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规则讨论篇】当普通象棋中的僵局出现在三国演弈对局……

2021-08-07 17:16 作者:某科学的邻家索菲  | 我要投稿

各位三国演弈爱好者大家好,这里是邻家默小七。昨天某位棋友在看了本人的专栏《举棋不定,问官方~!第05期:再谈三国演弈棋的“长将”(终于解决了!)》以后,提出了新的问题,专栏回顾如下。

该棋友提出的问题是,长将问题虽然已经有可行的解决办法,但是二人象棋中的僵局,例如长捉、长杀、长拦、长兑、长献、长跟等(简称“六长”)典型僵局局面出现在三国演弈棋对局当中时,又该如何?

其中长捉和长杀与长将属于是长打招法,主动方不变判负,其余的四个都是不变判和的。若是这些僵局局面出现在三国演弈棋对局中,并且三方俱在时,则“速战速决”与“趣味单挑”不具备发动条件,该怎么判定?

这里附上棋友、本人、官方的讨论。

棋友:“你可以跟官方说明一下,在象棋里长捉、长杀都是作负,另外(捉、将、杀都是打着,两个不同的打着循环也作负),长拦、长跟、长兑、长献、一打一闲循环作和,解将还将循环作和,这是中国象棋的规定,或许可以做个参考。”

(接下来就是本人咨询官方的环节)

本人:“您好,有棋友问我,除了长将之外,还有几种循环招法,比如长拦、长兑、长献、长跟、长捉等,因为不涉及走子权问题,一旦发生两方互相循环或三方两两循环,该怎么处理?速战速决只针对仅剩两方,如果三方俱在出现诸如此类的僵局,该怎么处理?”

“这几个典型的循环招法,棋友们非要问个究竟,我也说了我的看法,那就是在三人对弈中,第三方是不可能看着两方持续这么干的,肯定会插手。如果第三方被打的没攻击手段了,那么这样的局面就参考象棋,该判和的判和,该判负的判负。但是还是想知道官方的意见。”

图片出自本人的残局推演视频《偷渡阴平》

“(为了更好的说明)这是本人在自己的视频里找的一个例子,魏马车对东吴连续叫杀,并形成循环招法。”

图片出自本人的中局推演视频

“这个则是长捉,魏炮被吴车反复捉来捉去。”

官方:“同意小七的看法。关于长将、长捉、长兑、长献、长拦等等问题一直没有非常明确,主要是这些问题在中国象棋里也属于比较复杂和模糊的问题,很多时候还需要裁判的裁决,而且象棋在这方面的规则也一直在变。两千年历史的象棋尚且如此,仅有十几年历史的三国演弈棋怎么可能一下子那么完善?这些问题可能对高深玩家更有意义,但三国棋的主要问题还在于群众基础不够,玩的人少,不少人还反映三国棋的规则有点复杂,接受起来有难度,如果再加上这些令人头疼的判断题,又会吓跑一批人。比如大款关于长将的分析,很严谨,站在专业的角度可能是对的,但这么界定有几个人会明白?何况三国棋的变数多于象棋,很多匪夷所思的棋局还没有碰到,这些问题不明确界定对于初学者没有影响,对于象棋专业人士也可以一同探讨。所以,这些问题一直悬而未决。

其实解决这些问题总的原则无非三条,一是三国棋脱胎于象棋,故尽量沿用象棋在这方面的成熟判例,降低大家学习难度,比如将帅和兵卒可以长捉,其它兵种不可以,长将、长捉等达到三个循环判负等等;

二是在判定上从简从易、尽量简化,其实象棋在这方面的有些判定已经很复杂了。三国棋和象棋不同,三个人很容易会陷入胶着状态,所以在判定上鼓励进攻,有些影响进攻的限制尽量忽略;

三是判定之后的处理,剩两方时好办,主要是三方对弈时出现判负或判和的处理。如一方判负,则将其棋子移走,剩下两方可以继续厮杀,也可以速战速决。如两方判和,则剩下的一方最终获胜。

大家希望官方给个说法可以理解,但这些问题确实需要慎重考虑下,高手在民间,如果小七有兴趣,可否抽空帮忙收集总结下大家的意见,可以先搞个能被大家基本接受的试行版本出来,以后再逐步完善,可以吗?”

本人:“嗯,好的,知道了。我会在跟棋友交流时,让大家提出一个可行的办法。然后再来让您看一下是否合理。

其实在我看来,这些循环招法十局中也未必能出现一次,即便出现了,如果不涉及走子权问题,三方正常走子的情况下,两方形成局部循环,那么第三方此时如果趁火打劫或围魏救赵,那么参与循环的其中一方自然会变招,自己就撤了。

除非是什么情况呢?那就是第三方已经很弱了,比如车马炮兵等攻击子力都没有了,只能是用士相帅走闲,时循环的双方判定方式可以完全采用中象的方式,该判和的判和,该判负的判负。

如果第三方的兵力无法介入,比如只有短腿兵力——马兵等,一时半会又威胁不到某一方后方,此时若是发生长捉、长杀,也可以强制主动方变招,判定方式等同长将;若是发生长跟、长拦、长兑、长献,可以全局判为和棋。

我先把这套方案让棋友看一下,如果棋友们认可则视为可行。如果不认可,再商讨其他解决办法,以未雨绸缪。”

(在这里附上本人与某位元老玩家的交流)

元老玩家:“第一盘棋我这样认为:魏长杀循环,属于禁止着法,但纵观全局,魏这样的长杀取决于蜀是否进攻他,因为蜀在这里面有这种心态:蜀吴结盟蜀返到希望魏时时刻刻的威胁着吴,这样放心大胆偷袭魏,最终迫使魏撤防,我认为裁决取决于蜀的心态,若有精通裁判,蜀若停滞不前,言外之意蜀在冒坏,判魏负,可是魏负了蜀又没有好结果,三方吴希望立判,蜀不需要,魏也不需要,局面蜀吴结盟意愿相互抵消,这里面只有吴比较冤枉,但蜀若冒坏也没辙,我的意见是三方协议,三方议和。很多局面靠判其实不公平,就因为有第三方,两方互咬成循环局面时,一般是继续走下去是唯一解开局面的钥匙,因为最终会有一方挺不住先败下阵来,所以出现循环,多是自讨没趣,利益给了第三方,除非第三方已无进攻子等着输的样子另说,所以制造循环者该判负。第一张图若判魏负,另两方又该怎么判,还是让他们对杀,对蜀又不公平了,所以最好的方法不是立即判,而是继续走,看谁先把时间耗完。”

本人:“我同意前辈您说的,不建议判,继续对弈下去是最好的解决办法。意思就是,不去管就好了,看谁坚持的住。因此这个提议,自打一开始,就是没用的。除了长将是个问题,其余的循环招法可以忽略不计因为长将,特别是长将上家,涉及一个走子权问题,必须要变招。那么自然的,也要一视同仁,长将下家也就不可以了。剩下的中国象棋中的循环招法,因为没有将军,所以对正常走棋顺序没有影响,甲乙两方循环,丙还是可以走棋的,至于丙会怎么做?那就是一个未知数了。其实我觉得,这个问题到这里其实就可以结束讨论了。”

元老玩家:“长将上家不用探讨,肯定不行,三次判负。长杀上家,因为轮走次序产生变化,不判,属于常规着法,等待局面重起波澜,但若第三方故意维持长杀局面,此时建议三方协议和棋。这是我的观点。长杀下家也可以这样,望不同见解。”

本人:“其实我觉得就像您所说的,不去判,继续对局就好。”

元老玩家:“就怕三方谁都不变,宁种!”

本人:“哈哈,那这样的话,也就没办法了,只能和棋了。”

(本人将元老玩家的话转达官方之后,官方答复如下。)

官方:“象棋中的有些判法过于复杂,三国棋不能完全照搬。其实我觉的总体原则是超过三个循环判负或判和,有这一条基本就够用了,其它的尽量简化。老玩家说的也有道理,所以在实战中是否严格执行取决于在触发条件时三方中是否有一方提出裁决申诉,如果没人提,其实可以继续走棋,毕竟三国棋的核心和象棋不太一样。

本人:“嗯,他的核心观点就是,正常对局,继续对弈是解决问题的最好方法。我在问过很多棋友的意见以后,发现元老玩家的意见最为合理,即不去判,继续对局就好了。即道家的“无为”。”

官方:“对的。”

【结束语】

至此,问题虽然其实并没有具体解决,但是在各位棋友群策群力之下,总算初步得出一个结论。因为不管是其他哪一种解决办法,都有人反对,所以就只能效仿古典哲学里的道家经典——无为。

【规则讨论篇】当普通象棋中的僵局出现在三国演弈对局……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