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82年,姚启圣收复台湾,忐忑进京面见康熙。他知道此次前去必死无疑,但一直痛恨他的
1682年,姚启圣收复台湾,忐忑进京面见康熙。他知道此次前去必死无疑,但一直痛恨他的康熙却并未杀他,这是为何?
公元1624年,姚启圣出生于浙江一带,从小便有着一股子侠风之气,最是嫉恶如仇。
曾有一次在萧山之地,姚启圣遇到几个兵卒强抢民女,姚启圣便想着解救这位民女。
他深知正面和兵卒对抗不是个明智的选择,所以姚启圣便假装劝说兵卒不要如此行事。
在趁其不备之时,夺下了兵卒的佩刀,并将之当场斩杀,解救了民女,然后把这位女子安然的送回了家中。
公元1663年,姚启圣在专门为八旗子弟准备的科举考试之中,大展头角,成功考取了第一名的佳绩,随即被册封为了香山知县。
公元1674年,福建大地上吹响了反清的号角,靖南王耿精忠对皇权不满,随即起兵造反,在靖南王大军的攻势之下,接连攻下了清朝的数座城池。
待消息传到康熙耳中后,这位帝王勃然大怒,同时眼睛中露出杀气,对康亲王爱新觉罗·杰书下了命令,清除乱党。
康亲王随即统筹了大军,向靖南王的所在之地进发,姚启圣听说有清军来平定叛军,便和自己的儿子商议着加入清军,为国效命。
可就凭他们父子二人,并没有什么实际性的帮助,姚启圣便自掏腰包,开始招募壮士,最终,姚启圣累计招募到了数百之众的人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