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思乱弹】感谢“青年京剧演员大会”
作为戏迷,咱们其实应该感谢那个什么大会的,理由么大概可以想到几个,做这样一个活动,长期来说对戏有啥好处,还是暂不可测的,从历史经验来判断,活动是不少的,剧场确实少了不少,所以暂不可测也属正常,毕竟将来的事谁又能知道呢!但短期效益却是明显的。 首先,“大会”给一任领导带来一任的政绩,无论是电视台或者戏曲院团领导,所谓“为官一任,造福一方”,至少写年终总结的时候可以多写个几百上千字,当然通过活动方方面面的顺便搞点“马内”也是情理之中; 再者,“大会”给很多退休老艺术家有了施展空间,老艺术家退休以后,脱离了体制,演出也相对减少,要知道有些老艺术家虽然是退休年纪,精气神却一点不减当年,聚光灯下、镜头前才是他们毕生的追求与战场,对他们来说离开舞台灯光是无法容忍的痛。另一些老艺术家呢,可能是因为身体或者其他原因,已经不允许他们长时间登台站在聚光灯下与观众见面了,大会很好的解决了这两拨老艺术家的艺术“痛点”,让他们各取所需的,适时地有了曝光度与展示的机会,当然顺便的搞点“马内”更是辛苦付出的回报,更是情理之中了; 其三,“大会”给演员带来了展示与比拼的机会,当今院团人浮于事,流动性差,演出场次与剧目相对又少,一年几百场的演出机会分到每个演员头上,根本满足不了演员的演出需求,还有一个安排不合理的问题,成熟演员演出机会多,年轻演员相对演出机会就少,所谓旱的旱死,涝的涝死,有了大会,年轻演员就可以尽量的展示自己的所学,虽然才十几分钟时间,但也总比没有好,聊胜于无嘛,除了展示自己的所学,年轻演员互相切磋学习比拼也是必不可少的,除了比艺术,还可以比比家世,师承啥的,当然顺便以自己的辛勤劳动挣点“马内”,一来是对自己艺术的肯定,二来也是能坚持戏曲这一行业的动力,再合情理不过了; 其四,“大会”给院团带来了财务出口,每年接近年底各单位都会为花钱而烦恼,尤其是靠政府拨款的单位,一般情况下,戏曲院团只能靠排新戏,制行头来消化,有了大会,差旅费、演出费、排练津贴等等的可以在情理之中消化相当一部分“马内”了; 最后第五点,也是最重要的一点,“大会”给戏迷观众带来了极大的快乐,平时部分年轻观众要上班、上学没空进剧场看戏,以至于让大多数人误会,觉得戏曲只是老年人的艺术,其实戏曲艺术年轻着呢,而部分老年观众由于年事已高、行动不便无法进剧场看戏,“大会”的契机,让这两部分观众足不出户就看到了全国院团京剧演员的“风采”。 “大会”对资深戏迷与戏曲小白也十分友好,初设戏曲的观众可以通过“大会”了解行当与流派,可以了解每个行当一家独大的流派是哪个,哪些流派可以让人一见倾心,哪些流派会让人辗转反侧、浑身刺挠,这可以为以后的看戏之路避雷。资深戏迷就更不用说了,通过“大会”他们可以将积压在心中多年,对戏曲发展、流派发展,甚至于一些院团管理的问题,一一发泄出来,让自身清气上升、浊气下降、水归膀胱、食归大肠,以到达通经活络、延年益寿的养身功效。 最最关键的是坐在家里看戏缴电费就行了,比起几百几千的掏着“马内”进剧场看戏,台上不灵还要受罪,还不能骂街,在家里是要自由的多得多得多的,换台骂街砸电视您随意。 目前大概能想到的就这些吧,随着“大会”进程,想到再补充。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