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之怪盗·灵之假面——夜幕魅影人格面具原型考据(下)
(本文所有考据为根据游戏内容及个人脑补推测,并无官方数据支撑,如有疏漏还请谅解)
大家好!这里依然是紫色流苏!
书接上文,这一期咱们将继续对人格面具的出典进行一些奇奇怪怪的考据,这一期将主要以原典为“日本”的人格面具考据为主。
接下来,就让我们来一起看一看吧!
12·克鲁波克鲁

“克鲁波克鲁”是阿伊努族传说中出现过的小矮人。
相传,“克鲁波克鲁”的性格非常温顺善良。在传说中,他们过去和阿伊努族和谐共存,但某一天两族之间出现了裂痕,“克鲁波克鲁”也就因此而失去形迹。
在阿伊努语中,“克鲁波克鲁”的意思是“落叶下的人”,阿伊努人相信他们在阿伊努人出现前生活在北海道,居住在树叶下,具有娴熟的渔猎技能。因此也有研究者认为,“克鲁波克鲁”就是曾居住在北海道的绳文人。
13·山灵&木灵


“山灵&木灵”,是日本传说中的山水木石之灵,虽非邪恶之物,但仍有山野之监视者的职责,会以人类或妖怪的姿态现身,并给予警告。
相传,森林中经历长年岁月的大树和巨石都必定宿有木灵。人类踏入森林时候,偶尔会有"被谁的目光盯着"的感觉,这是木灵在监视踏入森林的外人。有木灵寄宿的树木外观和普通的树木无异,但具有不可思议的神通力。
古日本人认为,在山谷中的延迟回声现象是因为神灵会应答人们的呼声。其中由山神所应答者称为山彦,由木灵所应答者则亦称木灵,汉字又写作"谺"。
14·木叶天狗

“天狗”是日本传说中的一种生物,或者说妖怪。一般而言,天狗通常有着又高又长的红鼻子与红脸,手持穿扇羽扇或宝垂,身材高大,穿着三服,背后长着双翼,腰间佩戴武士刀,穿着日式传统高脚木屐,随身带着梭翼,通常居住在深山之中,具有令人难以想象的怪异和神通。
天狗一词最早出自《山海经》:“其状如狸或做豹,而白兽名曰天狗,其音如柳,柳或做毛,毛可以遇熊” 又因为巨大陨石在大气层燃烧时引起的巨象,在古代中国人眼里看起来就像一只从天而降、大声咆哮的恶犬,天狗也被认为是流星的象征。传入日本后,天狗的形象与佛教密宗、神道教等信仰融合,当时人们相信佛教六道之外还有所谓的天狗道,传说人只要学了佛法就不会坠入地狱,但是若使用邪法就不能进入极乐世界,所以这些使用邪法生人最后就会进入天国道转身为天狗。因此天狗的形象一方面带有妖、怪、邪的成分,另一方面也带着山神令人敬畏的部分。
在日本,天狗并不是只有唯一的一种形象,在日本各地,它有许多种类,如鼻子高的鼻高天狗,有着乌鸦特征的鸦天狗,同样为鸟姿态的木叶天狗等种类。
15·阴摩罗鬼

“阴摩罗鬼”是日本著名的《百鬼夜行绘卷》中的妖怪,在百鬼夜行排行四十,是埋进坟墓的没有受到十分充足的供养的死者之灵魂变成的怪物。它希望得到十分的供养,经常在懈怠于诵读经文的僧侣面前屡屡出现。。
阴摩罗鬼的故事最初源自中国古典书籍《清尊录》,讲述的是宋代年间,有个叫崔嗣复的人在城外的寺庙里酣睡。突然被一声鸣叫吵醒!睁眼发现一个类似鸟的怪物站在面前,但是很快就消失了。后来崔某问寺庙的主持,主持说道:“这是由于你躺的地方前一段日子刚好死过人,这是由新死人怨气幻化成的阴摩罗鬼。”后来这个妖怪被传到了日本,并在江户时代的著作《太平百物语》里有类似的故事发生。
鸟山石燕的《今昔画图续百鬼》中如此形容这个妖怪:“藏经有云:‘新死尸之气易变化为阴摩罗鬼’,清尊录则说‘一物如鹤,色苍黑,目炯炯如灯,鼓翅大呼甚厉’。”到了后来则变成死者生前如有怨念,特别是下葬时和尚没有虔心祭拜,即会变成阴摩罗鬼,它们会口吐蓝色火焰群聚墓地吸取尸气,只有和尚再重新好好诵经超渡方可普渡其离开妖怪变化。此处“阴”为五蕴之意,“摩罗”为魔鬼、恶鬼之意,“鬼”为非人世之意。
16·犬神&真神


“犬神”是日本传说中狗死后留在世间徘徊不去的魂魄,可以附在人身上,使人发烧,产生幻觉,精神失常。
相传,被犬神附身的人会不由自主产生歇斯底里的行为,例如处于昏迷状态,做出一些难以理解的行为,或是莫名其妙地发高烧。据说被犬神附身而死亡的人,身上某处会有狗的齿痕。如同狐狸附身(狐凭)一样,在当地,某些家族世世代代拥有继承犬神的操纵权,他们被称为犬神筋(犬神祭司)。一般人在祭祀犬神的时候,一定要邀请犬神筋来主持仪式,倘使对他们不尊敬的话,就会导致灾祸发生。。
在鸟山石燕的《画图百鬼夜行》中,犬神和白儿画在一起,画中穿衣戴帽的犬神傲慢的端坐着,白儿则表情谦恭的伏在地上抄写着什么。白儿是侍奉犬神的外形像儿童的妖怪,据说是那些被狗咬死的孩子的灵魂。
与之相似的,真神则是狼灵魂显化成的妖怪。
17·一本踏鞴

“一本踏鞴”是日本传说中的一种怪物,人们认为,一本踏鞴是一种独脚独眼、样貌有一些类似人的妖怪。
相传,在每年的十二月二十日这一天,人们如果进山,就会遇到这种妖怪。因此在这一天,当地人是绝对不敢进山的。这也是有很多人会将伯母峰的猪竹王的亡灵化为的独脚怪,称为“一本踏鞴”的原因。
无独有偶,中国也有名为山魈的独脚妖怪,后脚跟在前,手指只有三根,分公母。按照宋代野史小说集《太平广记》引述的唐代戴孚所著小说集《广异记》的记载,在广东岭南山中有山魈的生物存在,雄性称之为山公,人遇之必然向其索要钱财。雌性称之为山姑,必索要脂粉。若能满足它们的要求,则能得到它们的保护。
18·猫又

猫又”俗称猫妖、猫股,是日本神话中一种有着两条尾巴的黑猫形象。耳朵大而尖,牙齿为双面锯齿型,是猫妖的一种,据说能直立行走。“猫妖”汉字写成「猫股」或「猫又」,意即「猫妖」或「猫怪」。
猫又的传说最早出现于《日本灵异记》,描述一只猫死后产下的胎儿变成人的故事。相传,猫妖是上了年纪的老猫,通常以老太婆的形象显现,身体大约是人类体型的一倍,大只的猫妖甚至可以长得像小牛一般大小,尾巴在末端分叉为二。
据说,猫又具有可怕魔力的猫妖,在吃早饭之前,会以人声说话,有时再将人吃掉后,转化成此人的肉体伺机寻找下一个猎物。通常猫又只攻击它怨恨的人,但是如果遇到性情更凶狠、手段更残暴的猫又,只要一看到人,就不分青红皂白,一律加以伤害。传说中也有善良的猫妖,常变成少女模样以亲近人类,性格温顺,平日喜欢吃鱼,身体轻盈,喜欢依靠人类,但是常被人伤害。
这一期介绍了夜幕魅影出场的人格面具中出典为“日本”的部分面具。限于篇幅原因,仅介绍了夜幕魅影中主角的人格面具,其他角色的人格面具考据将在之后的“奇奇怪怪考据”系列中继续介绍!
谢谢大家!我们下期奇奇怪怪考据系列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