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科技巨头混战ChatGPT,人工智能领域将迎变局!

2023-02-09 09:36 作者:公司宝  | 我要投稿

近期,有关ChatGPT的新闻铺天盖地,ChatGPT一路从国内火到国内,从2022年底火进了 2023。OpenAI 推出的这款聊天机器人的火爆出圈。5天注册用户量超100万,仅用2个多月时间月活就已破亿,成为历史上最先突破 1 亿月活大关的应用……打破 " 人与机器 "之间 的微妙关系,可能意味着一个AI大规模商业化的时代到来。


卖账号、赚打赏,他们靠ChatGPT躺赢

我们知道,ChatGPT产品对于中国用户是不开放的,但很多人都想尝试ChatGPT的能力到底有多强,体验一把AI的大有可为,怎么办呢?有人选择让翻墙,有人选择让国外的朋友帮忙注册,此时网上就出现了这样一种依托于ChatGPT赚钱的生意。


在淘宝上搜索 "ChatGPT",可以看到数十家售卖账号的商铺,其中超过5家店铺已有数千人付款,最多的商铺成交量在1万+,足见国内用户对该应用的需求。蜜宝发现,这类店铺主要提供4种账号类别,使用期30天的共享账号,售价1.68元;使用期90天的一人一号,售价为7.58元;可永久使用的一人一号,售价为13.58元;支持定制邮箱注册账号的售价为18.88元。两个月时间,商家就赚了约7- 13万元。


还有一些拥有了ChatGPT账号的网友,利用账号在各个平台上“薅羊毛”,比如在技术社区CSDN的问答板块,许多网友提问时会给红包打赏,ChatGPT具有写代码的能力,账号所有者可以毫不费力的赚到打赏。

百度文库上也有类似的奖励机制,涉及教育、生活、娱乐等各种板块,解决题主问题并通过审核后,就可以得到相应的奖励金。

其实还有人直接将ChatGPT在其他平台上实现商业化,比如在公众号、小程序里接API,卖对话“额度”,用户无需拥有ChatGPT账号就能与ChatGPT对话,几次的功能体验过后会收取一定费用,比如999元可获得一年内无限次对话额度,29元可获得300次对话额度等。体验ChatGPT为平台引流,同时又让平台所有者获得到双向的收益。

巨大的商机之下也面临着诸多问题,首先,公众号和小程序的商家们未经授权使用ChatGPT谋取收益,经营所得就等于是侵犯了ChatGPT的著作权;其次,关于AI写作本身的边界性也是业界一直在探讨的问题。比如AI生成的内容里使用了他人创作的文字、摄影、试听等作品或软件代码,并超出了合理使用限度,是否构成著作权侵权?既然边界很难界定,那ChatGPT被许多学术机构禁用,也是情理之中的事。

全球科技赛道刮起ChatGPT风

未来,ChatGPT有望重塑,甚至取代传统互联网搜索引擎。这让许多科技公司感受到了危机,并加快相关产品的研发。

2022年12月底,谷歌深感来自ChatGPT的压力,迅速抽调员工开展ChatGPT竞品产品的研究。2月3日,据英国《金融时报》报道,谷歌已向AI初创公司Anthropic投资了近4亿美元,Anthropic正在进行ChatGPT竞争产品的测试,这家公司成立于2021年,创始团队正是来自于ChatGPT的开发商OpenAI。2月6日,路透社报道称,谷歌宣布将推出名为Bard的AI聊天机器人,这款产品是基于对话应用语言模型(LaMDA)的实验性AI程序,目前已经开展测试,并在几周内向公众开放。

微软更是迅速响应,加快了相关应用的研发。近日,微软宣布将ChatGPT整合至全线产品中,并扩大与ChatGPT所有者OpenAI的深度合作。推出由ChatGPT支持的,融入GPT-3.5语言技术的最新版本人工智能搜索引擎Bing(必应)和Edge浏览器。此前外媒还曾报道,微软可能会将ChatGPT整合到Word、PowerPoint、Outlook和其他应用程序中,让这些传统工具具备简单的提示自动生成文本功能,届时将可能改变超10亿人的使用习惯。

随着ChatGPT热度持续走高,引领全球科技赛道风向,中国科技企业也纷纷入局。在AI领域深耕已有数十年的中国第一大搜索引擎百度,抓紧时间闭门造聊天机器人“文心一言”(ERNIE Bot),并计划于今年3月完成内测,正式推出。消息一出,百度股价大涨。


在百度的AI四层架构中,ChatGPT相关技术有全线布局,包括底层芯片、深度学习框架、模型以及最搜索等应用。文心一言,位于模型层,最初版本将嵌入百度的搜索服务中。百度拥有产业级知识增强文心大模型ERNIE,具备跨模态、跨语言的深度语义理解与生成能力。

2月7日,三六零也表示,虽然公司自2020年开始就在研究包括类ChatGPT技术在内的AIGC技术,但目前技术仅在内部业务端和工具中使用,公司计划尽快推出类ChatGPT技术的demo版产品。

政策助力AI领域创新型企业发展

照现在的发展趋势看,基于ChatGPT可能会诞生一批新的创新型企业,如今AI领域的发展势头,就相当于十年前的互联网行业。但单纯的依赖大模型根本无法为企业提供持续发展的竞争力,垂直领域的数据、面向场景的模型优化、工程化的解决方案,才是AI在各个领域能够真正实现落地的根本。

近期,各地方陆续出台了一系列“机器人+”相关的支持举措,助力制造业向数字化、智能化转型。工业和信息化部等17部门日前发布《“机器人+”应用行动实施方案》,提出加快推进机器人应用拓展,遴选了10个有一定基础、应用覆盖面广、辐射带动作用强的重点领域推进应用。

在“机器人+能源”方面,工业和信息化部、科技部等部门发布了《推动能源电子产业发展的指导意见》,鼓励开发光伏电站系统智能清洗机器人、智能巡检无人机等产品。

在“机器人+制造”方面,《2022年度智能制造示范工厂揭榜单位和优秀场景名单》,一大批应用了机器人技术的智能生产线入选。

在“机器人+养老”服务方面,多部门正在评审的2022年智慧健康养老产品及服务推广目录中,助老助残的家庭服务机器人有望入选。


无论是国家战略、政策导向还是市场驱动,都为AI技术的落地提供了需求、条件和支撑。值得注意的是,在中国的AI领域中,处于市场头部的主体绝大部分都是拥有创新技术和实力的市值过亿甚至上百亿的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和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

这样的行业特性符合国家《中国制造2025》和“十四五”规划中关于,“促进大企业与中小发展,发展一批专业化‘小巨人’企业”和“建设制造强国,提升产业链、供应链现代化水平,要推动中小企业提升专业化优势,培育专精特新“小巨人”和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的发展目标。

近来,“ChatGPT”被多方抢注商标,尤其是科技公司的抢注动作密集,相关的国内、国际商标均为申请中。在天眼查输入“人机对话”,能够搜索出超400项“人机对话”相关专利的申请信息,其中八成以上为发明专利,已获授权的有120余项。



在此,蜜宝还要给想要入局ChatGPT相关产业的老板们提个醒,用知识产权的武器保护好企业自身利益,老板们也要提前做好准备了!

如有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小巨人项目申报、专利、著作权、商标的申请相关问题,请来公司宝联系您的首席企业服务官。

本文转自公司宝公众号,了解更多企服项目资讯内容,大家可以关注公司宝(www.gongsibao.com)。

科技巨头混战ChatGPT,人工智能领域将迎变局!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