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香积寺、小白菜文化园
昨天上午,我先是去了香积寺。
杭州的香积寺始建于北宋年间,原名为兴福寺,后宋真宗赐名“香积寺”。

寺前除了牌坊,还有一个小池塘,一座桥,以及左右各一座塔。
进入寺庙时,门口有工作人员免费分发三支香。

进入寺庙后,烟雾缭绕,很多人手持点着的香,虔诚地拜起了佛。

再往后走,看到大雄宝殿下挂得满满都是大红灯笼。灯笼下人头攒动,水泄不通,于是我就放弃了一探究竟。

走入两侧没那么受欢迎的建筑中。

角落的书柜中摆放着一些佛教相关的书籍,书柜的玻璃上依稀可以看见一群人正对着弥勒佛行礼。

寺庙正在举办活动,花100元可以为寺庙添一片瓦,可以留下名字的那种。

寺庙出口处有卖小吃的,素烧鹅一片10元,素粽子一个5元。我没吃过素烧鹅,上网查了一下,网上说是说是豆腐皮做的,还用到了糯米等食材,还说什么康熙皇帝都喜欢吃,于是我也买了一个。吃下去甜甜的,但是我只吃到了豆腐皮,再没有吃到其他食材。吃到后来越来越觉得腻,吃完之后塑料袋里都是油。一个多小时前才吃了一个手抓饼的我含恨吃完了一整个素烧鹅,一整天都没再感觉过饿,只感觉想吐。害,康熙帝吃的肯定和我吃的不是一个级别的。
香积寺附近有个富义仓,顺便也想去逛一逛。
沿着大运河往南走。

遇到一座桥。

桥下居然还有康熙皇帝的浮雕,金灿灿的。(好像站在岸的另一面可以看到乾隆)

桥边还有一个方亭。
再往前走了几分钟,终于到了富义仓。
富义仓就是运河边上的一个粮仓,备粮荒用的,始建于清代光绪年间。命名取“以仁致富,和则义达”之意。与北京的南新仓并称为“天下粮仓”,有“北有南新仓,南有富义仓”之说。(名词解释也不怕了)

门开着,那走进去瞧瞧。

空空如也,只有一个白衣男子仿佛是在做直播。

在某处拐了个弯走进一个院子,看到墙皮已经脱落,露出内部的构造,原来是清朝时期的夯土墙。
富义仓也没有特别多值得看的东西,匆匆出去,乘地铁再转公交前往下一个目的地——小白菜文化园。

插一段话,虽然我早就听说过小白菜案,但是第一次听说小白菜文化园的时候,真的以为是一个蔬菜相关的展馆来着。 ̄□ ̄||

杨乃武与小白菜案是清末四大奇案之一,其他三个分别是张汶祥刺马案、太原奇案、杨月楼诱拐案。我孤陋寡闻,其他三个都没听说过。
展馆主要是蜡像还原当时的主要情节,配以文字说明。

红衣男子是杨乃武,此时还不是举人,是秀才。
绿衣女子是毕秀姑,因为长得白皙秀丽,穿白衣绿裤,故被称为“小白菜”,又因其嫁给做豆腐的葛品连(大概和武大郎长得差不多),又称“豆腐西施”。
要不是看了解释说明的文字,真的很容易以为他们是天生一对。
其实是非常和睦的房东和租客的关系,然而……

平生有几恨我还没列过榜单,但是捕风捉影、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的人肯定在榜单上。
流言蜚语、闲言碎语、污言秽语可以伤人、害人、杀人于无形之中。
她们一定是潘金莲的故事看多了,开始对号入座。

小白菜的丈夫生病,喝了药,死了,口鼻流血。

百姓愚昧无知,官府暗藏祸心,有意报复曾经为正义而冲撞官府的杨乃武。
小白菜坚决矢口否认与杨乃武合谋下毒的传言,受尽各种刑法,最后屈打成招。

药店老板明明就不售卖砒霜,怎奈被父母官逼迫威胁作伪证,伪称卖给了杨乃武一些砒霜。(特意从窗户的镂空缝中拍的照片,有没有拍出鬼鬼祟祟的感觉?)
老板做完证,后来好像离奇地死了,于是死无对证(“棋子用完之后就要处理掉,不然万一哪天东窗事发可就不好了”,想必是有人这样想的。所以说,千万不要以为和魔鬼做交易还能保全自身)。

省略很多过程。


杨乃武的姐姐杨淑英曾经在同知(相当于丞相)夏同善家中做过保姆……
(人脉的力量)

“江南药王”胡雪岩的家庭老师胡以同是杨乃武的好友……
(人脉的力量)

《申报》对这这个案子做了长期跟踪报道。
(“第四权力”——媒体的力量)

两宫太后得知,命令复审。
(最重要的还是领导的力量或者说是权力的力量)

膝盖被打坏了,才可以不用跪着伸冤。

省略各种艰难困苦。

含冤三年,受尽万般折磨,七审七判,终于平反昭雪。

怨过,恨过,最终理解体谅,同情悲悯。
举人的功名早已被剥夺,过着平静的乡村生活。
正直之心丝毫未改,帮助乡亲代写诉状。

看破红尘,削发为尼,法名慧定。
虽然也是冤案的受害者,但对杨乃武终生心怀愧歉。

“二爷之恩,今生今世无法报答,只有来生再报”。

旧时,僧尼圆寂后坐于荷花缸中安葬,这是安葬小白菜的荷花缸。


“欺人如欺天毋自欺也,负民即负国何忍负之”、“明镜高悬”,写得多好啊。
梁宏达老师在一期节目中详细介绍过这个案子,老梁说:“迟到的正义不是正义!” 最后说:“人活天地间,似蝼蚁万千。顺也难做人,逆也不成仙,都在其中颠倒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