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书法杂谈| 浅谈书法爱好圈中的人群交流变化(为何时间长了死气沉沉?)

2021-10-20 12:43 作者:李小为-  | 我要投稿

沉默要具体看我沉默的内涵,才能知道是否是金。

 

书法爱好圈中就经常出现这种例子:

— 开始满怀热情地给初学者指点书法,来者不拒,路过者也不放过。(这是年少轻狂的一种,但也充满生机和热情)

 

— 然后,这里面有认真学习的,也有引起激烈争吵的。激烈争吵的往往让我印象深刻,互动也最多。我开始觉得他们很狂妄,看不到自己的问题,不断斗争之后,发现他们改变不了,自己还经常被怼,就觉得说,随你们便吧,你们爱咋样咋样,我以后都不说了,你们没进步又不是我的问题。


— 此时,一个虚心求教的人出来请教,我也不怎么回复了,因为之前的经验让我觉得没有意义了,他们就是太自我,说又不听,听了又不做,不如沉默或者给他一个赞就好了,都一样,诶,对,谁来都给个赞不就好了。

 

— 后来,圈子里变成了不管谁来,都给赞吧,厉害厉害,沉默不说。(这种沉默,只是因为自己看不清纷繁复杂的现实,把所有事情都归为单一的情况去做处理。指点的时候全部都指点,不指点的时候全部都不指点,这是对周围事物模糊、片面地认识造成的一种被社会毒打之后心累的沉默,同时也失去了热情与朝气)


沉默,如何是金呢?

我开始认识到每个人的诉求和目标是不同的,给他人指点,指点的不是依据我能看到的最远的目标,比如分1—100层,我看到29层。一个人从1层开始求教,他目前想法是去到10层,我其实应该给予的可能是2-5层的指引,而不是抱着29层,一直想纠正他第10层的错误,因为这种错误并不成立,如果成立的话,那其实我的29层也是错误的,往上还有更好的,为什么我不往上走(因为我看不见,我其实也是跟那个看到第10层的人一样,有自己的局限性),另外层次这种东西,是循环往复的,就是第10层的追求往往可能会在第30层再次出现,表面上看追求是一样的,实际此时的内涵已经有了很大的不同。


通过对层次性的认识和与他人交流、观看这个世界,逐渐认知到自己的位置后,就会促进自己往上爬,到了39层,可能就到了即使我知道怎么做可以上去,可是很难很繁琐,我就停下来了(这很正常,每个人都会有他的极限,因为生活还有很多很多的事情需要我们处理,不要天真的以为自己可以无限生长,你可以说我这话是打击,也可以说是现实。真正能突破自己极限的,不是自以为能突破以及别人的糖衣炮弹,而是你认识到极限的存在,感受到别人的打击,依然愿意沉浸下去,投入进去,大量的实践和主动性地思考,才能让你突破。打击是避免不了的,即使今天不是他打击你,明天也会有他他他来打击你。如果因为打击就消沉,很难把无法突破自己的原因完全归为环境对你不好。)


那么,经过一轮的实践(书法技术不断提升)和思考,了解了层次性。再次面对初学者时,有人求教,我依然满怀热情,并且依据他的目的去给予合适的指引,发现他是个思维比较开阔的人,那么甚至还可以给他一些超越他目前眼光的事情。面对路过的人,他并没有求教,我们又何必处处指点呢。(这个时候的沉默才是一种金),遇到争执,也不怕争执,因为思想的交锋是进步的根本,争执过后,遇到有些完全不讲理的,也不会打击我下次思想交锋的热情,避免交锋的沉默只是迂腐和失去活力,并不是什么金。遇到不打算讲理的,能立刻停下来不与之,为了证明自己而去争吵,这个沉默才是金。当然啦,还有很多很多种情况,以上只是举其中一种视角去帮助理解表面上看一样的行为,内涵其实是不一样的,我们看看其具体的内涵,而不是看到一个词一个行为就只是一种意思。把复杂事物都归为单一的情况、模糊化去处理,是简单了很多,但也失去很多。


书法杂谈| 浅谈书法爱好圈中的人群交流变化(为何时间长了死气沉沉?)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