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个人笔记】《叶问·咏春》叶准等 国际文化出版公司

2023-02-07 14:52 作者:龙无芒  | 我要投稿

写在前面:武者逢道人,大医同左韧。新年遇新象,明净共清澄。


书籍评价:

阅读此书时,心略显功利,速览而不精。

偏理论的一本书,对套路训练、黐手(条件实战)、实战皆有涉及。

较多篇幅以“黐手”为核心词,展开了对咏春拳拳理的叙述。

同时,因为是叶准先生参与而著,关于“叶问先生的史料”方面自然也就丰富了些。

本书对具体技法讨论零散,系统学习请移步别本。


第一章 叶问专卷(摘录)

人的性格与生活习惯,会随时势和境遇的变迁而变迁

叶问宗师有一样个性永远不会变,就是对徒弟半师半友的态度

咏春是二世祖功夫,黐手要单对单的传授

第二章 咏春之妙(摘录)

一半师法,一半心法

个人好的体悟,不必硬说正宗


第三章 咏春之要

1、整体特色拾要

近距离的击技术,双手放在身体前方御敌

在近距离的搏击中,敌我均容易中招——攻击与保护中线,不单靠眼睛评估,(通过黐手与离桥对打)训练感觉(经验)

为了要与敌人尽快取得近距离,并在形势恶劣时尽快退出近距离——马步较高,上落进退较为灵巧

2、手法、脚法、马步拾要

手法以膀、摊、伏三下为主,辅以枕、窒、圈、弹、拦、径(耕)、捆、托、擸、拍、问、标、扱(吸)、冲等十余下——动作简单,强调腕部的灵巧与肘底的力量

脚法方面,通常为派外人士所忽略,与手法一样,非常简单,以直踢、横、上蹬三下为主,并用脚跟踢击敌人,在攻守中,与转马、走马、手法配合,组合为八脚,攻击敌人的腰、膝、胫等部位

马步,立定有二字拑羊马、子午马,移动有转马、圈马、标马、三角马等——手法脚法不单独使用,必须配合马步,马步即是咏春手法脚法的灵魂

(本小节原文有从粤语角度,分析招式名称的用字含义)

3、拳套、器械拾要

小念头、寻桥、标指(初、中、高),黐手(要求难度,按阶递增)

木人桩(辅助工具),八斩刀与六点半棍,一短一长,各胜擅场

同门异流,拳械的种类、数量、动作、名称各有不同

3.1、小念头、寻桥、标指训练诀要(叶准)

小念头(排除杂念,纯一精神,正心诚意,力从心发)

第一节练功力(靠肘归中),第二节练发力(长桥寸劲),第三节练手法(位置准确)

寻桥(走马应桥,双手并用,以柔制刚,借力打力)

标指(肘马同到、肘底标指、问手擸手)

3.2、黐手与木人桩(叶准)

黐手(手法、知觉反应、用力多少、位置)

木人桩(无师无对手,桩与镜中求)

4、漫谈八斩刀

着重腕力,走三角马,刀无双发(一攻一防,联攻联防较少),转刀技术,结合脚法

5、漫谈六点半棍

双手齐用,一手握于棍尾,握棍阔度与肩膊同,四平马、吊马交互运用

6、漫谈脚法

三只手并用,练脚先练重心脚

快起快落,隐蔽

黐脚练习

第四章 黐手之义

1、黐何义

黐手、推手、摩桥、柔道

黐(保持接触、身心放松、因势利导)

黐手是格斗的基础练习(条件实战)

2、黐手与套路

小念头注重手法,寻桥注重手法与腰马配合,标指体会攻击与发劲

在学会用了那些拳套后,便要在黐手练习时施展出来

3、黐手与搏击

搏击的目的就是要击倒对方

黐手的目的是学习、应用自己所学的技术,双方都可以是赢家

黐手是强调反应的攻防练习,是由拳套过渡到搏击的桥梁

过分沉迷黐手,以为学会黐手就等同搏击,是一个错误

其中极可能出现的情况是追手不追身

搏击,留意对方虚位,以一招半式,直捷迅速地解决敌人最好

黐手如对弈,着着新奇,着着有趣

李小龙曾利用水来形容功夫,我们在此也用水举一个比喻:

搏击就等于在狂风暴雨、波涛汹涌的大海为拯救生命而游泳,可以在如斯天气恶劣、生死攸关的环境下生存,泳术一定要精湛,否则随时会命丧大海

黐手就等同在泳池,让学习者在一个较安全和可控制的环境下练水

要成功在海上进行拯救,必先在泳池里能游,再加上适当的海上训练,才称习训圆满

4、分析黐手的感知

触、知、因、攻防

庖丁解牛,知中有因,因中有知

一股劲儿,不是因;反射动作,不是知

5、黐手的心态

双方随心而发,常怀平常之心,不存伤人之意,放松精神,心闲神逸

随时留意敌我之间的变化,再配合各种黐手的关键因素,进行攻防练习

孔子: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庄子:用志不分,乃凝于神

第五章 黐手之法

1、子午线

2、四门

3、曲手留中

手肘移近身体中央

易于兼顾四门、捕捉子午线、易于发力

4、内门手与外门手

内门手善于抢线

外门手善于重击

5、摊膀伏

摊手看守自己的外侧

伏手看守自己的内侧

摊伏两下,占领高外侧、高内侧两门的底部

膀手,覆盖高外侧、高内侧的顶部

6、一出一入

7、重心(随套路中马步的静止或移动要求,练习而掌握)

8、后倾(前后平衡)

9、内扣

10、转马

11、距离

第六章 黐手之理(略)

阴阳、中庸、道家、以武入道

【个人笔记】《叶问·咏春》叶准等 国际文化出版公司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