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制岩石生物——鼻炉山观景台
生物名:
该岩石生物未被命名。
非正式名称(景点名称):鼻炉山观景台(鼻炉山展望台,Mount Hanarero Viewing Deck)
形态特征:


悬于鼻炉山西侧、由山顶的巨石切割而成的“天然观景台”。观光车道和爬山电梯都无法到达西侧悬崖,只能沿登山栈道步行前往观景台。
为防止游客滑倒跌落山崖,登山栈道在冬天会暂时关闭。据景点工作人员所说,每年春天重新开放登山栈道时,观景台不知为何会增高10-20厘米,因此每年都要向上加一层台阶,同时抬高一部分栈道。
生活习性 & 特殊能力:
不具有智能、不能自发独立地移动、无法及时对周围环境作出反应……这类岩石生物比起“动物”,更像是“植物”。如果没有被改造为观景台,鼻炉山山顶的“巨石”将永远安静地躺在悬崖边,通过未知的方式摄取营养和消耗能量,除此之外什么也不会做。
这类生物唯一且自诞生以来就具备的能力,是“修复自身的本能”。当生物身体的任意部分以任意形式离体后(包括粉碎性(如磨成粉)和慢性或长期性(如滴水穿石)的损伤),其体表结构将会把与自身接触且与自身成分相同的物质吸收入体内,然后自动修复缺损。该操作的原理尚不明确(并且由于其危险性,仍未有石头人对其进行过彻底的研究),目前被认为是直接成键。
繁殖方式:
无法证明是否拥有繁殖能力。
分布范围 & 种群现状:
石头人“桑代(Sunday)”死于此地。他死前所穿的衣服在观景台中央的裂缝中被发现。观景台的表面此前从未出现过裂缝,而在衣服被收走的次日裂缝便消失了。
桑代的死引起了杜王町本地石头人的注意,医院组开始着手对观景台的研究。
目前,这类生物的起源和归处仍是个谜。
它们似乎不会在自然情况下死亡,是现存最原始的岩石生物种类之一。有实物证据表明,在远古时期,它们被原始石头人作为一种制作工具、武器和陷阱的特殊材料。

P.s. 查阅资料时出现的一点小想法:
对“鼻炉山”名字来源做了一些分析。没有学过日语,想法均来源于翻译软件、工具书与个人经验。欢迎指正其中的错误。

通过标题能看到“鼻炉”的罗马音是“Hanarero”。

根据荒木的谐音命名法,大致可以确定“鼻炉(Hanarero)”取自日语“离开(hanareru)”的谐音,与该卷标题“逃出鼻炉山吧”对应。


其中“hana”为“鼻”的训读读音,“ro”为“炉”的音读读音。
但夹在中间的“re”不晓得为什么没有对应汉字,有无日语大佬解释一下的说Σ_(꒪ཀ꒪」∠)_
P.s.s.死者名称来源于歌曲《Sunday》-Mob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