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沈阳师范大学333教育综合学科化学考研经验 ——你只管努力,上天自有衡量
文|刘L / 凯程网课学员
沈阳师范大学学科化学专业

19届毕业生的我,毕业那年找了份他人眼里还不错的工作—私立高中的化学老师,然而在找工作的过程中我深深的发现了自己和本科师范生以及教育研究生的差距,所以萌发了考研的想法,三月份辞了工作,七月份开始了我的考研之路。
刚踏上这条路的我几乎没有受到任何的支持,家人不理解我为什么放弃工作去考研,朋友不理解我为什么从工科跨考教育硕士,不理解我为什么选择一所双非院校,随着这种质疑声我也渐渐怀疑了自己的决定,但多次问自己:我想要的究竟是什么?
我得到的答案是:我希望站在讲台上的自己配得上那三尺讲台;我希望自己有足够的底气支撑着学生们的一声声“老师好”;我希望我从步入教师这份职业的开始就可以问心无愧,而这一切是现在的我无法达到的,我虽然不确定读研后的我能否实现这些目标,但我想只要有可能,我就要去尝试。
毕业后我和室友租了房子开始学习,但由于身体原因一个月后不得不中断学习,因此,从八月到十月,我几乎是没有学习的。
一、我333的复习之路
截止十月初,333听了一遍凯程课,专业课二还没有开始,甚至连报考院校真题还没有,以至于后来买资料时学姐以为我是21考生,那时的我也真的认为今年没有上岸的可能了,身边有朋友劝我换回本专业,但几经思考后我还是决定拼一把,我坚信一句话:越努力,越幸运。
我想我是真的热爱教育吧,所以有着许多不甘,进而带来了一份很多人不理解的执着,对于教师这份职业,我从小学三年级的充满敬意到如今的热爱与向往,我想百分百努力后的我会得到一份满意的答案,无论结果如何,我只愿无悔。
从十月初开始全身心投入学习的我真的收获了一份令我无比意外的成绩,总分393,排名第2,教育综合135分,直至今天我也无法忘记看到成绩的那一刻我的心情有多么复杂,我从没有想过只是复习不到三个月的时间可以考到这个分数,更没有想过自己会是专业排名第二,虽然我报考院校只是一所双非——沈阳师范大学,但这个成绩无疑还是令我感到震惊。
我想有很多人也许会好奇为什么短短的时间我可以考到这个分数,毕竟工科生的我从没有接触过教育专业知识。
从十月初开始,我用了近一个月的时间背完了第一遍333,第二轮用了半个月的时间,之后,每一轮的时候都是越来越短,不得不承认,这个科目的学习的确需要多轮的记忆,我在第三轮开始后是利用了艾宾浩斯记忆曲线的方法,这个方法对于后期的记忆是非常有效的,前提是你要坚持下去。
我在考前333背了至少九遍,考前的一天晚上我背到了凌晨三点钟(并不提倡),我认为333的学习一旦开始是不可以中断的,特别是后期至关重要,其实除了记忆还有个很重要的因素——理解,我在听课的过程中会更加注重理解,后期才是记忆的过程,这样在考场上无论出现什么题目你都会有作答思路。
前期的学习结束后,在考前凯程会推出一套模拟题,通过徐影老师的试卷讲解以及同学答案分享,我们可以收获很多,会让自己是有准备的走进考场,无论是答案布局还是时间分配,我们都不是慌乱无措的,这会让我们更好的发挥出应有的水平。
十月份的我以为自己不可能上岸了,走出考场的我只抱有一丝丝上岸的希望,看到成绩的我愈发地坚信,你只管努力,上天自有衡量。
二、写在最后
我想对那时的自己说:感谢那个背书背到睡着的你;感谢那个心存微光,不肯放弃的你;感谢那个利用三个月时间考到第二的你;感谢那个把不可能变成了可能的你。感谢你的泪水,你的坚持,你的不甘,我们未来可期!
写下这篇分享是想告诉很多和我一样热爱教育或是心怀梦想的同学,只要你心存希望,就定有希望,就算全世界都觉得不可能,只要你觉得可能,那就是可能,我们每个人都拥有把“不可能”变成“可能”的能力,所以在任何时刻都不要轻言放弃。
最后祝愿每个有梦想的你都可以梦想成真,都可以把“不可能”变为“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