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秦代《求贤令》| 汉世《过秦论》

2020-12-16 23:00 作者:BainKin王豳  | 我要投稿

秦-嬴渠梁

卫-公孙鞅

汉-贾谊

Reomrus

小序:此文是从小说而故事,故事而议论,议论而引用,我也不知道叫什么体裁,请读者帮帮我。我选摘三位前人的事迹和作品,以增补自己不足之见闻,并飨读者。在这里,向我们中华民族的先贤致敬!


    秦孝公叫嬴渠梁,在二十岁时,他的父亲传位给他。这在一些现代人看来,得到这个位置也许是一件很酷的事。

   年轻的嬴渠梁是怎样的心理活动,是铭记于心的悲伤,还是初登宝座儿的兴奋,作者不得而知。但是,不久以后,有一个来自远方的消息,刺痛了这个年轻人的内心。

    可以说,这件事伤害了嬴渠梁先生的感情。后果很严重。

    有一次,他听说,东方六国在一起又会盟了,但是并没有找秦国国君。

   “发生了什么?”嬴渠梁不知道是怎么回事。“我可是正正当当继位的呀。”于是,怀着忐忑不安的心情,他派人去函谷关外调查。调查员回来这么说的:

“东方六国的卿、大夫说,他们是礼仪之邦。东方的百姓们嘲笑:秦国与蛮夷为伍。”… …作者想了一下,原话也许比这更难听。舆论哗然,列国聚会商讨国际问题,竟然以秦为蛮夷。

   调查员在回国的路上,可能是哭着进的国门。国人问他怎么了,调查员没法回答。那么,进办公区域,大臣们问他,他也许还是摇头,气堵咽喉。当国君见到他时,他再也忍不住了,他会如何说?!我们想想看!

    嬴渠梁是什么感受?我们体会。

    于是,他追思先人的事业,面对复杂的外部情势,发布一条《求贤令》,派人传扬给东方各个阶层的人,那里面说:

  “昔我缪mou公自歧雍之间,

修德行武。

东平晋乱,以(黄)河为界。

西霸戎翟,广地千里。

天子致伯,诸侯毕贺,

为后世开业,甚光美。(光荣的时代)

会往者厉、躁、简公、出子之不宁,

国家内忧,未遑外事,

三晋攻夺我先君河西地,

诸侯卑秦,丑莫大焉。(耻辱的时代)

献公即位,镇抚边境,(嬴渠梁父亲)

徒治栎阳,且欲东伐,

复缪公之故地,修缪公之政令。

寡人思念先君之意,

常痛于心。(嬴渠梁感到痛恨、耻辱)

宾客群臣有能出奇计强秦者,

吾且尊官,与之分土。”

    卫国人公孙鞅,好法与兵,有奇才,为魏公叔痤朋友,卒不用于魏。听闻秦人发《求贤令》,于是西赴关中,诣秦。秦大喜,遂任使命,立信用,迁家入秦,分民户口,开荒垦草,增新吏,黜强人,废除世袭,建立爵位,两持法柄,重农抑商,奖励军功。进而,数年以后,改革土地旧制,加赋税,建立完善的郡县制。

    200年前,子产做执政治理郑国时,铸造大鼎,将刑罚的条款铭刻在大鼎之上。明确国人的红线。今天商鞅变法,也在明法的精神下,推行秦国变法,使百姓知法而自觉守法。

   子产 有仁人之志,

辨别忠俭奢侈,所以田洫明其德,

因人施政,执法严格但内心爱民,

故子产变法虽开始招来非议,

久之得到拥戴,无身死之祸。

商鞅无仁人之志而有霹雳手段,

所以,他一度变法,权贵噤口,

二度变法,国人无人敢言,

久之商君无人缘,身死国疆。

所以贾谊又是赞叹他,也痛恨他。

贾谊写道:

“秦孝公据崤函之固,雍州之地,拒崤函之固… …有囊括四海之意,并吞八荒之心。当是时也,商君佐之,内立法度,务耕织,修守战之具,连衡而斗诸侯。秦人取西河之外。

   孝公既,(子)惠文、武、昭襄…取汉中,西举巴、蜀,东割地,北收诸侯恐惧,会盟而谋弱秦,珍器重宝肥饶之地,天下之士,合从缔交,相与为一。当此之时,孟尝,赵有平原,楚有春申,魏有信陵。四君者,皆明智而忠信,宽厚而爱人,尊贤而重士,约从离衡,兼韩、魏、燕、楚、齐、赵、宋、卫、中山之众。于是六国之士,有宁越、徐尚苏秦、杜赫之属为之谋,齐明周最、陈轸、召滑、楼缓、翟景、苏厉、乐毅之徒通其意,吴起孙膑、带佗、倪良、王廖、田忌、廉颇、赵奢之伦其兵。尝以十倍之地,百万之众,叩关而攻秦。秦人开关延敌,九国之师,逡巡而不敢进。秦无亡矢遗镞之费,而天下诸侯已困矣。于是从散约败,争割地而赂秦。秦有余力而制其弊,追亡逐北,伏尸百万,流血漂橹;因利乘便,宰割天下,分裂山河。强国请服,弱国入朝。

   延孝文王、庄襄王,享国之日浅,国家无事。

   及至始皇,六世之余烈,振长策而宇内,二周而亡诸侯,履至尊而制六合,执敲扑而鞭笞天下,四海。南取百越之地,以为桂林、象郡;百越之君,俯首系颈委命下吏乃使蒙恬北筑长城而守藩篱却匈奴七百余里;胡人不敢南下而牧马,士不敢弯弓而报怨。于是废先王之道,焚百家之言以愚黔首;隳名城杀豪杰;收天下之兵,聚之咸阳,销锋镝铸以为金人十二,以弱天下之民。然后践华为城,因河为池,亿丈之城临不测之渊,以为固。良将劲弩守要害之处,信臣精卒陈利兵而谁何。天下已定,始皇之心,自以为关中之固,金城千里,子孙帝王万世之业也。

   始皇既没,余威震于殊俗然陈涉瓮牖绳枢之子,氓隶之人,迁徙之徒也;才能不及中人非有仲尼,墨翟之贤,陶朱、猗顿之富;蹑足行伍之间,起阡陌之中,率疲弊之卒,将数百之众,转而攻秦;斩木为兵,揭竿为旗,天下云集响应,赢粮而景从山东豪俊遂并起而亡秦族矣。

   且夫天下非小弱也,雍州之地,崤函之固,自若也。陈涉之位,非尊于齐、楚、燕、赵、韩、魏、宋、卫、中山之君也;锄櫌棘矜,于钩戟长铩也;谪戍之众,非抗于九国之师也;深谋远虑,行军用兵之道,非及向时之士也。然而成败异变,功业相反,何也?试使山东之国与陈涉度长大,比权量力,则不可同年而语矣。然秦以区区之地,万乘之势,序八州而朝同列,百有余年矣;然后以六合为家,崤函为宫;一夫作难而七庙隳,身死人手,为天下笑者,何也?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

   我喜爱贾夫子的文采,所以引用了贾谊的《过秦论》原文。先生力作,至今读来,犹是感激。

    秦代《求贤令》是忧思之作,像钢针一样刺破了封建君主与人才之间的厚障壁; 汉世《过秦论》则是为生民立命之仁义才子的佳作!

荐:

    李泽华朗诵的《阿房宫赋》是一件优秀的作品,有人愿意去听吗?



秦代《求贤令》| 汉世《过秦论》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