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读书笔记|《贫穷的本质》

2023-06-28 13:05 作者:话瓜瓜  | 我要投稿

《贫穷的本质》这本书作者是由印度阿比吉特·班纳吉和埃斯特·迪弗洛合著的一本书,这本书的成书时间在2011年。这本书主要探讨的问题就是贫穷产生的根本原因,以及如何去改变贫穷的状况。 贫穷和富有从来都是社会探讨的热点词汇,贫穷和富有不仅仅是一对反义词,而且是两种完全相反的生活生存状态的描述 ,更被一些人以收入来区别为穷人阶层和富人阶层。贫者无立锥之地,富者田连阡陌;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某个地方很落后,也就代表着某个地方很贫穷。所以呢,贫困问题以及如何解决贫困,从来都不缺乏探讨。我之所以读这本书,也是由于我本人对于贫穷这个问题的好奇,也是有自小时候,到长大后一直保持的一种好奇心,人为什么会贫穷,贫穷意味着经济上的匮乏,物资不足,为什么会物资不足呢?这恰恰是我小时候就关心这个问题,对于低层的农民来讲,向地求生是他的本能,那会儿的我我就在想,没有什么地里种不就完了吗?(也可见那会儿的我是多么愚昧) 回到书,先介绍书中有哪些内容。这本书总共页数是301页,分为两部分内容。第1部分是由一些全球范围内的生活案例构成。第2部分是世界范围内一些慈善机构的做法。 本书探讨的一个起点,就是那么贫穷的人是否应该得到援助。以杰弗里萨克斯为代表的贫穷问题专家他认为贫穷的人应该接受援助。因为我们每个人所生活的环境,自然条件是不同的,有些人天生就出生在贫瘠土地上,而有些人天生就含着金汤匙。正是因为这样原始的环境的不同,而产生了所谓的贫穷陷阱,所以他的观点就是富国应该拿出多余的资金来援助穷国。另一种相反的观点就是穷人不应该受到援助,为什么呢援助会使人们停止寻找自己解决问题的办法腐蚀地方机构被削弱起作用,导致一些救助机构形同虚设。对于贫穷国家来说,最好遵守一个简单的原则,只有靠自由市场和恰当的奖励机制,人们就能自己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避免受到外国人和自己政府的施舍。 那么我们应该支持谁的观点呢?我们是否应该放弃援助,放弃穷人呢?其实是这不是一个问题,他们的重点不在于是否援助,而在于具体援助的有效性。 对于贫穷表现的现状及原因,进行以下几点总结。 第1个是贫穷产生的饥饿问题。饥饿随之产生的营养不良问题(当然这个仅仅限于儿童)。 虽然人们很饥饿,温饱的问题,但是人们也有却重视温饱之外的问题,例如在印度的婚礼和葬礼上花费很高,不得不想起我们所谓的面子问题。而且他们不太重视对未来的投资,而只重视当前的消费,好像有些短视。 第2个是贫穷带来的健康问题。平安健康是我们每个人都所奢望的,以及在平日的节日里都会进行这样的祝福,万事如意,平安健康。可是每年数以百万的人都会因为某些健康问题而导致死亡。为什么一些简单的痢疾痢疾这样的疾病却解决不了呢?据书中的回答是一个观念的问题(好摘的果子看上去难摘多了),并不是人们不关心自己的健康,他们不但关心,而且为此投入了大量资源,他们只是把钱花在了其他的地方。健康问题就意味着花钱,花钱意味着欠债,欠债就意味着久久不息的贫穷。对于一些疾病的预防,有时候方法是非常简单的,花费也是非常少的,遗憾的是只是不太好推行,并且他们对于公共机构也不是那么非常信任,而更多的去找一些本地的土医生来治病。人们为什么会相信土医生呢,苏州有一个回答就是穷人之所以会坚持那些看起来漏洞百出的信念,还有一个潜在的原因,是在他们无能为力的情况下,希望变得至关重要。一方面我们也可能认为是公共服务不够到位,另一方面,问题背后的观念认知也是值得探讨的地方。 第3个是贫穷导致的教育问题。贫穷意味着更高的辍学率,那么辍学的原因是什么?是教育花钱太多吗?也不完全是,还有来自学生,本身不太想上学,来自父母的影响,来自社会环境的多种因素。廉价的教育或许对他们并没有多少吸引力。一种观点认为当教育回报足够高时,根本无需政府的推动,入学率自然会提高,例如曾经的中国科举考试,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教育回报足够至高,所以就有很大的诱惑力。所以一些教育改革家也做了一些举措,有条件的现金转移,自上而下的教育策略。典型的例子就是一个公立学校和私立学校。 第4个是贫穷和人口的问题。简单的就是一个家庭中,贫穷的家庭生的孩子多,孩子生的越多越穷。以马尔萨斯的观点就是资源是固定的,人口增加了,每个人的资源变少了,人口增长一定会使国家变得贫穷。虽然距离马尔萨斯的观点已经过去很久了,似乎技术带来这一进步的现实,打败了马尔萨斯的观点。那么在大家庭里的孩子是否就要获得资源少了,变得成为劣势了呢?仅仅从教育上来看,南希对中国独生子女政策的效果进行了调查,他发现那些多了一个兄弟姐妹的女孩(一胎是女孩)与独生子女相比,接受了更多的教育。那么在大家庭里面谁最吃亏了呢?一个答案就是母亲。节衣缩食,都奉献给了孩子。(所以传统里赞扬母亲是不无道理的)。当然主流就是生育带来了人口的增多,资源的变少带来了贫穷,需要有效的避孕,各地都在推广避孕措施。可是有时候人口多,来自于养儿防老的观念,来自于多子多福的观念。 针对世界范围内的贫穷,一些公益组织和机构也做了多种多样的探索,试图去拯救穷人。在我印象中最深刻的就是尤努斯的小额信贷。小额信贷出现的原因在于就是银行不会给穷人贷款,因为风险太大,穷人没有什么可抵押的 而小额信贷就是在这一背景下产生的,穷人也应该得到支持。小额信贷,简单的讲就是带给妇女小额度的资金,他能够进行自我的周转,变得富起来。这个公益理念无疑是非常好的。可是小额信贷真的是有效的吗?真的改变了贫穷了吗?据一些研究者发现小额信贷的范围非常之小,大多数人依然是不会去寻求小额信贷的帮助,依然会向私人进行高利贷。我们会对这一结果感到非常疑惑,为什么会这样呢? 一是因为小额信贷的程序严格;二是需要定期见面,相互监督,责任共担形成小组;简单来说,人们不会小额信贷的原因是太麻烦了。而且小额信贷,违约率也较高,带来的改变也较小。换言之,为什么私人放贷利率比较高呢?因为承担成本较高,在中国私下借高利贷,还需要一个中间保人,做担保来减小风险。不过回到小额信贷来讲,这种理念总是好的,这种尝试总是好的。 虽然没有找到有效的解决贫困的方法,但找到了贫穷产生的普遍原因,书中最后总结了以下几点。1.穷人缺乏信息来源,相信那些错误的事情。2.穷人担负着多种生活的责任。3.一些服务于穷人的市场正在消失。4.国家的宏观政策。5.自我预言理论的实现。 感受:造成贫穷的原因有多种,改变贫穷的策略也有多种,认知很重要,信息信念很重要。

读书笔记|《贫穷的本质》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