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病娇/兄妹】尘封的往事之病娇表妹
写点新视角的病娇文,整点新东西。记得点赞,谢谢支持。催更群577150792

“呦呵,老爷子这么冷的天还打太极呢?”
“那可不!”
“您老硬朗!”
“嘚嘞。”

院子里的老者虽然白发苍苍,但却精神抖擞,在一棵高大的枫树下左腾右挪,地上的落叶伴随着他脚步的缓急发出沙沙的碎裂声。
我坐在院中喝茶,听着屋脊上时不时传来的鸽子声。
“嘿,老爷子!”一个中年男人急急忙忙的从院外跑进来,气还没有理顺,就悄悄的在老爷子耳边说了几句。
老爷子一脸的质疑,秃鹰一般的眼神死死的盯着那个进来报信的中年男人,“你说可是真的?”老爷子颤颤巍巍的讲出这么一句。“我哪儿敢骗您呐,昨儿晚上子时去的,我连夜就过来给您报信来了。”老爷子听罢,痛苦的按着胸口,喷出一口血,晕了过去。那中年男子连忙扶住,我见状赶忙收起二郎腿跑过去,“这是怎么了?”
“唉,先送他上医院吧!”
到了医院,他那些家属也都到了,向我连连道谢。我摆摆手,“赶快照顾老爷子去吧,等他出院了再说。”
那中年男人交待了家属几句,走过来对我说:咱找个清静的地儿吧!这儿太闹心了。
“走吧。”我搓搓冻僵的手,带他去附近的一处我常喝的茶馆儿。
“就这儿,玉仙楼,这儿有叫做玉仙茶的,独独这儿有,其中滋味,有千般奥妙,待会儿便让你尝尝。”
我大步向前,跑堂的见我来了,走到我面前,作个揖,“苏公子您按老三样儿?”
“嗯,今儿我带一朋友,老三样儿,两份,还是我那雅座。”我边走边对他吩咐道。
“得嘞,您请好。我这就去给您安排。”
进了二楼,大厅里的喧闹自然小了许多。雅座皆被红木镶嵌贝壳花卉四条屏、紫竹屏风、檀木雕福禄寿挂屏隔断。
“请坐。”我将桌案上的熏香点着。
“苏公子,您的茶。”
“来,尝尝这玉仙茶。”
他端起三才碗,放在鼻前轻轻一嗅,接着呷了一口。
“味道如何?”我见他满面愁容,不由得笑笑。
“阵阵清香,入口却是苦涩,流入喉咙顿觉满齿留香,我得再品一口。”他端起三才碗,便要喝。
“慢来,讲完再喝不迟。”

“唉,说起这事儿也是一段孽缘啊。”那男人看着桌案上袅袅升起的熏烟,陷入了沉思。
我家老爷子本和那已故的远方表妹是青梅竹马……
“阿华,等我长大了我要嫁给你。”
“嗯,楚妹妹,我长大一定回娶你为妻的。”
两个小孩子在花海里追着纷飞的蝴蝶,追累了,就躺在花海里。
“楚妹妹,父亲已经同意我们的婚约了,过几天就去你家下聘礼。”
“嗯,爹爹也跟我说了。”
当初的小孩子已经比他心爱的女人高了一头,而曾经瘦小的姑娘也早已亭亭玉立,相爱的人儿依偎在一起。
“混账东西,你怎么就这么死心眼儿呢?那苏家大小姐不比那个穷丫头好多了?他们家道中落,已经配不上我们偌大的产业了,只有与苏家联姻,才能使我们家族长久。”
“死也不娶?我先打死你,看看你到底娶不娶。”
“我才不要呢,才不要。”半夜里,男人的抽泣格外明显,站在门口的母亲轻微的叹了口气,悄悄的走了。
“阿华?阿华!”
天快蒙蒙亮的时候,他的心上人不知怎么来了。
“你怎么来了?”看着女人的脸上满是肮脏的汗水和泥泞,男人不嫌弃的拿手擦擦,“我跑出来的,阿华,我爹爹让我去嫁给别人,我不愿意。”她将头贴在男人的胸膛上,“阿华,我们私奔吧!”
“可是?”
“有什么可是的?难道你以前说的那些都是假的吗?”
“嘘,”男人想捂住她的嘴,她却咬住了男人的手。“别嚷,我跟你走就是了。”
他们两个翻了墙头,跑了一天一夜,饿了一天一夜。男人身上的伤开始流雪,女人跑的鞋子都不知道哪里去了,脚掌已经被树枝石头划烂了。两个人拥抱着,紧紧的拥抱着,倒在了向往自由的路上。
“爹,我不嫁,你不要逼我。”
“你个贱人,我们家的脸都被你丢尽了。”
他们两个终究还是被抓了回去,男人被父母以死相逼,娶了经商的苏家小姐。而女人,被父亲关在闺房中,直到她父亲死去,得知当初的情人已经成家,悄悄在杯子里下了毒药,想和他一起殉情,结果误害了苏家小姐与腹中的胎儿。自此,两人再也没有见过面。

“唉,果真是一段孽缘。”我将碗中的茶一饮而尽,“人生自古有情痴,此恨不关风与月。”
“呦,这茶怎么变甜了?”中年男人一脸惊讶。
“此茶玉仙,实为欲先,若有欲,则与欲同味,如此便有千般变化,万般滋味。”
那男人似乎想到什么,站起身对我作了一揖,“受教。”
“岂敢,”我回礼。
“我要去问问老爷子葬礼的事情,你我同去?”
“正有此意!”
我和他去了医院,得知老爷子并无大碍,只是急火攻心,一时封闭了气门,这才晕厥。家属已让他回家静养,我与他便又回到家中。

未到家门,已然听到老爷子爽朗的声音。“又打太极啊!老爷子。”我询问道。
“今天的时辰还没够,我再去打打。”
只见家人拿着一张宣纸出来,问这名中年男子,“老爷子这是何意啊?”
我凑过去看看,宣纸上写着,‘老来多健忘。’
“这是忘了的意思?葬礼老爷子应该不去了。”中年男子回道
我在旁沉默着,悄悄回到我的房间,翻开已经皱了的书,见到那首诗,脱口而出:“果然如此。”
只见那诗的结尾处写着
“老来多健忘,唯不忘相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