词为金代一朝之冠,可与两宋名家媲美;其散曲虽传世不多,但当时影响很大,有倡导之功。有《元遗山先生全集》、《中州集》 。


元好问之文继承唐宋八大家传统,清新雄健,长短随意,众体悉备,为金代文学批评之巨子,仿杜甫《戏为六绝句》体例所写《论诗绝句三十首》,在文学批评史上影响颇大。其诗学上承东坡,好取具有风骨、摒除儿女之情的凌云健笔。对于华艳的南方文学较多贬抑、对北方文学则颇有表彰。特别是受到禅学的影响,力主“天成、自得、超然”的风格。《论诗绝句三十首》相当全面地评论了自汉魏下迄宋季这一千余年的重要诗人及流派,表达出重视自然天成的意境和雄放壮伟的风格的诗学主张,一直为后代的诗论家所重视。


每天一个文学考研知识点(汪元量,朱熹,元好问)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