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因为这“两大槽点”,《罗小黑战记》注定不能超越《哪吒》

2019-09-12 16:48 作者:隔夜也很宅  | 我要投稿

这段时间,《罗小黑战记》算是完成了接棒《哪吒》继续霸屏二次元圈的使命了。

而对于这部国漫佳作,我在首映日当天就赶着最早的场次前去观看,并撰写了相关解读文章了。

总体来说,这是本年度不可错过的动漫佳作之一,也对得住它如今的票房热度,但同时需要承认的是,《罗小黑》和《哪吒》还是存在不少差距的。

这个差别不是体现在总资金的投入之上,也并非是二维和三维展现形式的差别。于我看来,真正的核心关键还得属“剧情人物的行为动机”,以及“世界观构建的完善性”之上。

说白了,《罗小黑》虽优秀,但仔细琢磨还是会发现不少的“剧情出戏点”的。

下面内容,我将详细的罗列这两大槽点,并尽可能的给出我的理据---

第一大槽点:世界观的构建

区别于网络上连载的番剧,《罗小黑》大电影最大的不同点在于一开场就把相当具备深度的“世界观体系”给明晰出来了。

彼时,作为小妖精的小黑快活的生活在森林深处,但遗憾的是,这种幸福并无持续多久时间,人类来了,开着挖掘机将小黑所处的森林通通都刨刮殆尽了。自此小黑开始了流浪,而对于以风息为代表的部分妖精来说,也过着相当卑微的生活。

可以看到,剧情一开始就明示出了“人类和妖精”在发展和生存维度上的本质矛盾,这是贯穿始终的内容,也是后续一切关键事态的导火索。

事实上,只要你们的阅片经验丰富,那想来也一定清楚这个手法在N多影视作品当中也都出现过。

比方说宫崎骏的《幽灵公主》,汤浅政明的《恶魔人》,这两部作品都构建了人类发展和大自然生灵的矛盾所在,并在剧末掀开了一场史诗级的种族战争。

在这里,我就不说什么俗套不俗套了,国产动画难得深刻一下这是值得鼓励的。

但较真来说,木头导演在同样是人妖矛盾的世界观建构之上却出现了不少瑕疵---

首先,我注意到的是“妖精太佛系和太双标了”

这个问题出现的原因在于两点:

1.木头导演细无巨细的完整陈述了“人类和妖精发展的整个过程”:一开始妖精统治世界,到了后来人类出现,两者存在一段时间和平共处的日子,但紧接后来人类开始了对自然生态进行屠戮的行动,并成为了凌驾食物链之上的王者。

2.木头导演对于妖精和人类的“差别”没有做出足够的铺垫:前者和后者相比甭管从外貌(妖精和可以变成任何样貌),认知能力,协助意识,体能手段等等维度全都并不羸弱,乃至远远超越人类个体。

上述两个事情一同出现就会让剧情变得有点儿匪夷所思了。

为什么妖精不把人类扼杀于摇篮(在看到危机苗头的时候就直接抹杀)?为什么妖精在看到自己的生活环境日渐被人类侵略的情况下,还要大面积的加入到人类阵营里去呢?

整部动画没有给予足够的剧情铺垫,而妖精会馆给出的立场说辞则为:“不想自然生态越发遭受迫害”。但只要仔细想想就能够发现,这句说辞是建立在“人类已经具备了和妖精旗鼓相当,乃至完全碾压妖精的优势”基础上的。

但我们都知道在历史的发展过程中人类的变化理应是循序渐进的,而秉承如此“保护大自然”观念的妖精,为何就不去阻挠彼时正在开疆拓土的人类,而如今风息他们做出了如同旧时代人类一般的行动,他们就全体出动,并用保护大自然的名义来占领道德高地呢?

我唯一能够想到的合理解释当属:妖精在面对人类的时候太佛系了,而对待自己的友族则采取了双标的方式。说白了,他们就是一群让人难以捉摸,行动主旨也没有明确指导理念的怪物。

那究竟要如何才合理呢?

看回前文提到的《幽灵公主》,这部作品完完全全没有去触碰“世界观起源”的问题,采用了一种模糊方式去处理这个渐进过程---我们不知道历史究竟发生了什么,但我们知道如今的世界观体系当属自然生物的生存空间被压迫,而人类也亟待更多的土地和资源去发展自己的社会。况且动物和人类确实存在泾渭的迥异之处。

同样的事情我们也能够在《哈利波特》这部世界名著上看到。JK罗琳也并未试图去描绘麻瓜和魔法师的矛盾世界观究竟是如何形成的---他们仿若一开始就这样,然后魔法师就只能够卑微的生活在人群之中。

当然,你若非要刻画起源那也行,发展过程中加上一个“人类获得了天降力量”的设定,那就足够说服所有人去接受后来的局势演变了。

所以我会说,木头在《罗小黑》中埋下的整个发展过程的描绘,简直就有点儿多此一举的意味了。

不过关于世界观的槽点还没完---

另一个影响因素当属“解决方案已经明摆在那里了”

在开头几分钟就刻画出了人类和妖精的本质矛盾,虽说因为对起源的描述让这种矛盾变得有点儿刻奇,让妖精们有点儿双标扭曲,但真正致命的还得属“这个矛盾,似乎压根就说不通”!

《罗小黑》大电影的剧情是在连载番剧中延续出来的,而有看过番剧的朋友都清楚,里面的人类和妖精和睦相处,各取所需,俨然一派幸福乌托邦的图景。

这个事情如果放到“矛盾立场”来说,其实就已经足够作为一部电影的结局,在阐述了一番人类和妖精的搏斗之后,双方终于找到了最理想的共存方案,并走向了happy ending。

但问题的关键就在这里:这个所谓的幸福乌托邦图景压根就不是剧末才出现的东西,而是自始至终都存在的方式(所以也才有了精灵会馆,也才有了正义凌然的无限等等)。

那为何明摆着有这个解决方案而不去采用,非要重笔浓墨的渲染矛盾,然后安排风息走上了一条极端的道路呢?

坦白说,这远远称不上矛盾,这只是一部分的幼稚愤青为满足私欲的激进表现罢了。

当然,部分动漫迷在看到此处的时候,想来也会想起如此一个事情:等着,风息他的行为哪有这么种族大义啊,人家只是单纯的想要回到自己的故乡而已。

下面我将进入第二大槽点的解读---

第二大槽点:风息的行为动机

首先,如果你接受了这个前提,那就代表承认了“《罗小黑》电影不具备深度”的事实。

从种族大义,一下子矮化到个人的私欲,而且还是在如今如此和平安详的情况下引爆了动乱。较真来说,风息的行为压根就不比他骨子里憎恨的人类高洁,甚至还要肮脏卑鄙。

人(妖)生在世,我们不也一直在妥协和放弃N多欲念所求的事物吗?为什么风息非要争夺这块土地,而不是其它的东西呢?它的不可或缺性,珍贵性究竟在哪里呢?

没有,木头导演完完全全没有花笔墨去刻画,直接套上一句“家乡”就让风息去开干了。扰乱了如今的生态平衡,让地球生灵和环境再度遭到了破损,目的也就只是为了抢夺“明明不用抢夺也能够幸福生活在其中的土地(只是要和人类在一起罢了)”

另外,从剧情的全局去看,电影开始刻画人类发展和妖精生存矛盾,随后强调“无论去到哪,人类都会来”的无奈,加上小黑出现前风息他们都挺快活的,只是迫于无限追击而离开海岛并反击。

那作为影迷的我最应该感受到的,并对后续剧情抱有的期待当属“人类卑鄙无耻,丝毫不给妖精生存空间,以至于需要高抬旗帜去反抗的剧情”

然而接壤的却只是风息想回故乡,并且还做不足情感铺垫。那你觉得是风息只想找一片与世隔绝的空间或者说想将全人类消灭,还是想回故乡更合理呢?

这妥妥的就是剧情逻辑紊乱所导致的。

说白了,木头导演在开场摆了一个不错的宏观开局,但后来的剧情却走向了“小家”,从也就导致了在前后之间,细节之上都出现了不少矛盾点,让整部作品的可看度消弭羸弱了。

上述两大槽点,当属我对《罗小黑战记》大电影的不满之处。当然,总的来说这也是一部不错的电影,值得每个动漫迷去支持的。

内容最后,我再补充一个事情吧:为什么《罗小黑战记》的连载番剧能够获得国漫阵营里最高的豆瓣9.6分呢?

28集番剧我都看了,确实不错,高不高估我就不做评价了,我只说一点:日常番剧在逻辑上是合理的,而究其原因就得益于它的零碎,每一个小道理都是自洽的,也不用太在乎后面的剧情啦。

所以归结来说,大电影的槽点,或许恰恰就是木头导演对长篇作品的剧情把握能耐稍有欠缺所导致的咯,这确实不失为一大遗憾呢。

好了,今天内容就到这里,欢迎在下方评论区发表你们的看法。

请收藏和转发,谢谢!

因为这“两大槽点”,《罗小黑战记》注定不能超越《哪吒》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