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百货店的接待员》— 互相帮助下的善意循环

老实说这部电影我自己之前都没怎么关注,只是刚好新加坡上映了(能够做到几乎和日本同步上映,好像是我印象中的第一次),且又有人向我推荐了这部作品,我就在丝毫没有任何的前置研究与关注的情况下,走进了电影院观看了本作。
而看完之后,我必须得说本作是一部在看的当下,让我在主观层面上看得相当投入、感动、且喜欢,但在回归理性的思考之后,又会觉得它在一些设定上略显微妙的作品。

本作的故事极其简单,就是女主在一家服务着动物的百货公司当前台接待员的几个日常。毕竟本作的时长也就70分钟,老实说这样的篇幅也就只能够承载这一一个简单的故事了。
但是,本作之所以让我有如此大的感触,也恰恰是建立在它的简单与纯粹之上。
就作品借由这些简单的、女主服务着形形色色的客人的日常片段,构筑出了那种人与人之间那纯粹且真诚的善意,以及这样一个善意循环下,所能够带出来的平凡与美好。
而如果是我的铁粉,把我近期的专栏都一字不差地看完的那种,你或许就能够从中看出这就是一个极其对我胃口的表达。
例如,我在《蓝色巨人》专栏的末尾补充有提到:
最后补充一个让我特别有感的细节与情节,就是有一个听过主角们初次演奏的老者,在大半年后再次参加他们的演奏会,并在结束后走到俊二面前,扎实地握着他的肩膀,告诉他他的的确确有在进步。这让我想起我以前有一次我学业成绩不错,某个老师在私下知道了之后,紧紧地握住我的手,称赞我很厉害。很多时候一些长辈私下轻微的举动与鼓舞,真的是会让人记住一辈子、感谢一辈子的。 (CV27148396)
同样在前天才发布的《PLUTO冥王》专栏的末尾补充也有提到:
说一个让我颇有感触的小地方,故事的最后阿童木和海莲娜见面,海莲娜问了关于记忆被篡改的事情;阿童木这里选择了说谎,而海莲娜也看出了阿童木在说谎但不选择拆穿,并在事后反复说了2次感谢。这种善意的螺旋,真的远比起相互仇视,来得美好得多。 (CV27330979)
至于本作,它就是把这样一种纯粹的善意,那种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帮助、相互鼓舞,给做进了区区70分钟的电影之中,而这对我来说确实属于一个大杀器。

那么,更具体地说,我为什么会很喜欢这样的情节和表达呢?
这当然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在我自己的人生经历中,确实得到了很多人的帮助、获得了不少人的鼓励;所以当我看到这样一种单纯的、仅仅只是出于善意的情节与桥段的时候,我确实就会不自觉地回想起这些,并形成一股巨大的共鸣,然后获得可能对于他人来说,不太好理解的感动。
其次,即便不以我个人的视角出发,就算放到一般人身上,我也愿意相信大家都还是会认可并欣赏这样一种,做好事总归会得到相对应的回报的表达。就即便这样的回报不是利益层面的、不是物质层面的,只需要简简单单地一句感谢,一句足够真诚且真挚的感谢,我想也足以让付出者先前的一切辛劳与努力,得到了对等的酬劳;就那种我的付出真的能够让对方、甚至夸大点说,让这个世界变好,由此所带来的一股暖意,我相信一定是很多真的帮助过别人的人,都曾有过的体验。
也因此,当本作中以一种纯粹的方式,去展现角色间的互助、去将他们帮助他人的真诚、以及被帮助的人后续那真挚的感谢,都给展现出来之时,这样一种善意的堆叠,我想不仅是我,也一定能让不少人为之动容。

当然,过于简单+过分纯粹,它必然也会招致一个无法避免的质疑或批评,那就是过于理想化。就作品所构筑的世界过于美好,甚至都美好到了失真的程度;而这对于那些对这个表达相对无感、相对无法感到共情的观众来说,在失去了真实性、或者说少了反面与对立的质询的情况下,本作的这套内容确实就显得过于单薄且单调了。
诚然,作品中也有一个简单的故事,展现了女主这样单纯且纯粹的助人心态,在遇到了奥客的时候,也会遭受到不小的麻烦。但一方面本作的这个例子给得太少,所以这个所谓的“反方”力度在我看来约等于没有;另一方面,则是它的出现放在本作这个处处都是好人的环境中,确实也显得有些唐突与突兀,这就不仅削弱了反方立场的强度,同时也会削弱我前面所提到的纯粹性。
所以,如果是以这个视角去审视本作的话、或者说的更直白一些,如果是对本作这纯粹且善意的循环丝毫无感的观众,那么本作确实是挺没看头,甚至都会因此觉得本作就只是在搁那生硬的说教、在苍白地呼唤正向价值。

在此之上,如果我们稍微再较点真,去细细思考本作的一些设定的话,我认为确实还是有点微妙的。
就首先,本作的背景设置在了百货商场中。而当故事在描写女主在商场之中去帮助客人,这件事情在我们观众的潜意识中,它就很难与“利益”、与“商业”进行彻底的切割。而这样的元素一旦浮现在了我们观众的脑中,一旦这层善意的背后“沾染”了利益纽带,那么我前面所说的那种纯粹性,自然也会遭到破坏。
其次,是作品在中间有一小段,非常快速地让“店长”提到了这个百货公司,其实真正的意义是为了“祭奠”那些已灭绝的动物物种;而造成物种灭绝的人类,在此就只能充当“服务员”的这么一个设定。而作品如此仓促地带过这样信息量庞大的内容,就叙事角度来说确实是弊大于利的;就你带出来后又不细说,它就会显得很生硬、很空洞,且同样的,这还会破坏故事本身的纯粹性,这就让我有过这么一个瞬间,认为它就应该把这个设定给删了的想法。

以我擅长脑补的能力,我勉强能够猜出(或者说瞎掰出)本作这两个设定的用意。
百货公司的背景,一方面是它确实方便于作品去自然地设计出客人遇到困难、主角予以帮助的情节;另一方面,则是作品确实有可能有这个潜台词或潜在的表达,去将商场中那更为常见的,精致但刻意的“帮助”、与女主这炽热且真诚的“帮助”,来进行比较,进而突出后者的感染力。但前者我认为即便换个地方,例如换到大型游乐场,设计类似的情节也不会显得过分突兀;而后者,在作品欠缺足够具体的反例来进行比较的情况下,确实也不够充分与扎实。
而至于“祭奠”物种、“人类”作为服务员的设定,一方面应该也有对于这些动物的关怀的表达在内,另一方面则是想要借由女主的真诚,去让“店长”意识到人类除了恶意(造成物种灭绝)以外,其实也可以以她为中心,去构筑善意的循环。但怎么说呢,这部分内容确实有深挖的价值,但在作品如此一笔带过的情况下,我不认为它能被观众所认知。

只是,就如同我在文章一开始所提到的那样,这些问题,至少在我自己看的当下,是没有意识到的,是我回归理性之后,稍微去细想其中的细节,才浮现出来的一些微妙之处。且,既然我这里用的是“微妙”,而不是“糟糕”,其实也在一定程度上意味着它对我的观感影响其实没有那么地大。
毕竟,这些点要嘛过于间接、要嘛篇幅本身过短,所以它对整体的故事、那种善意堆叠的主论述与表达,其实很难产生质的撼动。
且,作品本身也的确有那个魅力、那个氛围渲染的能力,去将我们这些对这层表达有感的观众,给牢牢地抓在感性驱动的情绪之中。
例如,本作女主的那种认真劲与善意,确实一度让我回想起《水果篮子》的女主本田透,而看着这样的角色,确实是会很容易地代入到其中,会默默地希望她的努力、付出、与善意,是能够得到相应且更好的回报的;又例如本作那极为优秀的制作,非常好地将角色的情绪、尤其是那真挚的善意,给细致地呈现了出来,这就使得作品中的这些日常,始终维持着情绪上的真诚,也能够很好地让观众始终沉浸在这样的情绪之中。

故事的最后,作品将其开头,也就是女主被一个接待员所帮助,所以才开始向往这份职业的这个桥段,又再演了一次。只是,这一次,身份调换了;女主成为了接待员,且已经成长到能够用同样且稳重的方式,去帮助他人了。
而这,又何尝不是一种善意的循环与传承呢?
所以,本作是一部我主观上非常喜欢,也看得非常投入与感动的作品。
诚然,我不知道我的这份感动其他人是否也能够感受到;诚然,本作在一些细微的情节上、在部分设定的构思上,确实是有一些微妙的;但整体来说,这样一个真诚、正向、且积极的故事,我认为还是很值得大家一看的。
简单评分:9/10
ps:其实本作还有一个瑕疵我在正文中没有提及,那就是本作中途登场的一个,类似于女主职场上的审核官的角色,到了故事后期却突然消失了;这其实也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本作的完成度其实没有那么的高(包括“店长”所说的那个设定也虎头蛇尾地略过了)。但因为我对此也谈不上多么在乎,且也没那么影响故事本身的表达,所以同样地它对我的整体评价影响不大。
ps2:本作的这个分数自然是主观层面占比巨大的;如果真的用优缺点来做直观的加减分的话,本作的分数确实不会多高。但我在以前也表达过这个观点;评价一部作品,本来就不只会因为作品本身所拥有的客观问题,就对评价产生多么巨大的影响;更多的,就是看这些所谓的问题,在评论者心中的占比究竟有多高。而在我看来,本作的这些问题,确实就是些比较细小的问题了。只是同样的,我当然认可那些就在意这些问题,因此打差评的观众。
ps3:希望大家会喜欢我的这篇观后感专栏,也希望大家能够三连支持并关注up主哦!对于动画或者专栏有任何想要讨论的,也欢迎到留言区告诉我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