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前考据time]关于初版设定集与《寒冷战争》
前言:整这篇专栏的主要原因是在和别人谈论少前剧情的时候,不可避免地会提及设定集中因抄袭而作废的部分,在此特别进行一个归档与整理,并无针对任何个人或组织。
【[译]冷战升级 A Colder War (Charles Stross 查尔斯·斯特劳斯) - The Ring of Wonder】https://trow.cc/board/showtopic=49904
【A Colder War - a novelette by Charles Stross】http://www.infinityplus.co.uk/stories/colderwar.htm
【转一篇冷战背景的克苏鲁小说the colder war——百度贴吧】https://mbd.baidu.com/ma/s/f7PObu4n
版本采用译者為 鹦鹉螺化石 的版本

警告:
此介绍影片代号为机密:压缩包。如果你没有压缩包的观看权限,立即离开放映厅并向所属部队的安全长官报到。违令者可被拉入黑名单。
请在六十秒内执行。

克什埃计划
在设定集1中,没头没尾地交代了一个名为“克什埃”的遗迹武器系统,其大概的作用就是精神控制,现已拆除。心灵终结仪
而在《寒冷战争》(以下称原文)中,克什埃计划是苏联用以对付美国的超级武器,大概效果是召唤/控制(?)克苏鲁生物对敌人进行打击。


克什埃Koschei在另外的译名为科西切,在某个四字游戏里同样也有出现

冥王飞弹
苏联部署了克什埃武器,而美国也自然研发出了反制手段——冥王飞弹
在设定集1中,美国在NB-70战略轰炸机上部署了XK-冥王飞弹。而在之后的南极战争中,南极联邦从NB-90物质穿梭舰悖论引擎发射XK-冥王3飞弹,阻止了一个遗迹的大规模坍塌液喷发。
原文中,美国由NB-39“和平缔造者”搭载的冥王导弹反制苏联的克什埃计划,然而在最后局势失控克苏鲁苏醒时,冥王飞弹并没有起到什么效果。
原文的NB-39在设定集1里以原型的身份出场




代号“BOOJUM”、“仆役”与“海星”、“愚者”、“梭鱼”
在少女前线的世界观中,冷战时期美苏两国都在不遗余力研究“遗迹”相关的科技,苏联方面于极机密试验场“塔尔巴沙B”实验性地部署了名为“海星”的生产系统,而“海星”所生产出的产物在设定集1中与《寒冷战争》中一致,命名为“仆役”。


在设定集2中,“海星”所生产出来的原型产物被命名为“愚者”,在“叶梅利亚”指挥模块的完善之后,所批量生产的产物被命名为“梭鱼”。
简单来说,“仆役”对标的就是“梭鱼”。

仆役是什么?
在设定集1中提及。仆役是某种类似生物但又类似机械体的玩意。
而在原文,答案已经很明显了。

其他

令人感叹的是boojum这个词也出现在了少女前线2


文与少女前线设定集中的设定相同,苏联将这类外星科技的武器投入了战场。
开伯尔山口的遗迹武器实战
原文与设定集1相同,苏联于阿富汗开伯尔山口部署了新式武器。

而设定集2并未将这一设定删除,反而进行了一定的补充。

其他
这一部分设定实际上早在《面包房少女》中已然出现。
根据作者在知乎里的说法,上述过度借鉴的内容在撰写时少女前线并未开始制作,实际上是为完善《面包房少女》的世界观而引入克苏鲁的元素。


《德累斯顿公约》

在原文中,尽管对于《德累斯顿公约》并没有主要的说明,但是从文章中大概可以得知其内容也是关于限制外星武器的发展与使用,《公约》签订时间至少于二战之前。
在设定集1中,由于遗迹的开发研究与遗迹相关武器的使用,ELID感染事件日益严重,因此:

在设定集2中,《德累斯顿公约》更名为《遗迹武器限制条约》


“门”
在原作中,地球上出现许多诡异“门”连通着异世界。
同样的在设定集1中也借鉴了这一设定。

值得一提的是,少前1中早期联动的剧情似乎就是通过“门”将其他作品中的角色引入少前当中,但是因为我懒找不到确切的文案,所以不是很确定。

维克多-探戈
维克多探戈是一个位于南极东方湖的遗迹研究基地的代号。
原文与设定集1中,美国派遣了潜艇通过“门”来进行相关的遗迹实验,原文中的实验是穿过“门”来观察“门”后的遗迹与进行某种物资的运输实验,而设定集1中是进行载人实验。



格曼之死
在上文的图片中有提及,在参与遗迹实验的潜艇中,有一名成员名叫格曼。
在原作中,格曼因为穿越“门”或是到异世界而受辐射导致的死亡。
在设定集1中,格曼的死亡被判定为ELID辐射病。




总结:
也没有什么好总结的,几百年前的破事也懒得去研究,就这样吧。

文献参考
少女前线设定集1
少女前线设定集2
《寒冷战争》
特别鸣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