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春-刘重六
汉南城郊外有一群人熙熙攘攘,从衣着打扮上来看是一群流民,就是讨饭吃的。其中一对爷孙格外显眼,骨瘦如柴,全身上下脏兮兮。靠近一闻的话浑身散发着馊臭味。老者叫刘重六,家里排行老六所以起了这个名字。刘重六身边是他的孙女,今年有六岁了,但长时间的饥饿让她看起来完全不像六岁左右的孩子。因为汉南城外不允许乞讨,所以就在离城池远一点的郊外。人流量大,也好讨饭吃。
刘重六本是南边九十里外刘庄的一户平民,种田纳税,日子也能过。但地理位置不好,在刘庄南边距离十几里的地方有不小的山林。名叫昆山,方圆百里都是深山老林,关键是昆山南面是邻国。导致这昆山成了边界,山里人烟稀少,环境恶劣,两国都不怎么感兴趣,也并无争端,导致有一伙强盗在这里盘踞。时不时烧杀抢掠附近的村庄,这刘庄便是其中一个。刘重六儿女们杀的被杀,抢的被抢。这日子没法过,刘重六也到过县衙找过官府,结果都不了了之。也不敢种田,也无力种田了。只好带着孙子孙女们在汉南城郊外讨饭吃。
刘重六本来还带着两个孙子,可是在路途中病死,只剩下这个可怜的孙女。刘重六和孙女在郊外来来往往的人群中讨饭也占有优势,一老一小,相比其它的流民讨饭者,能更好的博取同情。
过往的人群中有一公子,仪表堂堂,气度不凡。身后跟一位壮汉,一看就是练家子的,刘重六一看就是大户人家,待这位公子临近时,刘重六一手按着孙女的头往下磕,自己也磕头,还说着,可怜可怜我们爷孙俩吧。这位公子也许是动了恻隐之心,和身旁的壮汉叽叽咕咕一阵,壮汉从胸兜里掏出银两放到刘重六面前的碎布里。公子和壮汉二人便走了。等到二人走远,爷孙俩才停止磕头,赶紧看看有多少银两,一看大吃一惊啊,整整一两银子!那可是一大家人一年的收入啊!立刻拿上银两走人。
有钱能使鬼推磨,有钱就好办事了,买了套衣服,又和孙女去了浴馆洗了洗,又饱餐一顿。感觉太舒服了。人无近虑必有远忧,刘重六知道,钱总有花完的那一天,自己老骨头不要紧,只是可怜了孙女。好像只有送人了。花点钱打扮打扮也好送人,打扮后也水灵可爱,就是瘦小,但和之前比还是判若两人。
虽然不舍,但是没有办法,送给外人不放心,想到自己有个表侄子在城郊外一个庄上,刘重六想把这个孙女给侄子,有口饭吃,也能活下去。便找到这个表侄子一番商量,表侄子也是老实人,说认作干女儿,自己快四十了,她才六岁。认作孙女乱了辈分,自己儿女们日子也难过,多一张嘴吃饭也不乐意。在者又是个女孩,还这么小,种田干其它的又不太行。侄子把一五一十的想法全部给刘重六说了。难不成送到窑子里?刘重六内心万念俱灰。不过表侄子也帮忙出主意。说村头的老钱家,夫妻二人结婚十多年没有孩子,也打听过二人情况,做点小卖买,手中有些钱财,也说过想要个儿子。可以试试把孙女送给他们一家。刘重六想这也行,孙女如若能送养到钱家,也算不错。表侄子为敬亲友之情,还希望爷孙能够小住几日。刘重六也并无去处,只好带着孙女在表侄子家住几日。
刘重六不敢实话实说,就说家境贫寒,实在养不起这个孙女了。那时信息比较封闭,年初昆山那一伙强盗害的家破人亡,一路上乞讨求生,和孙女逃难至此,表侄子并不知。刘重六为了让孙女活下去只好送人,自己也含笑九泉了。表侄子有心无力,但是没有办法。自己家的情况也不好,饭都吃不饱,又多一张嘴也确实难。刘重六也知道,很感谢表侄子的帮助。刘重六还故意说家里忙要回去了,就先走一步,给了表侄子二钱,便匆匆离去。
侄子也傻了,万一老钱家人不要怎么办?我也不敢打百分百的包票啊!这刘重六叔伯真是的。 表侄子没有办法,明天去村头老钱家试试了,破釜沉舟了!
这个可怜的孙女什么都不知道。只知道来到这个亲戚家吃的比以前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