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2023年大龄跨考四川大学日语语言文学学硕初试第二、复试第一上岸经验

2023-11-02 13:51 作者:初盟日语专业考研  | 我要投稿

个人情况&择校原因 本科是成都某211经济学专业,17年毕业,大一通过了英语四六级。初中时接触到了任天堂的马里奥、塞尔达等游戏,当时还没有汉化,只能硬啃日语,便由此对日语产生了兴趣。大二开始系统地自学日语,并在大二上期通过N2(155分),大三上期通过N1(157分)。毕业后先后从事了三份工作,分别是上海某上市公司IT咨询顾问、亚马逊日语电话客服、培训机构高考日语外派老师。工作期间取得了CATTI三级笔译证书。

去年已经是毕业第6年,这6年去过了很多城市:上海、深圳、江门、台北、高雄、成都、昭通。发现自己作为四川人,还是更喜欢四川的环境和食物。做了3份性质差异很大的工作:IT顾问、日语客服、外派日语老师。发现自己还是最喜欢日语,想要在日语行业往更高处发展,对其深入的研究和一个好学校的日语学历是不可或缺的。综上,在四川省内的日语评级B+的985,川大完美符合要求。

确定好学校后首先就要收集信息和资料。主要包括往年报录情况、往年备考经验、往年真题等。

往年报录情况 在川大官网上就能查到,每年计划名额、推免名额、报考人数、实际统考录取人数。可以适当关注一下实际推免录取人数,如果推免没有收够计划人数,统考是可能增加名额的。今年川大统考计划人数只有3人,而且推免是收够了计划4人的,实际统考最终也只收了3人。是真的有点少,去年统考收了6人,最高分387,今年统考只收了3人,最低分387。风险很大,大家越来越卷,形势越来越严峻,从今年报录情况来看,名额少、分数高,来年报考川大需要谨慎考虑。

往年备考经验我都是看的爱初心发布的经验贴。基本每年都有2、3篇关于川大日语学硕备考的经验。通过学长学姐的经验,对川大考题的题型和难度有一个初步的了解,结合自己的水平参考他人的经验,对自己的本年度的备考计划和安排形成一个初步的框架,进一步决定是否要报考川大。

如果初步决定就是要报考川大,就需要入手川大的真题了。我是在爱初心买的07-17年的全套真题,17年之后的真题没有公布。可以先入手最近一年的真题评估一下通过本年度的备考,自己是否能够达到要求。如果看了真题后觉得难度实在太大,就果断放弃,选择其他学校备考。川大真题的特点就是重视阅读、对综合能力要求高(具体会在后面部分详细叙述)。买来真题首先看看自己能不能做下来川大的阅读,特别是日语专业综合知识(专业二)的阅读,然后评估一下这一年能否在文学、文化、翻译三个方向都达到川大真题要求的水平。如果上述两点都没有问题,或者觉得自己拼一拼能上,那就开始本年度的备考吧~

下面分科目介绍一下初试的备考。我是22年6月辞职,7月初开始正式备考,到12月底,共用时6个月左右。最后初试成绩399分,其中政治70,英语一78,基础日语136,日语专业综合知识115。

政治 (70分)

首先要知道政治考试的范围、题型、网上有哪些可以参考的资源、自己要买哪些资料。上述信息可以通过在B站关注几个考研UP主获取。然后在开始备考前先拟定一个大概的复习框架,如下图。实际执行起来可以按照自己的进度和学习效果动态调整,不一定非要按照这个来。

7-8月每天2倍速看徐涛强化班课程,完成对应的1000题(这个对应关系在B站有UP主总结)。每天看课1小时,做题+复盘总结1小时。有个大概的印象即可,主要是知道政治要考什么,形成基本的知识框架,忘记了也不要焦虑。

9-10月2倍速看腿姐技巧班,同时二刷1000题,主要看一刷时的错题,同时看看腿姐的技巧能不能应用到这些题上。每天看课1小时,做题+复盘总结1小时。

11月每天看腿姐的冲刺背诵手册,熟悉选择题的考点,同时做肖八的选择题。徐涛和腿姐的时政资料出来后,打印出来每天看看熟悉一下。每天政治用时也是2小时左右。

12月肖四出来后做完肖四每天背肖八和肖四的选择题、肖四的大题,同时去考研UP那里搞一份各大名师的时政预测,每天看看熟悉一下。这个月每天政治的时间在3小时左右。

最后选择题38分,大题32分,总分70分。大题大家的得分都差不多,政治复习一定要重视选择题,刷1000题的时候就要去总结哪些选项像是正确的、哪些选项像是错误的,最后考试的时候第一感觉往往都比较靠谱。另外今年政治选择题马原部分出现了2道往年真题的原题,而且今年的选择题出得非常反押题,有很多基础知识题,大家的选择题答得都不是很理想,这预示着今后的政治备考可能需要加强对基础知识的重视。

英语一(78分)

和前面的政治一样,先了解英语一的题型、需要买的资料、需要获取的信息,做一个整体规划,如下图。

单词:7月开始背单词,先是下载了扇贝单词的app,7-8月背了2个月,9月用恋练有词这本书又过了一遍单词。10月开始都是复习做过的真题里不认识的单词、做错的题的单词,没有再专门批量背过单词。背单词每天1小时,10月开始不单独花时间背单词。

语法:毕业后几乎没用过英语,语法也忘得差不多了,买了一本田静的句句真研,书里有配套网课,7月看了半个月,做完后面的配套练习,能够回忆起以前学过的语法,做到能够拆分、看懂真题的长难句就可以了。每天听完课一定要做后面的练习并总结。学语法每天1小时,到7月中下旬结束。

阅读:阅读是考研英语一的大头,占40分,需要认真准备。语法学习结束后,7月中下旬开始看唐迟的阅读课。B站有UP主总结了唐迟阅读课的课程结构和推荐观看顺序。我是按照这个顺序来的。

先看阅读方法课和阅读逻辑课,用的是09年之前的真题,一共6+12节,看之前不自己做题,他讲到题的时候暂停自己思考做一下,做完后对比自己和他的思路,有问题的话当场做下标记,听完一节课后反思总结。

然后是唐迟的阅读刷题课,用的是10-19年的真题(20-22的3年我自己留下来做12月的模拟冲刺了),因为已经学完了所有的阅读方法,所以要调整一下做题的方式。自己一天先做完2篇阅读,对完答案、改完错题、反思总结之后再去听他的网课,重点关注思路不一样的地方和自己做错的地方。如果遇到特别简单、做完没有问题的文章,可以不看网课,把复习时间留给日语专业课。

看阅读网课1.5倍速,做阅读时每篇阅读文章严格限时10-15分钟,每天阅读学习用时1-1.5小时。到9月中下旬做完19年之前的阅读真题。注意不要为了刷题而刷题,刷完一定要反思总结自己的错题,标记清楚刷题时不懂的单词、加强记忆,否则刷再多题都不会有提升。

新题型、翻译、完型、作文:9月中下旬刷完19年阅读后开始看小三门的网课,这些网课都比较短,1.5倍速每天1小时,10天左右就能看完。同时每天看作文的网课,1.5倍速每天1小时,看10天。9月底10月初开始每周滚动学习英语,具体如下:1天做新题型、1天做翻译、1天做完型、1天写小作文、1天写大作文、1天复盘之前刷过的阅读,剩下1天是休息时间,重复10周左右到12月初。每天英语学习时间2小时,一定要花时间复盘总结。剩下的20-22年3套真题在12月考前3周用于模拟冲刺。

今年的英语一阅读和新题型难度较大,不知道是因为阳了头晕还是因为在考场上做题心态和平时不一样,最后一次模拟做的22年的客观题是全对的,但今年客观题一共错了8分,而且客观题用时太多导致最后翻译和作文时间很紧,写得非常潦草,最后总分只有78分,没能上80,比较遗憾。

基础日语(136分)

题型如下:语法25道25分,惯用语5道5分,阅读7-8篇共35道70分,作文50分。

语法 25道25分

都是N1的单选题型和难度,难度不大,而且语法考点考来考去就那么多,这部分要争取做到全对。用书如下:

7月过完了《N1-N5文法详解》和《日语句型地道表达500例》这两本书,每天40分钟左右。

8月开始每天刷N1真题、专八真题、川大真题的语法部分,每天40分钟左右,做题+总结,错题要当场搞懂并且标记下来,方便后期回顾。8-9月2个月时间刷完了10-21年的N1真题、05-21年的专八真题、07-17年的川大真题的语法部分。还是那句话,不要为了刷题而刷题,错题要及时反思总结。

10月开始后没有专门花时间复习语法,抽时间看看之前总结的错题即可。

惯用语5道5分

给出一个惯用语选择与其意思相近的惯用语或解释,都是单选题。使用资源如下:

这部分分数不多但是需要记忆的内容量还挺庞大。看了去年上岸学姐的经验贴,我用了“记乎”这个app,每天20-30分钟用这个app背惯用语,再加上专八真题及专八参考书的惯用语部分查漏补缺。前期每天1小时左右。后期适当花时间回顾即可。这部分也是要做到争取不丢分。

阅读7-8篇35道70分

N1中长篇阅读篇幅,7-8篇文章,一篇文章4-5题,一题2分。难度略高于N1,不如专八长篇阅读,最后两篇长度和难度略有增加。这部分用书如下:

川大的阅读是重中之重,专业一里有70分,专业二里还有80分,必须要加以重视,所以我的阅读备考贯穿全程,基本没有一天落下。在这里只说专业一的阅读备考,专业二的放到下面再说。

每天1.5小时左右刷阅读题,我是先刷了《新完全掌握日语能力考试N1级阅读》这本黄皮书,接着是蓝皮的《日语专业八级考试综合辅导与强化训练》这本书里的阅读部分,接下来是绿皮的《日语专业八级考试阅读篇》。这三本书做完后开始做真题,真题部分按周循环刷题,比如周一周二N1真题阅读、周三周四专八真题阅读、周五CATTI真题阅读、周六川大真题阅读,周日是休息时间。整个备考期间刷完了上面三本参考书和所有真题。阅读题刷题必须加以总结,找到自己错误的原因,最好拿个笔记本或WORD文档粗略记录下来,有空就回顾一下。

专业一的阅读分值高,但难度并不大,而且有时候会出现真题里的原题,这次就遇到了一篇原题5道题共10分。通过半年的刷题,给自己定一个目标,这部分最多允许自己错2-3题。

这部分最后再提一句,川大真题是没有公布答案的,网上能找到的真题大部分都没有答案,有答案的也有很多错误。在爱初心买的川大真题有答案,但答案错误也不少。买了真题答案后,对答案有疑问可以联系爱初心的老师进行答疑。我在备考过程中,做真题时对不少答案持有疑问,但是对自己的答案又没有足够的自信,就把07-17年所有真题阅读的自己的答案和想法、与参考答案的区别,全部整理了下来,发给了爱初心的酥酥老师。酥酥老师也是不辞辛苦一一解答并对有问题的答案进行了修正,还增加了许多解析。在这里给酥酥老师点个赞。现在爱初心的川大真题答案,除了个别一两年的年份酥酥老师很忙没来得及看,其他绝大部分年份的阅读答案应该都没有太大问题了。(这里爱初心也特别感谢这位同学的反馈,早年的很多题目我们都是请上岸该院校的学长学姐做的答案,然后交由我们外教校对。目前发现涉及专业日语的,即使校对过,还是容易出错,所以如果有已经购买我们真题的,有疑问的一定要向这位同学一样即使提问。由于做真题耗时巨大,稍有答案错误容易引起差评,今年陆续放弃一部分真题更新业务,只维护往年已有真题,也请各位理解。)

作文 50分

今年的作文题目是「初心忘れず」。字数要求是800字。

我认为写好日语作文主要是两点,一是内容,二是日语表达。

内容方面,通过观察总结往年真题,我发现川大比较喜欢考社会热点,平时多关心时事,就算不下笔写,多用日语思考一下自己对这些时事的看法,在日语公众号或者B站的一些日语考试相关的UP主那里看看他们分享的观点和看法,平时就要加强积累,到了考试时,自然不会找不到话说。当然不能只准备时事热点,与自己相关的话题等常考的内容,也需要准备。

日语表达方面,我买了爱初心炸鸡老师的日语写作课。7月听了第一遍并且打印了相关资料,初步了解了写作的基本框架和常见错误。另外在做阅读时就要有意识地去积累好词好句,有意识地用到自己的作文写作中去。

爱初心日语公众号(日语专业考研、日语MTI)里也有很多优秀范文可供参考。8月对照着打印资料把写作课又听了一遍,这个月着重去记忆里面的一些框架和表达。9月开始尝试自己输出,要一边想着常见错误一边自己写,有意识地回避掉常见错误。对写作没有信心的,上考场前一定要自己多写几篇,每次控制在1小时之内写完,写出来看看是不是漏洞百出。

总体来说,专业一难度不大,时间也不算紧。正常速度做下来,能留1个多点小时写作文,时间刚好。

日语专业综合知识(115分)

先说题型,两篇长阅读80分、文化单选题20道20分、文学单选题20道20分、翻译中译日15分日译中15分共30分。无论选择哪个方向,所有题都必做,对综合能力要求较高。

两篇长阅读 80分

每篇的篇幅大概在3页A4纸左右,不仅长,内容也较晦涩难懂。每道题的分值也大,一道题3-9分的都有。题型丰富,看假名写汉字、选择题、对应题、填空题、摘抄题、总结题、对比题、将一句话放入文中恰当的位置等等。今年大部分都是主观题,还有不少题限制答题字数,单选题好像只有3、4道的样子,剩下的都是需要自己手写的主观题。看假名写汉字居然每篇5个合计10个,足足有20分。不过都还比较常规,只有一个没有写出来。专业二共失分35分,应该大部分都在阅读这里。这部分的备考资料如下:

7-8月主要看《日语综合教程》5678册,精读课文,做课后习题特别是课后的阅读题,每天2-3小时。这几本书的课后阅读练习的出题方式和川大专业二的阅读出题方式差不多,一定要严格限时认真精读,熟悉这种出题方式,最后一定会有所收获。

在练习专业一阅读的同时,同步穿插专业二的阅读练习,主要用的是日版的高考现代文练习1、2这两本书,每本各10篇文章,每天1篇,严格限时,做完对照解析反思总结。做完这两本后打印了近6年的日本高考国语试卷,做里面的现代文部分,同样穿插在专业一的阅读计划里。

川大真题的专业二阅读题非常珍贵,只有07-17年这几套,我都是定期用来模拟考试的,比如10月限时做2套,11月限时做2套,用来检测自己的阅读水平,一直做到了考试前一周,做完了所有的资料和真题。这部分真题也与爱初心的酥酥老师一起修正完了大部分年份的答案。

最后再总结一下做阅读时比较重要的几点。首先已经说了很多次,不要为了刷题而刷题,反思总结很重要,最好记下来以便以后回顾。第二是积累好词好句为作文做准备。第三是一定要限时完成,专业二这一门时间很紧,两篇长阅读用时一旦过多,后面的翻译就没时间做了。在平时就要养成限时完成阅读题的习惯,到了考场上才不会慌乱。第四,阅读的练习要贯穿始终,从开始备考到考试前夕,才能保持一个较好的做题手感,避免在考场上翻车。

文化选择题 20道20分

20道单选题,涉及到地理、历史、文化论等方面。面很广,但考得不深,都是知识性的,知道就能选对,不知道就只能猜。前几道题都是地理,比如日本从北到南是哪四个大岛、四国有哪些县、日本的气候等等。后面大部分都是历史题。最后一道题是睦月是几月。备考资料如下:

文化部分考的范围实在太大,不太容易准备,我在备考中每天只看30分钟左右,但文化的复习几乎贯穿了整个备考过程。

我先粗略浏览了川大往年真题的文化部分,对其出题倾向有了一个大概的了解,发现历史方面偏多,也会涉及到少量的地理、文化论方面的题。于是接下来的备考过程便以历史、地理和文化论方面为主。

《日本纵横》是川大外院官网的推荐备考书目,我粗略地过了一遍。然后用《30天突破简明日本概况核心考点》和《日语专业八级考试综合辅导与强化训练》这两本书有针对性地背了一些考点。

中后期主要是做专八真题和川大真题中的文化部分,并进行整理总结。我把川大真题中涉及到的名词都一一进行检索延申,整理了一份资料,后期经常回顾。

这部分我的复习方法应该还是存在一些问题,最后在考场上有好几道文化题没有准备到,都是历史和文化论方面的。在历史方面应该准备得更加细致一点,争取少丢分。

文学选择题 20道20分

20道单选题,从古代到近代、战后都有涉及。非常常规,考察的都是常考的、有名的作家作品。出题风格与16、17年的文学真题接近,有几道是往年真题的原题。备考资料如下:

7月开始我先是用喜马拉雅app听了谭晶华教授的日本近代文学史60讲,在自己脑内搭建起近代文学的基本框架,对近代文学有了一个初步的认识。然后在B站找到这个日本小姐姐讲文学史的视频,打印了她的配套讲义,一边看视频一边用《日本文学简史》和《30天突破日本文学史》这两本书丰富充实她的笔记的框架,形成一本自己的笔记。之后开始刷专八真题和川大真题的文学史部分,通过真题的考点进一步丰富上述笔记。每天30分钟,重在坚持和反复记忆。

文学史的内容多且杂,但是考点明确,准备起来比文化部分要轻松许多。文学史部分的学习最重要的是反复记忆,从开始备考到考试前夕,反复记忆个5678遍,逐渐能够随口说出纵向的时间轴和横向的作家作品,到了考场上这部分题就是小菜一碟,争取拿到满分。

翻译 中译日15分日译中15分共30分

中译日是一篇文学作品,日译中是茶道历史文化相关的,篇幅都不长,500-600字左右。川大往年翻译题也是文化文学方面居多。难度也都不大,没有偏难怪词,在考场上翻译得挺顺畅的。

翻译和作文我是交替复习的,比如周一周二周三学作文,周四周五周六练翻译,每天1.5小时。用到的资料有川大真题、CATTI教材和真题。每天只练一小段,做完后与参考译文对比总结。还是那句话,重在坚持,每天一点点,循序渐进,在考场上就能做得提笔落字,又快又好。

总体来说,专业二这门备考难度较大。主要体现在阅读的长篇幅和高难度、文化文学翻译三个方向的综合性、还有题量大时间紧这三点上。阅读就不再多加赘述。三个方向的题单独来看难度其实都比较低,但是合在一起无疑就加大了备考的难度,要在有限的时间内把三个方向的知识都准备到符合要求,比较考验考生的备考规划能力。题量大时间紧这一点,平时练习时就要注意严格限时,翻译一篇时间控制在30-40分钟,长阅读一篇尽量控制在40-50分钟,文化文学题要熟练到秒选,在考场上几乎没时间做这部分的内容。

复试备考

因为有签复试保密协议,所以不方便透露复试相关信息。这里主要分享一下通用的复试备考经验。

首先,川大的复试科目在官网上是可以查到的。如下图:

如图所示,复试科目有日语写作、听力、面试。

这就要求我们在初试后也不能暂停作文的练习,初试后稍微休息放松一下,最迟在春节后就要开始复试的学习了。

作文方面,继续回顾炸鸡老师作文课的内容,巩固写作框架、回避常见错误、多看范文积累表达、多关注时事多思考,也不要停止动笔输出。

听力方面,我练习了05-21年的专八真题听力和几年N1真题的听力,每天一套。

面试方面,根据往年复试通知,面试内容如下图(来自川大外院官网22年复试通知):

一开始不知道该怎么准备,于是买了爱初心的复试精讲课,里面都是视频课和直播课,介绍了怎么练习口语、怎么写自我介绍、面试常见问答、怎么写研究计划、各个方向考点的讲解等。

2月初看了一遍相关课程并做了笔记和总结,到2月21日初试成绩出来后才开始正式准备自我介绍和日语问答的内容。建议大家尽早准备,以免后期压力过大,过于焦虑影响备考。

口语方面因为有过日语电话客服的工作经验,自我感觉问题不大,每天跟着录音影子跟读简单的教材课文,朗读爱初心公众号上的天声人语的文章并和外教的录音进行对比,每天1小时左右。

自我介绍用了一周写完,买了爱初心的精修服务,炸鸡老师和外教修改得非常仔细,并对可能会被追问的地方做了标注。

日语问答准备了几十个问题,每天通读并记忆要点,熟悉得差不多了之后,就要真正动口说出来。

每天对着镜子张口大声说出自我介绍,不要有背稿的感觉,自然、自信一点,不要卡壳。每天模拟训练日语问答,同样也是要大声说出,不要害羞。

复试前一周买了爱初心的模拟面试,流程大概在1个小时左右,炸鸡老师在面试后会根据面试表现进行点评,并提出一些改进的建议。

复试需要注意的几个时间点:初试成绩发布日期2月21日左右、国家线发布日期3月10日左右(一般为3月第二个星期五)、川大外院复试通知发布时间一般为国家线发布一周后,今年是3月17日,复试时间为复试通知发布一周后,今年为3月24日,复试成绩发布时间为复试5、6天后,今年为3月30日。复试通知发布后,看到复试时间,就要马上开始订票订酒店,安排复试行程。

其他体会

1.从收集信息到制定计划、实施计划、自学反思、动态调整计划、到最终考试上岸,都需要一个人自己独立自主地完成。他人的备考经验可以为自己提供方向,但自己备考的全程都需要自己实际操作实践去动态调整,才能形成适合自己的一套备考方案。通过半年至一年的备考,相信大家独立自主的能力都能得到很大的提升。

2.适当休息能够保持状态、提升效率。备考中最重要的不是学了多长时间,而是吸收了多少内容。对我个人来说,长时间学习效率会骤减,每天9-10个小时的学习计划,最终能够保持状态的时间可能不到8小时。另外每周一定要保证至少1天的休息时间。考研固然很重要,但是把生活的全部都投入到备考中,很快就会厌烦摆烂。以上仅为个人基于个人实践得出的适合于我个人的观点,是否适用于他人,请见第1条。

3.前面也说了很多遍的,不要为了刷题而刷题,要坚持反思总结。为了刷题而刷题容易陷入一种“我花了大量时间学习,我好努力,我一定会成功”的自我感动和自我欺骗中,进入自我的舒适区,大量刷题时间也会沦为垃圾时间,对备考没有帮助。坚持反思总结,不要放弃思考,敢于迈出自己的舒适区,踏出成长的第一步,离成功也就更近了一步。

4.坚持运动能让备考更高效。身体是革命的本钱,身体出问题会影响到备考。去年8月的急性肠胃炎让我在床上躺了一周,备考进度受到不小影响。12月考前感染新冠虽然几乎不能避免,但自身体质差让我即使在转阴后也持续头晕心慌了一个月,备考和考试状态受到了极大的影响。最近二阳的症状也比身边其他人严重了不少。以上几件事让我深刻认识到身体健康的重要性,在备考后期(10月开始)已经开始坚持隔天早上慢跑20分钟、每天晚上饭后走路3km。相信继续坚持下去,体质一定会逐渐得到改善。

2023年大龄跨考四川大学日语语言文学学硕初试第二、复试第一上岸经验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