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动作,分分钟加速「半月板」“报废”
生命在于运动,对于用两条腿直立行走的人类来说,日常行动都离不开膝关节。
膝关节是人体内最大、较为复杂,且较容易发生损伤的关节,也是下肢的负重关节。负责连接大腿股骨、膝盖髌骨、小腿胫骨和腓骨,膝关节腔内主要存在半月板、交叉韧带、骨骼 等重要结构,分别起到不同的作用。
其中半月板的作用是不让大腿骨和小腿骨两根刚硬的骨头直接碰在一起,给它们起到缓冲减震、维持关节稳定的作用,相当于是夹在两根大骨头之间的“垫片”,就像汽车的减震器那样。

如果说,膝关节是保障我们正常行走、跑跳活动的“车轮”,「半月板」就是决定“车轮”能不能正常使用的关键零部件,这个零部件用得多、难养护,可以说是【坚强又脆弱】,尤其是中老年人群。
中老年人的半月板损伤,往往是在轻微创伤或无创伤的情况下静悄悄地发生。许多中老年人睡觉时会因为膝盖疼痛醒来,到医院检查才知道,原来是半月板损伤引起的疼痛。

中老年人群要避免频繁上下楼梯和蹲起动作、避免长时间蹲着干活、少搬重物、避免爬山和长时间走路。同时也要加强膝关节周围肌肉的训练,增强膝关节稳定性。
尤其要注意的是,这个动作——
半月板最怕的动作
负重体位下发生膝关节旋转,急停急转——是最容易损伤半月板的方式。比如,篮球运动员抢篮板后突然转身传球、跑步者急速转弯等,都对半月板有很大冲击。
还有很多人甚至没有进行高强度运动,只是走路时突然转了一下身,就可能发生膝关节扭转,出现疼痛症状。

半月板受伤后的护理
膝关节损伤24小时内
- P-protect(保护):膝关节运动损伤时需要保护患腿,不能随意搬动肢体,必要时可以用支具固定保护。
- R-rest(休息):运动损伤后需要停止运动进行休息。
- I-ice(冰敷):膝关节急性损伤后,患腿疼痛剧烈且很快会产生水肿,此时需要进行冰敷。
- C-compression(按压):如果损伤后水肿严重,冰敷时需要包扎加压,以减轻患腿水肿。
- E-elevation(抬高):将患腿抬高,以促进水肿回流,减轻关节肿胀。
损伤1~4周后
进行大腿力量训练,先进行静态训练,然后进行动态训练。但需要避免深蹲、弹跳运动、身体旋转变向、跑步等运动。

损伤4周后
后期进行功能性训练,但需循序渐进,如负重-慢走-快走-慢跑-快跑-变速跑等。善式温馨提醒:训练应当在专业人士指导下进行,如有需要,可留言咨询善式健康管理师团队。
如果经过3-6周的保守治疗后膝关节疼痛没有明显好转,建议及时就医,判断是否需要通过手术治疗修复半月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