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孩子”的背后有“熊父母”或“熊长辈”,如果遇到他们,你该怎么做?

女子在高铁上被“熊孩子”的父母扇了一巴掌,于是进行了还击,之后被警方认定为“互殴”,得接受罚款。这件事引发了网友的热议:被打还手为什么是“互殴”?
很多网友都支持女子不和解,并申请复议。如果你是事件中被打的女子,你会怎么做?
1.“熊孩子”的背后有“熊父母”或“熊长辈”
旅游出行或者就餐时,最糟心的事儿莫过于车厢里被“熊孩子”吵闹。我们从科学精神心理学角度来看,所谓的“熊孩子”的背后,至少有一个“熊父母”或者“熊长辈”,而且TA在家里往往比较强势。
我们说人是社会化的动物,成长是一个不断社会化的过程。而“熊长辈”在教育引导孩子的时候,一味纵容孩子像动物一样趋利避害,有情绪就发泄,而不顾及周围人的感受,不顾及场合,也就是大众说的“没有教养”。

“熊孩子”的举动一旦引发周围人的反应,长辈就会有护犊子的心理“他还只是个孩子!”,这也让孩子慢慢学会了纵容自己而不承担任何责任。
这种教育方式,会导致孩子变成偏执型人格:偏执固执、飞扬跋扈,不愿承担责任。
在“熊孩子”的成长过程中,他会不断与人发生冲突,从偏执型人格演变成偏执型人格改变,对外界的认知是扭曲的,认为所有的问题是外界的、他人的,最后导致演变成了偏执型人格障碍。
虽然他们年龄可能未满18岁,但是他们的心理和行为符合人格障碍的三个特征:1.缺乏同理心;2.缺乏自我反省能力;3.行为远远超过社会的规范。
更严重者,可能会发展为反社会型人格障碍,认为所有的矛盾冲突都是因为社会的问题。极端的案例就是广州宝马车街头撞人案,最新报道说凶手当时是临时起意,普通人再怎么样也不会做出这么极端的行为,其实背后就是反社会型人格障碍。
2.如果“熊父母”和“熊长辈”不反省和改变自己的教育方式,可能会反噬自己。
2018年昆山龙哥追砍老实人于明海,最后被反杀。警方最后认定于明海属于正当防卫,短短5天即被释放。警方办案过程干净利落,毫不拖泥带水,赞一个!
而这次女子被掌掴事件,大众看到的是,“熊孩子”的妈妈站起来掌掴女子在先,女子才反击,显而易见大众都会认为这属于正当防卫。
若这件事的处理,不能给“熊孩子”的父母一个足够深刻的教训,他们不会意识到自己的教育方式存在问题,任由孩子长大养成飞扬跋扈的偏执型人格,最终受罪的是他们自己。
类似的事件层出不穷,比如孩子买手机不成当场暴打妈妈,还有前不久的“北极鲶鱼”事件,女生不仅在网上发布侮辱性言论,还到处炫富“坑爷爷”。

这样的“熊孩子”和背后的“熊父母”,如果他们自身不能改变,那就让社会和法律来规范他们的行为,让他们承担起相应的法律责任,
在这里,我们劝告所有的“熊孩子”的父母和长辈,不要等到孩子18岁才去教育孩子,那可能为时已晚,小心反噬了自己。
3.如果你在公共场合遇到这样的“熊孩子”和家长,该怎么办?
首先,你要清楚知道,这样的“熊父母”往往也是人格障碍的“垃圾人”,他们缺乏同理心,不会自我反省,所以跟这样的人打交道是需要智慧的。
第二,你要知道,如果选择不去理会他们,这也是一种策略。我们经常说“远离垃圾人”,这类人以后有社会和其他人教育他们,“正义或许会迟到,但不会缺席”。
第三,如果你想维护自己的权益,出手教育教育这样的孩子和父母,就要做好录音录像的准备,避免被和稀泥。也要做好心理准备,如果被定义为互殴,那要耗时间去申请行政复议等工作。
希望我的建议对你有启发,如果你也遭遇过类似的“熊孩子”和“熊父母”,可以在评论区说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