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套路/大尺度/直戳东亚观众爽点,「漫改韩剧」的潮流从何而来?


作者 / 马都卡
编辑 / Pel
排版 / Lizzie
“漫改剧的繁荣,实际上离不开影视发行公司、OTT平台运营方、网漫平台这三方的共同作用。”
近期在Disney+上线的韩剧《Moving》(超异能族)从8月开播到9月完播,期间引发全球热议,最终成为了Disney+历史上播放量最高的韩剧,也是该平台近几年推出的原创韩剧中为数不多的成功案例。


作为少有的韩国本土超级英雄科幻剧,《Moving》继承了以往韩剧的诸多优点,凭借细腻刻画的亲情故事、惊心动魄的情节发展、演员的精湛表演等多重因素得到全球观众认可。

与此同时,在8月剧版播出后,网漫原作在版权方Kakao旗下平台的销售额比6月增加了35倍、比7月增加了11倍,Kakao趁热打铁将同世界观的网漫放在一起宣传,顺便带动了其他作品的销量。

这一切成功,必然要归功于原作者兼剧版编剧姜草,以及在韩国逐渐发展成熟的网漫影视化体系。
那么,在网漫兴起以后,韩国是如何发展出将网漫改编成真人影视剧的潮流,这样的潮流又对行业产生了哪些影响?
下文将为各位读者逐一解惑。
01
时代下的漫改剧热潮
在聊到韩国网漫及相关内容发展历程时,姜草是一位永远绕不开的人物。

2004年,以姜草为代表的第一代网漫作者促成了网漫平台的建立;2006年,第一位吃到网漫影视化红利的作者同样是姜草。
当时他的代表作《公寓》被知名恐怖片导演安兵基翻拍为同名电影,很遗憾电影仅借用了原作设定但未能保留原作精髓,票房和口碑都不理想。就这样,电影《公寓》与几乎同期上映的另一部网漫改编电影《多细胞少女》一起成为了早期网漫改编电影的探索道路上的 “黑历史”。


随着网漫数量不断增加,越来越多有潜力的作品被影视公司看中。从2010年的《苔藓》开始,每隔几年就会上映一部票房成绩可观的漫改电影,如2013年的《隐秘而伟大》,2015年的《局内人》,直到2017年的《与神同行:罪与罚》及下一年上映的续作《与神同行2:因与缘》连续突破千万观影人次大关,刷新了韩国本土电影票房记录,极大增加了电影行业对漫改电影的信心。

可惜好景不长,未等电影从业者在更多电影项目上大展拳脚,2020年新冠疫情全面爆发,韩国电影业遭受重创。
由于观众无法去电影院观影,电影制作公司注定无法收回投资成本,只好转投疫情期间势头大好的电视剧和OTT*内容(注:OTT:一种通过互联网直接向观众提供的流媒体服务,只要使用智能电视、智能手机、电脑等任意装置上的应用程序就能观看视频节目。比如国内的爱奇艺、优酷等,海外的Netflix、Disney+等)。
这两年唯一在漫改电影上做出了优秀成绩的,唯有中国翻拍的《独行月球》,该电影改编自赵石的同名网漫,最终票房突破30亿,成为2022年中国电影票房亚军,电影热潮带动了中文单行本的销量,还开发了包括动画在内的衍生作品。

和较早就开始探索的漫改电影相比,漫改剧集则较晚出现。
或许因为剧集相较电影而言对原作的内容量有更高要求,早期网漫篇幅普遍较短,因此比起网漫,电视台更青睐于买下传统漫画的改编权,比如当年大获成功的电视剧《浪漫满屋》《宫》。


韩国第一部网漫改编剧集是2010年的《玛丽外宿中》,这也是《浪漫满屋》作者元秀莲首次在网漫平台连载的作品,电视剧制作方希望能借前作名气复刻过去的成功,最终人气平平。
后来陆续有一些网漫被翻拍成迷你网剧或电视剧,不过未能引起关注,直到2014年电视剧《未生》播出后口碑和商业价值双收,原作网漫本就因亲近上班族的内容和话题很有人气,如此一来更是锦上添花带动原作关注度。剧版《未生》作为职场剧,凭借高水准的内容得到海外观众喜爱,先后被中国和日本翻拍。

受《未生》影响,2015年的漫改剧数量翻了两番,但这股热潮很快随着剧集质量的良莠不齐呈下滑趋势,直到2019年前后以Netflix为代表的OTT平台大规模投资独家自制剧,加上前文提到疫情使电影业人才大量转移至电视剧和OTT内容行业,《王国》《梨泰院Class》等为代表的精致网剧、电视剧播出后人气高涨,全面引领漫改剧浪潮,自此漫改剧全面超越漫改电影,成为韩国网漫二次改编的最主流形式。

02
影视行业中的网漫力量
有部分观众质疑近几年漫改剧数量的有增无减对影视行业造成了负面影响,但数据证明了网漫在当下影视行业中发挥着正面力量,这也是为何影视行业选择了网漫。
一是漫改剧将原作网漫读者有效转化为漫改剧观众。
2021年韩国网漫市场销售额突破1万亿韩元,读者数量难以估量,网漫已成为一种全民娱乐方式。根据韩国互联网振兴院发布的《2022年漫画·网络漫画用户实态调查报告书》,3500名漫画·网漫读者参与抽样调查,58.5%的读者使用过二次开发作品,在问到IP扩展的偏好是,47.5%偏好电视剧、44.7%偏好电影,这意味着许多付费网漫的读者同时成为了影视消费者,增加了电视台的广告收入,或者成为OTT平台的付费用户。

二是剧本人气提前得到验证,降低了改编风险。
《与神同行》和《未生》这两部网漫有许多共同点:早在连载期间便已是各自连载平台上的高人气作品,《与神同行》在2013-2017年网漫销售额超过10亿韩元,《未生》2013年剧集播出之前销量已突破50万册,累计浏览量超过10亿;都获得了“今日奖”等多个漫画奖的认可,质量得到保证;均为重视剧情体验胜过作画的类型,降低了改编难度。电影版《与神同行》和剧版《未生》的成功很大程度上建立在原作打下的坚实基础上。

三是网漫产业的发展增加了可供影视方选择的剧本类型,近几年来常有过去较少在电视播出的类型剧上线OTT平台,诸如惊悚、悬疑、奇幻、犯罪等。
比起找更熟悉以往韩剧类型的编剧写一个陌生题材的原创剧本,将现有类型的网漫改编成影视剧本显然更合适,Netflix推出的《甜蜜家园》《僵尸校园》《地狱公使》都证明了这点。
漫改剧的繁荣,实际上离不开影视发行公司、OTT平台运营方、网漫平台这三方的共同作用。影视发行公司和OTT平台运营方自不必说,他们对内容源头IP有需求,网漫平台则希望为网漫带来附加价值,增加其在付费阅读渠道之外的收益。这种供需关系的出现也为网漫行业带来新的投资与活力。
有些影视发行方从源头开始抓住IP,而不是单独购入网漫的改编权。韩国最大的娱乐媒体公司CJ ENM直接投资网漫制作公司YLAB成为第三大股东,旗下子公司Studio Dragon享有对YLAB部分作品的独家改编权。OTT平台Watcha建立了自己的网漫平台,招募网漫作者推出多部原创网漫。

网漫平台方面更是积极投身影视行业,Naver Webtoon的运营方专门成立了影视制作发行公司Studio N,聘请前CJ ENM电影事业部部长权美京担任首席执行官,2021年宣布将改编多部Naver连载网漫,截止目前近半数计划已经兑现或正在制作中。
Naver的老对手Kakao同样不甘示弱,将网漫和影视这两个业务的子公司整合到综合娱乐公司Kakao Entertainment下面,打造垂直一体化的IP价值链。
Lezhin Comics的运营方Kidari Studio和属于同一集团的影视发行公司Kidari Ent进行了合并,宣布Lezhin和Bomtoon上的部分人气网漫将被改编为影视剧。

传统漫改剧之外还诞生出了新形式的同步企划。比如Studio N制作的原创电视剧《那年,我们的夏天》播出时该剧前传漫画在Naver连载,由人气网漫作家韩景察绘制。Kakao Entertainment参与的电视剧《欢迎来到王之国》以相同形式在Kakao连载,画师是凭借网漫《某天成为公主》在全球走红的Spoon。Naver和Kakao还利用自身海外资源达成了全球多语言同步连载,同时扩张韩剧与韩漫的海外影响力。


一些已经播出的人气电视剧选择反向思维去制作“剧改漫”,但结果普遍不理想。最典型的就是去年原创剧《非常律师禹英禑》走红后,制作方找来一家网漫工作室在Naver推出了根据电视剧内容改编的网漫,只得到大量差评,剧版粉丝指出了网漫版存在大量删减剧版细节、角色神态不及演员表演生动等诸多问题。
有观点认为,影视方偏好漫改剧也是因为网漫就像现成的分镜本,那么反过来说,将影视成品还原为分镜本在观众眼中必然是一种倒退行为,没能做出网漫自身特色的“剧改漫”会失败也在意料之中。

与此同时,也不是所有漫改剧都能取得成功:忠于原著内容的优秀改编能让原作粉丝和一般观众都感到满意,不合适的选题与改编既令原作粉丝不满意,也令一般观众不满意。漫改剧《国民死刑投票》的导演在采访中指出,网漫影视化是一把双刃剑,原作越出名,改编就越困难,只有在保持原创性和保留原作内容之间找到适当的妥协点,才能得到粉丝支持。
就前者来说,为了确保成功,有的制作方会请原作者本人担任编剧,比如《梨泰院Class》《D.P.逃兵追缉令》《Moving》,即使剧情改动较大,也保留了原作核心部分。甚至还有《铁雨》这种原作者担任电影导演的罕见案例。


至于后者,像今年的漫改剧《课后战争活动》《假面女郎》《ISLAND》在题材和选角方面增加了话题度,吸引了不少原作粉丝,为OTT平台带来新用户,但播出后的结果令人失望,随意删改的剧情缺乏逻辑的同时也未能表现出原作的内涵,剧集讨论度也很快下降,可以说糟糕的改编也是对高口碑原作的损害。

03
网漫行业的漫改剧影响
网漫在影视行业中发挥着一定影响力,漫改剧也同样作用于处于IP链上游的网漫行业本身,只是好坏参半。
好处当然是增加了原作者收益。和传统漫画相比,网漫盈利渠道较为单一,因为大多不便于制作实体书,便以在线付费阅读为主,二次改编有效增加了网漫的附加价值,其中影视改编是最成功的。《地狱公使》剧集上线之后,原作网漫的平均每周浏览量增加约 22 倍,平均每周付费用户数增加约 14 倍。《僵尸校园》剧集上线两周,平均每周浏览量增加约 80 倍,平均每周销售额增加约 59 倍。

早期网漫付费阅读市场未建立时,出售改编权甚至是某些作者在稿费之外的唯一收入,对其职业生涯影响重大。
负面影响主要有两点。
一是反过来影响市场供给。新作为了增加被改编的可能性,企划阶段倾向于跟风写社会热点话题,不利于类型的多样化。此外常有网文IP改编影视剧时配合推出网漫作宣传,这些IP价值链下游产品,也在抢占原创作品的生存空间。
二是以联动宣传为目标的网漫缺乏内容独立性,作品完成度下降,这类商业属性较强的宣传网漫必然占用平台大量宣传资源,对其他创作者来说也有失公允。
04
总结
其实,“漫改”这一说法之下,核心在于“协作”——同一IP生产的跨媒体作品之间相互协作,使IP价值收益最大化。韩国漫改剧能取得今天的成绩,是因为网漫和影视这两个行业强强联手,本就处于上升期的网漫借助工业水平发达的韩国影视业的力量扶摇直上。
回到《Moving》这个案例,剧版对完结已久的网漫能起到宣传效果,还是因为二者均有着广泛受众群,漫改剧的出现只是让这两个群体重叠得更多一些。
目前来看海外很难做到这点,比如在中国,韩剧观众和韩漫读者基本是两个不相关群体,将韩剧观众引流成韩漫读者这件事困难重重,因此正版引进平台的经营重点仍在受读者欢迎的网文改编漫画,而非漫改剧原作。

目前国产漫画与漫改剧受众之间似乎也有类似问题,有些题材并不适合被真人影视化,差强人意的剧集质量难以吸引到原作读者,关心演员的漫改剧观众也很难对原作产生兴趣。期待有朝一日这两个行业能找到合适的漫改道路,最终达成协作共创未来。
参考资料
韩国电影,危机四伏
https://www.huxiu.com/article/1981509.html
‘무빙’ 인기에 강풀 작가 다른 웹툰들도 줄줄이 흥행
https://biz.chosun.com/it-science/ict/2023/09/11/7G7AMMCUDJAHXPWQVVD724TDCE/
'지금 우리 학교는' 인기에 원작 웹툰 조회수 80배 폭증
https://www.nocutnews.co.kr/news/5703602
본격화되는 ‘드라마의 웹툰화’…애정하는 주인공들의 또 다른 이야기
https://m.khan.co.kr/culture/culture-general/article/202112152000001
‘각색’이 관건 ‘웹툰 원작 드라마’…원작자들 직접 나선다 [D:방송 뷰]
https://www.dailian.co.kr/news/view/1269994
“차별화가 관건”… 웹툰의 영상화, 장점과 고충은
https://isplus.com/article/view/isp202310030022
권미경 스튜디오N 대표 웹툰 영상화의 차별화
https://jmagazine.joins.com/forbes/view/334549
[웹툰 칼럼] 웹툰 원작 영화 흥행의 명과 암. 웹툰의 영화화는 말처럼 쉬운 게 아니다
https://www.webtoonguide.com/ko/board/jampuri/2465

本文来自「动画学术趴」,未经授权请勿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