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俯以察地——第四章 自然资源与自然灾害(2)

2023-07-25 18:30 作者:Geo_WKY  | 我要投稿

4.2  土地资源

长期以来,我们对土地有一种难以割舍的情怀。土地是人类活动的重要空间场所,几乎所有的人类活动都离不开土地。土地也是一种重要的资源,需要合理利用和保护。

土地、土地资源与土地利用

土地(land)是指地球表层包括内陆水域和沿海滩涂在内的陆地,是由各种自然要素和人类活动成果构成的物质综合体,是与人类活动密切相关的陆地空间。土地既是经济活动的场所,又是经济活动的对象之一。作为自然和人文要素的综合产物,其具有自然和社会双重属性。

在土地总量中,现在和可以预见的未来能够为人类利用的土地称为土地资源,它具有自然资源的一般性质,同时也有自身的特性。首先,土地资源在数量上是有限的,并且土地资源特有的承载功能是劳动和资本无法替代的,这就决定了土地资源供给的稀缺性;其次,土地在自然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循环、能量流动等过程永无休止,具有恒久性;最后,土地不同于光、热、水等资源,在空间上位置相对固定。

土壤是土地的重要组成部分,土壤肥力是土地生产功能实现的途径之一,同样也是重要的自然资源。土壤资源指具有农、林、牧业生产性能的土壤类型的总称,包括土壤类型、组合及其性质特征、生产力与利用方向等。

以土地为对象,根据土地资源的特性和功能,围绕一定的目的,对土地进行干预,获得物品和服务的活动过程称为土地利用(land use)。土地利用可以是生产活动,如种植作物、栽培树木等,也可以是非生产活动,如建造住宅、修建公园等。

人们在土地上进行着不同的活动,按照其方式可以分为不同的土地利用类型。根据国家标准《土地利用现状分类》,将土地分为12个一级类,分别是:耕地、园地、林地、草地、商服用地、工矿仓储用地、住宅用地、公共管理与公共服务用地、特殊用地、交通运输用地、水域与水利设施用地和其他用地,一级类下还包括总共57个二级类。不过,在实际研究中,不同学者会根据实际情况加以简化,一般分为耕地、林地、草地、水域、城乡建设用地、未利用地六种类型。

2015年中国土地利用现状(刘纪远等,2018)

不同的土地利用方式是地球表层显著的景观标志,也反映了人类活动的类型及其作用于地表的强度。过去人类利用土地的方式往往粗放、简单,往往是直接采集、狩猎或者种植、建造,今天人类的土地利用更多考虑的是综合开发、集约利用,不仅仅是简单的平面利用,而是追求立体式的开发利用,将垂直空间纳入土地利用的范畴。

我们能够感受到土地利用的变化,曾经的荒地被开发,农田转变成城市……土地利用的变化再现了地球表层景观的时空动态,还客观记录了人类活动对地球表层的改造过程,是人类活动对地球表层影响的最直接的表现形式。1993年,“国际地圈与生物圈计划”和“全球变化人文因素计划”两大国际组织共同制订的“土地利用/土地覆盖变化科学研究计划(Land-Use and Cover-Change Project,LUCC)”,土地利用变化作为全球变化研究的核心内容之一。

哪些因素推动了土地利用的变化?这其中的机制十分复杂,一般认为是自然和社会经济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虽然土地利用变化受到双重因素的影响,但在短时间尺度上,社会经济驱动力快速而显著。

时至当下,人类对地表的作用已经达到了前所未有的程度,对土地的研究是揭示人类活动与自然环境相互作用机理的有效途径,也是地理学综合研究前沿领域之一。

土地资源的保护

我们已经知道,土地资源是有限的,加上自然灾害和人为不当活动造成大量土地损失,人口不断增长造成人口与土地矛盾更加突出,保护土地资源、合理利用土地资源是十分必要的。

耕地是粮食生产的载体,是实现粮食安全的基本保障,保护土地资源,首要的是保护耕地资源。一方面确保耕地数量,坚持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严格控制各类非农建设占用耕地,加强管理,遏制耕地过快减少,协调好耕地保护与建设用地供应之间的关系;另一方面提高耕地质量,广泛应用现代农业科学技术,加大对农田的投入,推进生态农业和绿色生产,不断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和耕地质量,同时治理耕地污染,合理使用农药、化肥,保障耕地质量。

城市建设用地需要“理性增长”,划定城市增长边界,不让城市无节制地扩张。注重城市土地的混合使用,承载更多的功能;合理开发地下空间,发展城市综合体;注重城市环境的同时合理规划,强调城市密度……以上这些措施是“紧凑城市”的建设模式,能够提高土地利用效率,实现节约集约用地。

最后,还需要注重生态用地的保护,如湿地、森林、草地等。湿地是陆地与水面之间的过渡区域,具有许多关键功能,例如改善水质、补给地下水、调节局地小气候等,也是极其珍贵的生态系统,为各种动植物提供栖息地与食物。过去我们对湿地多改造成农田,现在,我们更加注重湿地的观赏价值和生态功能,建设自然保护区,保护湿地资源。

森林类型多样,除了作为建筑用材及各种原料外,其价值还包括水土保持、流域保护、生物多样性保护以及为人类提供休憩场所,同时也在全球的水、碳等物质循环中扮演重要角色,合理利用和保护林地同样至关重要。

土地承载着人类活动。做好土地利用规划和管理,合理组织和分配土地资源,因地制宜、统筹兼顾、注重综合效益、实行各种保护措施,才能实现土地利用和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发展。

俯以察地——第四章 自然资源与自然灾害(2)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