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水质总硬度的概念及检查步骤

2023-10-09 09:10 作者:迈德施水环境处理  | 我要投稿

水质总硬度是衡量水中钙、镁离子含量的指标,也是评价水质的重要参数之一。水质总硬度的检查对于确保水质的健康具有重要意义。

一、水质总硬度的概念与意义

水质总硬度是指水中钙和镁离子的总含量,一般以毫克每升(mg/L)或以千克每立方米(kg/m³)来表示。水质总硬度的高低直接影响水的使用价值和对生态环境的影响。水质总硬度过高不仅会影响饮用水的口感和清洁度,还会导致锅炉、水管等设备的结垢,降低工业用水和农业灌溉的效果。

二、水质总硬度检查的步骤

1. 采集水样:

选择需要检测的水源,用干净的塑料或玻璃容器采集足够数量的水样。注意避免污染和气泡的产生,确保采集样品的代表性。

2. 校准仪器:

按照仪器的使用说明,将pH计和电导仪进行校准,确保测量结果准确可靠。

3. 测量pH值:

将校准好的pH计插入采集的水样中,等待一段时间,记录pH值。水质总硬度与水样的酸碱度息息相关,pH值的测量能够为后续的总硬度检查提供重要参考。

4. 测量电导率:

将校准好的电导仪插入采集的水样中,等待电导仪显示稳定后,记录电导率数值。电导率是衡量水中含溶解物质浓度的重要指标,与水质总硬度相关。

5. 滴定检测:

根据检测所需的滴定液和指示剂,按照比例配制标准液。将标准液滴定到采集的水样中,同时滴加少量的指示剂。滴定过程中,标准液的滴加速度要逐渐减慢,直到出现颜色变化。

6. 计算结果:

根据滴定所用的标准液体积和水样的体积,以及标准液的浓度,计算出水质总硬度的浓度。常用的计算公式为:总硬度(mg/L)=(标准液滴加体积 × 标准液浓度)/ 水样体积。

水质总硬度的概念及检查步骤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