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捷酷玩FireCuda游戏扩展坞开箱拆解评测
前言
今天来到koolshare评测室的是一款搭载了雷电3端口的游戏扩展坞—希捷酷玩FireCuda游戏扩展坞(官网链接)。该扩展坞配备了4TB的HDD,可以让你存档项目、游戏和媒体文件。除此之外,希捷酷玩FireCuda游戏扩展坞还配备了M.2 NVMe SSD 插槽,能实现惊人的读写速率。这种将硬盘储存和接口扩展糅合在一起的产品,还是让人比较新奇的,下面为大家带来这款产品的评测

▲希捷酷玩FireCuda游戏扩展坞采用极简风格的工业风外形,配备了丰富的接口并具备可自定义的RGB LED
开箱


▲包装盒内分上下两层,上层是FireCuda游戏扩展坞本体,下层为配件盒

▲附件盒中所有配件一览

▲首先是一根雷电3线缆,线材柔软,长度约78cm

▲电源适配器输出规格为20V 5.5A,制造厂商是欧陆通

▲电源线也是采用了国标,欧标,美标,英标四种标准

▲FireCuda游戏扩展坞采用长方形设计,黑灰配色。顶盖黑色部分为带类肤质涂层的塑料,灰色部分为铝制金属

▲底部贴有铭牌。底部黑色部分亦是金属材质,四周是橡胶脚垫,并在靠右侧位置做了开孔,冷空气从此处进入,热空气从扩展坞左侧排出

▲FireCuda游戏扩展坞正面一览

▲从左往右分别是电源按钮,USB3.1 Gen2 Type-A端口(速率最高为10Gbps),带供电功能的USB3.1 Gen2 Type-A端口(速率最高为10Gbps),一个3.5mm音频输出端口,一个3.5mm音频输入/麦克风端口

▲FireCuda游戏扩展坞侧面金属部分采用镂空设计,内部填有柔光板,可以使RGB灯光更均匀的发散

▲FireCuda游戏扩展坞背面一览

▲从左往右依次是电源插孔,雷电3输入端口,雷电3输出端口,DP1.4端口,三个USB3.1 Gen2 Type-A端口,千兆RJ45端口
拆解

▲将灰色外壳滑开,灰色外壳与黑色主体部分使用触点对接

▲将带有FIRE CUDA字样的金属盖板拆卸后就能看到内部的M.2 SSD插槽了

▲金属盖板内侧和M.2 SSD插槽底部预留了散热垫,能有效为M.2 SSD散热

▲打开黑色主体部分的类肤质涂层外壳,可以看到内部的希捷4T HDD,硬盘为酷狼NAS硬盘,CMR

▲拆掉外围的M.2 SSD插槽PCB

▲FireCuda游戏扩展坞内部采用了上下层设计,上层是酷狼NAS 4TB所在的储存层,下层则是主PCB所在的接口扩展层

▲上层侧面设计有一个风扇用于辅助散热。风扇型号为MF40101V2-10000-G99,大小为40x40x10mm,规格为12V 0.59W,制造厂商为建准

▲用于硬盘的SATA Riser卡

▲SATA Riser卡背面一览

▲继续将PCB主板从底壳中分离

▲PCB主板正面一览

▲JHL7440,Intel Titan Ridge 新一代双端口Thunderbolt 3控制器芯片,支持DP 1.4

▲LPC11U67J,32位ARM Cortex-M0+ 微控制器,制造厂商是NXP

▲25Q80DVSIG,FLASH芯片,容量为1MB,制造厂商是Winbond

▲TI PCM2912A,音频编解码器。为扩展坞上的两个3.5mm接口提供支持

▲VL822-Q7,USB3.1 Gen2集线器控制器,支持最高10Gbps的传输速率

▲CYPD5235-96BZXI,USB Type-C controller IC

▲ASM235CM,USB3.1 10Gbps to SATA 6Gbps芯片

▲PCB主板背面一览

▲RTL8153B,USB3.0 5Gbps转1Gbps网卡芯片,为扩展坞中的RJ45端口提供支持,制造厂商是Realtek

▲芯片简单示意图。受制于雷电3接口性能损失,虽然M.2 SSD使用PCIe3.0 x4插槽,但是最高速率只能达到2816MB/s
固件

▲首先是Toolkit,这个软件使用希捷移动硬盘的人想必是非常熟悉了。可以设置FireCuda游戏扩展坞的RGB灯效,以及对电脑数据备份功能




▲选择需要被备份的文件,备份周期等等

▲FireCuda游戏扩展坞的RGB灯效有光谱,呼吸,常亮,闪烁四种模式。自定义模式也预留了三组,可以让你个性化自己的RGB灯效






▲FireCuda游戏扩展坞的固件也是可以用软件来更新,按照提示,一步一步操作,非常简单
RGB灯光



▲可以看到环绕一周的灯条



▲格栅处也有灯光透出。由于论坛文件大小限制,这里就不上传动图了
性能测试

▲这次为FireCuda游戏扩展坞准备的是FireCuda 510 NVMe SSD,M.2 2280规格

▲容量1TB,预留了高达28GB的动态SLC缓存

▲不同容量的FireCuda 510 NVMe SSD规格对比

▲将FireCuda 510 NVMe SSD 1TB装入FireCuda游戏扩展坞

▲盖上盖子
一、Windows篇

▲首先是FireCuda 510 NVMe SSD 1TB的CrystalDiskInfo信息

▲希捷酷狼4TB NAS盘的CrystalDiskInfo信息

▲FireCuda 510 NVMe SSD 1TB AS SSD测试

▲FireCuda 510 NVMe SSD 1TB CrystalDiskMark测试

▲HD Tune Pro测试。Cache大小约28GB,Cache用完后写入速率降至750MB/s左右

▲通过雷电3端口向FireCuda游戏扩展坞中的FireCuda 510 NVMe SSD 1TB上传文件,写入速率在572MB/s左右

▲通过雷电3端口从FireCuda游戏扩展坞中的FireCuda 510 NVMe SSD 1TB取回文件,读取速率在1.84GB/s左右

▲在Windows 10下,4TB的酷狼盘可用空间大约为3.63TB

▲硬盘的读写曲线还是比较平稳的,即使内圈最慢速的位置也能保持在110MB/S以上

▲CrystalDiskMark测试,得益于7200转速,希捷酷狼NAS 4TB硬盘读写速率在250MB/s左右

▲通过雷电3端口向FireCuda游戏扩展坞中的希捷酷狼NAS 4TB HDD上传文件,写入速率在232MB/s左右

▲通过雷电3端口从FireCuda游戏扩展坞中的希捷酷狼NAS 4TB HDD取回文件,读取速率在238MB/s左右

▲同时对FireCuda 510 NVMe SSD 1TB和希捷酷狼NAS 4TB HDD进行CrystalDiskMark测试

▲通过雷电3端口向FireCuda游戏扩展坞中的FireCuda 510 NVMe SSD 1TB和希捷酷狼NAS 4TB HDD同时上传文件,写入速率分别为873MB/s和241MB/s

▲通过雷电3端口从FireCuda游戏扩展坞中的FireCuda 510 NVMe SSD 1TB和希捷酷狼NAS 4TB HDD同时取回文件,读取速率分别为1.75GB/s和239MB/s
二、MAC篇

▲虽然FireCuda游戏扩展坞包装盒上只标注了支持Windows 10,实际上Mac也是能用的。需要注意的是在MAC上使用时需要将硬盘格式化成exFAT格式

▲FireCuda 510 NVMe SSD 1TB的读写性能测试,读取速率在2317MB/s左右,写入速率在2016MB/s左右

▲通过雷电3端口向FireCuda游戏扩展坞中的FireCuda 510 NVMe SSD 1TB上传文件,写入速率在2.1GB/s左右

▲通过雷电3端口从FireCuda游戏扩展坞中的FireCuda 510 NVMe SSD 1TB取回文件,读取速率在1.8GB/s左右

▲希捷酷狼NAS 4TB HDD的读写性能测试,读取速率在243MB/s左右,写入速率在243MB/s左右

▲通过雷电3端口向FireCuda游戏扩展坞中的希捷酷狼NAS 4TB HDD上传文件,写入速率在248MB/s左右

▲通过雷电3端口从FireCuda游戏扩展坞中的希捷酷狼NAS 4TB HDD取回文件,读取速率在234MB/s左右
应用场景

▲作为台式机用户,可以将大量游戏安装在FireCuda游戏扩展坞中,以后重装系统不用担心游戏丢失了。除此之外,可以将其当做HUB来使用,一些电脑主机不靠近手边的用户,可以将U盘和耳机、麦克风之类的插在扩展坞上,这样就会方便很多

▲对于笔记本用户而言,FireCuda游戏扩展坞的作用就凸显出来了。对于像MacBook Pro这种只有四个雷电3接口的笔记本,外接设备时就比较麻烦。有了FireCuda游戏扩展坞,笔记本只需要一根雷电3线,就能拓展出丰富的接口,当需要携带笔记本电脑出门时,拔下来直接带走即可

▲使用FireCuda游戏扩展坞可以连接两台显示器,最高可以连接两台4K的显示器。唯一的遗憾就是FireCuda游戏扩展坞无法给笔记本电脑供电
总结

▲在我看来,希捷FireCuda游戏扩展坞就是为笔记本电脑PC用户准备的。它可以让你可连接全部台式机作战装备—键盘、鼠标、USB 耳机、 摄像头、显示器等,全部通过一根Thunderbolt 3连接线实现。将其插入笔记本电脑PC中,并利用可扩展的 M.2 NVMe 插槽来配合 FireCuda 510NVMe SSD 升级使用,更快速度启动应用程序并加载游戏、地图和文件,为你打造绝佳游戏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