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课程标准测试题1
一、填空题
1、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 )课程( )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
2.( ) 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和信息载体,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3.语文课程应激发和培育学生具有适应实际生活需要的( )能力、阅读能力( ) 能力、( )能力,正确运用祖国语言文字。
4.阅读评价要综合考察学生阅读过程中的 ( )和(价值取向)。
5.课程目标从知识与能力、( )、( )三个方面设计。三者相互渗透,融为一体。
6.语文课程是实践性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 ( ) 能力.
7、学会汉语拼音。能说普通话。认识( ) 左右常用汉字。能正确工整地书写汉字,并有一定的速度。
8.语文课程必须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需求,积极倡导( ) 的学习方式。
9.语文综合性学习有利于培养学生(主动探究)( )的精神,应该积极提倡。
10.( )是学习的主体,( )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
11.重视学生读书、写作、( ) 、搜集处理信息等( ),提倡多读多写,改变机械、粗糙、繁琐的作业方式,让学生在语文实践中学习语文,学会学习。
12.汉语拼音能帮助( ) 帮助学生( ),帮助(学生阅读)。
13.对于学生的评价设计,要注重( )性和( ) 性,力戒繁琐、零碎,防止片面追求形式。
14在选择学生评价方式时( )评价和( )评价都是必要的,但应加强( ) 评价。
15、阅读教学是( )、( ) 、( )、( )之间对话的过程。
16.关于“写作”的目标,第一学段定位于( ) ,第二学段开始( ),这是为了降低学生写作起始阶段的难度,重在培养学生( )和( ) 。
17.各个学段的阅读教学都要重视朗读( )。
18.写作评价综合考察学生( ) 的发展状况,应重视对写作的( ) 过程与方法、情感与态度的评价。
19.在评价工作中,应注意将( ) 的评价、学生的( )及学生之间的相互评价相结合,以体现评价的多元化特点。
20.( ) 是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
二、选择题
1.关于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以下简称“新课标”)的观点是:( )
A、工具性 B、人文性 C、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 D、工具性、思想性与人文性的统一
2.第一学段新课标对汉字的基本笔画和常用的偏旁部首的目标要求是:( )
A、了解 B、基本掌握 C、掌握 D、不要求
3.新课标学段阅读目标要求中的第7条:学习略读,粗知文章大意,是哪个学段提出的:( )
A、第一学段 B、第二学段 C、第三学段 D、第四学段
4.阅读教学过程是:( )
A、学生与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 B、学生与教师之间对话的过程。
C、教师与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 D、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
5.锻炼学生口语交际能力,应鼓励学生:( )
A、在各科教学活动以及日常生活中。 B、在口语交际课中
C、在家庭生活中 D、在与社会人群交往中
6.关于第一学段识字与写字,新课标提出以下不正确的是:( )
A、识字写字是阅读的基础。 B、1~2年级要多写少认。
C、引导学生掌握基本的读写技能。 D、初步感受汉字的形体美。
7.各个学段的阅读教学都要重视:( )
A朗读、默读 B分角色读 C表演读 D指读
8.第一学段要求学生认识常用汉字( )个左右,其中( )个左右会写。
A、1600 B、2000 C、2500 D、 800
9. 学生作文修改的评价要:( )
①注意考察学生修改作文内容 ②注意考察学生修改作文态度
③注意考察学生修改作文过程 ④注意考察学生修改作文方法
A、① B、①③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10.《语文课程标准》提出小学个学段习作教学的目标错误的是:( )
A低年级侧重激发兴趣,培植自信,乐于写话;
B中年级侧重引导学生热爱生活,关注生活,自由表达;
C高年级侧重多读书,广见闻,善思考,有个性地表达。
D所有年级重视写作的表达与内容。
11.新课标学段阅读目标要求中的第6条:在理解课文的过程中,体会顿号与逗号、分号与句号的不同用法。是( )提出的。
A、第一学段 B、第二学段 C、第三学段 D、第四学段
12.语文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引导学生掌握语文学习的方法,为学生创设有利于自主、合作学习的环境。( )
A平等 B探究 C展示 D宽松
13.第一学段对习作提出了明确的目标要求,其中对标点的学习提出:根据表达的需要,使用( )
A、句号、逗号、问好、感叹号 B、使用常用的标点符号 C、冒号、引号 D、感叹号、省略号
14.九年义务教育语文课程目标要求学生能根据需要,运用( )的表达方式写作,发展书面语言运用能力。
A 常见 B个性 C 独特 D精妙
15.阅读教学应注重培养学生感受、理解、( )和评价的能力。
A体验 B模仿 C欣赏 D练习
16.评价是为了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发展性评价的核心是 ( )
A、关注学生的学业成绩 B、关注学生在群体中的位置
C、关注和促进学生的发展 D、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
17.课程评价按评价的主体可分为( )。
A、定量评价法与定性评价法 B、目标评价法和目标游离法
C、自评与他评 D 鼓励评价和挫折评价
18.关于教学策略的认识正确的是 ( )
A教学策略即教学方法 B制定教学策略就是做好教学计划。
C能够找到统一的适用于所有的教学的教学策略 D教学策略具有明确的针对性和典型的灵活性
19.评价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应重视考察学生的( )
A.表达能力 B. 参与意识 C.表达流畅度 D.表达方法
20.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 ( )
A易于动笔 乐于表达 B 关注现实 C 表达真情实感 D热爱生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