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是“天人合一”“顺天应人”的医学。在众所周知的2003年非典和2020年新冠
中医是“天人合一”“顺天应人”的医学。在众所周知的2003年非典和2020年新冠的治疗中,以科学自居的西医总是在千方百计地寻找着杀灭SARS病毒和新冠病毒的药物;而中医只是针对患者失常的身体机能进行适当的梳理,使之趋于正常。如:发热高烧,便施以解表清热;痰咳气堵,便施以宣肺豁痰;腹胀腹泻,便施以除胀止泻......使患者身体机能恢复到正常水平。于是,非典患者也好,新冠患者也罢,便都痊愈了。就连无论是来势凶猛的SARS病毒,还是传染性极强的新冠病毒,也都从患者身体里消失了。用西医专家的话说:“不指望有哪一味中药能够杀灭新冠病毒!”确实,中医从来就没有想过寻找哪一味中药去杀灭这些病毒。那么,这些患者身体里的SARS病毒和新冠病毒究竟是被谁杀灭了呢?回答是:SARS病毒和新冠病毒都是被患者那恢复了的自身机能杀灭了。这一点至少说明:是患者自身的机能参与了疾病的治疗!这也正是中医赖以确立“天人合一”治疗思想的基础。 《黄帝内经》曰:“余闻善言天者,必有验于人。”这里的“天”指就是自然规律;“必有验于人”说的是懂得遵守自然规律的人,也就知道遵守人体的内在规律了。患者自身所具备的战胜病毒的能力,这是天地间的一种不可替代的自然规律,这种规律就是“天”,医生只是“人”,是“天”和“人”的合力才战胜了疾病。医生在其中所做的一切只不过是“道法自然”,“顺天应人”而已。说到这里,又会有人说:“中医是文化,西医是科学”;中医至多只是从宏观上把控,只有西医才是从微观上解决。 人作为一个生命体的存在,它有着自身的存在基础和存在规律。医生治病,不是超越这种规律,替代这种规律,而是顺应这种规律,梳理这种规律,畅达这种规律。——这也就是《黄帝内经》“道法自然”,“顺天应人”,“无为而治”的医治疾病的思想。张仲景和他的《伤寒论》正是演绎这一治疗思想之大成者。如:“阳明病,脉迟,汗出多,微恶寒者,表未解也,可发汗,宜桂枝汤。”“阳明病,脉浮,无汗而喘者,发汗则愈,宜麻黄汤。” 两条同为外感风寒,以微观见长自居的西医治疗上有差异吗?而中医细微到两条同为阳明表证,即同存在风寒束表,理论上虽然针对性的发汗解表,病即除耳。只是前者有燥结实证之嫌,峻发则汗过津伤,燥结更甚,故宜桂枝汤微汗袪邪;后者里热外寒,寒闭于表,无汗而内热不得泄,宜有麻黄汤峻发其汗,腠理得开,汗出热泄,病自愈。张仲景正是抓住了“脉迟,汗出多,微恶寒”和“脉浮,无汗而喘”这些“态”,进行诊断,确定治疗准则,选择方药,针对这些失常的态而施以纠偏。所以,中医治病,又称之为纠偏,即利用药性之偏,以纠正人体之偏,也就是说,把生命体失常的态纠正回正常的状态——其细微之处,涉及到患者生理病理的微妙差异都要分别处置,这是远非西医所能及的。整个《伤寒论》所表述的内容都是在纠偏;失常的态纠正了,人的病就好了。全书体现了对自然规律,对人体自有规律的尊重和敬畏,而“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便是以人为本,尊重人的自身规律,不越俎代疱,不超越自然,“顺天应人”......这些中华文化内涵,在中华医学中表现得淋漓尽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