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日本早期的重型轰炸机,用德国客机改的三菱Ki-20

2023-09-10 20:55 作者:丹书战史  | 我要投稿

在上世纪20年代末,日本三菱公司的代表在德国容克斯公司看到了G.38大型4发运输机,容克斯公司又提出进一步的设想,计划将G.38发展成军用轰炸机/运输机,名为K.51,三菱代表对军用设计很感兴趣,恰好德国航空部不接受K.51,容克斯公司便和三菱公司展开了合作。

G.38

当时日本的航空工业和欧洲相比还是有不少的差距,两家公司的合作方式是由德国提供设计和零部件,由日本自行组装,后续则改为日本国产零部件,在1932年,日本用容克斯的零部件组装了2架Ki-20轰炸机,并由一名德国试飞员完成试飞工作,当年日本曾将它称为92式重型轰炸机。

Ki-20基本延续了G.38的布局,采用全金属结构,采用波纹硬铝蒙皮,飞机拥有一副大翼展的悬臂式厚机翼,起落架为不可收放的后三点式,主起落架为串联的双轮结构。

Ki-20空重约15吨,最大起飞重量约25.5吨,它的翼展达到了44米,在当时的技术条件下寻找一款合适的发动机是一个大难题,起初安装容克斯L88发动机,它能输出788马力,每台发动机各自驱动一副大直径4叶木质螺旋桨,后来改为三菱获权仿制的Jumo 204型发动机,厚机翼内有通道,可以让机械师靠近发动机进行维修。

不管哪一款发动机都不能提供强大的动力,Ki-20的飞行性能很差,它有记录的最大飞行速度约200千米/小时,巡航时速约125千米/小时,它的最大航程、实用升限等不明。

Ki-20作为轰炸机在当时来说载弹量比较可观,它采用外部挂架,最多可以挂载5000千克炸弹,飞机上配备了6个自卫火力点,机头安装2挺7.7毫米机枪,机背炮塔内安装一门20毫米机炮、两侧机翼上下各有一座炮塔,上炮塔内安装2挺7.7毫米机枪,下炮塔内只安装1挺。要操作这架大型轰炸机可不容易,需要配备一个10机组。

当时日本将Ki-20作为绝密武器,除了用德国零部件组装的两架,后来又用国产零件组装了4架,它和后来的“大和”号战舰等武器一样,日军高层打算将它作为绝密武器在关键时候使用,向毫无准备的敌人发起猛烈的轰炸。

不过日军这个想法被证明毫无意义,因为它的性能在那个航空技术大爆发的年代很快就过时了,它要是上天了不过就是一个巨大的靶子,但它仍坚持服役到二战期间,1940年时曾有一架Ki-20在东京阅兵仪式中公开飞行,这些Ki-20轰炸机没有发挥什么作用,对它们的维护工作反而成了负担,二战中后期有5架轰炸机被拆解回收。

日本早期的重型轰炸机,用德国客机改的三菱Ki-20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