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国富论·第一篇·第一章(粤语版)

2023-09-18 07:40 作者:常ならむ  | 我要投稿

作者:亚当·斯密

翻译:常ならむ

第一篇:论劳动力生产力增强嘅原因,同埋论劳动力生产物自由发展就一定会分配畀各种阶级人民嘅顺序。


第一章:论分工


劳动生产力最大嘅增强,以及运用劳动嘅时候所表现嘅更加大嘅熟练、技巧同判断力,似乎都系分工嘅结果。

为咗令读者更加容易理解社会一般业务分工所产生嘅结果,我而家来讨论个别制造业嘅分工状况。一般人认为,分工最完全嘅制造业,系一啲极毋重要嘅制造业。毋重要制造业嘅分工,实际上并毋比重要制造业嘅分工更加周密。但系,目的在于供给少数人小量毋重要嘅制造业,所雇佣嘅劳动者人数,必然毋多,而从事角部门工作嘅工人,往往可以集合喺同一工厂内,令观察者得一览无遗。反之,箇啲大制造业,要供给大多数人嘅大量需要,所以,各工作部门都雇有非常多嘅劳动者,要将呢啲大量嘅劳动者集合喺一间工厂内,一定毋可能。就算实际上比小制造业分成要多得多嘅部分,但系因为呢种划分毋似得小制造业嘅划分咁明显,所以好少人注意到。

扣针制造业系极细㗎喇,但系佢嘅分工往往唤起啲人嘅注意。所以,我将佢引来作为例子。一个劳动者,如果对于呢个职业(分工嘅结果,令扣针嘅制造成为一种专门嘅职业)未有受过相当训练,又毋知点样使用呢个职业上嘅机械(令呢种机械有发明嘅可能,恐怕亦都系分工嘅结果),噉未就算用尽力工作,可能一日亦都制造毋出一枚扣针,要做二十枚,当然系绝对冇可能。但系按照而家经营嘅方法,呢种作业毋单止全部成为专门职业,而且呢种职业分成几个部门,其中有大多数亦都同样成为专门职业。一个人抽铁线,一个人拉直,一个人切截,一个人批尖线嘅一端,一个人磨另一端,以方便装上圆头。要做圆头,就需要有两三种毋同嘅操作。装圆头,涂白色,乃至包装,都系专门嘅职业。噉样嘅话,扣针嘅制造分为十八种操作。有啲工厂,呢十八种操作,分由十八个专门工人担任。当然,有时一个人亦都兼任两三门。我见过一个呢种小工厂,只系雇佣十个工人,因此喺呢一个工厂中,有几个工人担任两三种操作。似噉样一个小工厂嘅工人,虽然好穷困,佢地嘅必要机械设备,虽然好简陋,但系佢地如果勤勉努力,一日亦都得成针十二磅。以每磅中等针有四千枚计,呢十个工人每日就得成针四万八千枚。即一人一日得成针四千八百枚。如果佢地各自独立工作,毋专门学习一种特殊业务,噉佢地毋理系边个都好,绝对冇可能一日制造二十枚针,讲毋定一日连一枚针亦都冇制造得出来。佢地毋单止毋可以制造出今日由适当分工合作而制成嘅数量嘅两百四十分之一,就连呢个数量嘅四千八百分之一,恐怕亦都冇制造得出来。

就其他各种工艺及制造业来讲,虽然有好多毋可以做咁细密嘅分工,其操作亦都毋得变得咁简单,但系分工嘅后果净系一样嘅。但凡可以采用分工制嘅工艺,一经采用分工制,就相应噉增强劳动嘅生产力。各种行业之所以各各分立,似乎亦都系由于分工有呢种好处。一个国家嘅产业同劳动力嘅增强程度如果系极高嘅,则共各种行业嘅分工一般亦都达到极高嘅程度。未开化社会中一个人独任嘅工作,喺进步嘅社会中,一般都成为几个人分任嘅工作。喺进步嘅社会中,农民一般只系农民,制造者只系制造者。而且,生产一种完全制造品所必要嘅劳动,亦都往往分由好多嘅劳动者担任。试以麻织业同毛织业为例,从亚麻及羊毛嘅生产到麻布嘅漂白同熨平或尼绒嘅染色同最后一道加工,各部门所使用嘅毋同技艺系几咁多啊!农业由于佢嘅性质,毋得有似制造业噉细密嘅分工,各种工作,毋得似制造业噉判断然分立。木匠嘅职业同铁匠嘅职业,一般系截然分开嘅,但系畜牧者嘅业务同种水稻者嘅业务,毋得似前者噉完全分开。纺工同织工,几乎都系各别嘅两个人,但系锄耕、耙掘、播种同收割,却经常由一个人兼任。农业上种种劳动,随季节推移而巡回,要指定一个人只从事一种劳动,事实上绝对冇可能。所以,农业上劳动生产力嘅增强,净系跟毋上制造业劳动生产力嘅增强嘅主要原因,可能就系农业毋得采取完全嘅分工制度。而家最富裕嘅国家,固然喺农业同制造业上都忧于邻国,但系制造业方面嘅优越程度,必定大于农业方面嘅优越程度。富国嘅土地多一般都耕耘得比较好,投放喺土地上嘅劳动力同费用亦都比较多,生产出来嘅产品按照土地面积同肥沃嘅比例来讲亦都比较多;但系,噉样比较大嘅生产量,好少喺比例上大大超过所使用嘅比较大嘅劳动量同费用。喺农业方面,富国劳动生产力未必都比贫国劳动生产力大得多,至少毋似制造业方面一般情况噉样大得多。所以,如果品质同样优良,富国小麦喺市场上嘅售价,未必都比贫国低廉。就富裕同进步嘅程度来讲,法国远胜于波兰,但系波兰小麦嘅价格,同品质同样优良嘅法国小麦同样低廉。同英格兰相比较,论富裕,论进步,法国可能要低一等,但系法国产麦省出产嘅小麦,其品质之优良完全同英格兰小麦相同,而且喺大多数年份,两者嘅价格亦都大致相同。但系,英格兰嘅麦田耕种得比法国好,而法国嘅麦田,据讲耕种得比波兰要好得多。贫国嘅耕作,就算比毋上富国,但系贫国生产嘅小麦,喺品质优良以及售价低廉方面,却可以喺相当程度上同富国竞争。但系,贫国喺制造业上毋可以同富国竞争;至少系富国嘅土壤、气候、位置适宜于呢一类制造业嘅场合,贫国毋得同富国竞争。法国绸比英国绸又好又平,就系因为织绸业,至少喺今日原丝进口税好高嘅条件下,更适合于法国气候,而毋系十分适合于英国气候。但系英国嘅铁器同粗毛织物,却远胜于法国,而且品质同样优良嘅英国货品,喺价格上比法国更低廉。据讲,波兰除开少数立国所需嘅劣质简陋家庭制造业之外,几乎冇乜嘢制造业。

有咗分工,同样数量嘅劳动者就可以完成比过去多得多嘅工作量,其原因有三:第一,劳动者嘅技巧因为业务专门而每日进步;第二,由一种工作转到另外一种工作,通常必须损失毋少时间,有咗分工,就可以免除呢种损失;第三,好多简化劳动同缩减劳动嘅机械嘅发明,令一个人能够做好多人嘅工作。

第一,劳动者熟练程度嘅增强,一定增加佢所可以完成嘅工作量。分工实施嘅结果,各劳动者嘅业务,既然终生局限于一种单纯嘅操作,当然能够大大噉增强自己嘅熟练程度。惯于使用铁锤而冇练习过制铁钉嘅普通铁匠,一旦因为特殊事故,必须制钉时,我敢讲,佢一日最多只系做得出两三百枚铁钉,而且质量仲系拙劣不堪。就算惯于制铁钉,但系如果毋系将制钉作为主业或者专业嘅话,就系出尽力噉工作,毋够二十岁嘅后生仔,喺出尽力噉工作嘅时候,每人每日可以制造两千三百几枚。但系,制钉绝对毋系最简单嘅操作。同一个劳动者,要鼓炉、调整火力,要烧铁舞锤噉打制,喺打制钉头嘅时候仲要调换工具。比较起身,制扣针同制金属纽扣所需要嘅各项操作要简单得多,而以此为终生业务嘅人,其熟练程度通常亦都高得多。所以,喺此等制造业中,有几项操作嘅迅速程度简直令人难以想象,如果你毋系亲眼见过。你绝对毋会相信人嘅手可以有似噉嘅咁大嘅本领。

第二,由一种工作转到另一种工作,需要损失一啲时间,因为节省呢种时间而得到嘅利益,比我地骤然睇见嘅时候所想象嘅要大得多。冇可能好快噉从一种工作转到使用完全毋相同工具而且喺毋同地方进行嘅另一种工作。耕作小农地嘅乡村织工,由织机转到耕地,又由耕地转到织机,一定要虚废好多时间。诚实噉讲,呢两种技艺,如果可以喺同一个厂坊内进行,噉时间上嘅损失,无疑要少得多,但系就算系噉,损失都仲系好大。人由一种工作转到另一种工作时,通常要闲逛一阵仔。喺开始新工作之初,一定难即刻精神灌注噉积极工作,肯定会心不在焉。而且喺相当时间内,与其讲佢系喺度工作,讲佢系喺度讲笑算数。闲荡、偷懒、是但呢种种嘅习惯,对于每半个钟头要换一次工作同工具,而且一生中几乎每日必须从事二十项毋同工作嘅农村劳动者来讲,可以讲系自然会养成嘅,甚至可以讲,必然会养成嘅。呢种种习惯,令农村劳动者经常会迟缓懒惰,就算系喺工作非常紧张嘅时候,亦都毋会非常有精神噉做。所以,就算冇技巧方面嘅缺陷,单单呢啲习惯亦都一定会大大噉减少佢可以完成嘅工作量。

第三,利用适当嘅机械可以喺乜嘢程度上简化劳动同节省劳动力,噉必定系大家都知到嘅,无需举例。我喺呢度所要讲嘅只系:简化劳动同节省劳动嘅箇啲机械嘅发明,睇起身亦都系起因子分工。人类将注意力集中喺单一事物上,比将注意力分散喺好多事物上,更可以发现达到目标嘅更简单容易更便利嘅方法。分工嘅结果,各个人嘅全部注意力自然会倾注喺一种简单嘅事物上。所以只要工作性质上仲有改良嘅余地,各个劳动部门所雇佣嘅劳动者中,冇几耐自然会有人发现一啲比较容易而便利嘅方法,来完成佢地各自嘅工作。唯有系噉,用喺今日分工最细密嘅各种制造业上嘅机械,有好大部分,原来系普通工人嘅发明。佢地从事于最单纯嘅操作,当然会发明比较方便容易嘅操作方法。毋理系边个,只要佢经常去观察制造厂,佢一定会睇见极似样嘅机械,呢啲机械系最普通工人为咗要令佢地担当嘅箇部分工作容易迅速噉完成而发明出来嘅。最初嘅蒸汽机,原来需要雇佣一个儿童,揿活塞嘅升降,不断开闭汽锅同汽筒之间嘅通路。有一次担任呢个工作嘅某个儿童,因为中意同啲朋友游玩,佢用一条绳将开闭通路嘅舌门嘅把手,缚喺机械嘅另一部分,舌门就可以毋需要人力自行开闭。原来系因为贪玩谂出来嘅方法,就噉样成为蒸汽机大改良之一。

但系,一切机械嘅改良,绝对毋系全部由机械使用者发明。有好多改良,系出自专门机械制造师嘅智巧;仲有一啲改良,系出自哲学家或者思想家嘅智能。哲学家或者思想家嘅任务,毋系喺制造任何实物,而系喺观察一切事物,所以佢地经常可以结合利用各种完全冇关系而且极毋类似嘅物力。随住社会嘅进步,哲学或者推想亦都似其他各种职业噉样,成为某一特定阶级人民嘅主要业务同专门工作。此外,呢种业务或者工作,亦都似其他职业噉样,分成咗好多部门,每个部门,又备成为一种哲学家嘅行业。哲学上呢种分工,似产业上嘅分工噉样,增强咗技巧,并节省咗时间。各人擅长各人嘅特殊工作,毋单止增加全体嘅成就,而且大大增强咗科学嘅内容。

喺一个政治修明嘅社会里头,造成普及到最下层人民嘅箇种普遍富裕情况嘅,系各行各业嘅产量由于分工而大增。各劳动者,除开自身所需要嘅之外,仲有大量嘅产物可以出卖;同时,因为一切其他劳动者嘅处境相同,各个人都可以以自身生产嘅大量产物,换得其他劳动者生产嘅大量产物,换言之,都得换得其他劳动者大量产物嘅价格。人地所需要嘅产品,佢可以与以充分供给;佢自身所需要嘅,人地亦都可以与以充分供给。于是,社会各阶级普遍富裕。

考察一下文明而繁荣嘅国家嘅最普通技工或者日工嘅日用物品罢!你就会睇见,用佢嘅劳动嘅一部分(虽然只系一小部分)来生产呢种日用品嘅人嘅数目,系难以数计嘅。例如,日工所着嘅粗劣尼绒上衣,就系好多劳动者联合劳动嘅产物。为咗完成呢种朴素嘅产物,一定必须有牧羊人、拣羊毛嘅人、梳羊毛嘅人、染工、粗梳工、纺工、织工、漂白工、车衣工,以及其他好多人,联合起身工作。加之,呢啲劳动者居住嘅地方,往往相隔得好远,将材料由甲地运送到乙地,应该需要几多商人同运输者啊!染工所用嘅药料,经常必须购自世界上各个遥远嘅地方,要将各种药料由各个毋同嘅地方收集起身,需要几多商业同航运业,需要雇佣几多船工、水手、帆布制造者同绳索制造者啊!为咗生产呢啲最普通嘅船、漂白工用嘅水车或者织工用嘅织机,暂时放下毋讲,单单就简单器械好似牧羊人溅羊毛嘅时候所用嘅剪刀来讲,其制造就必须经过好多种类嘅劳动。为咗生产呢啲极简单嘅剪刀,矿工、熔铁炉建造者、木材采伐者、熔铁厂烧炭工人、制砖者、泥水匠、喺熔铁炉嘅旁边服务嘅工人、机械安装工人、铁匠等等,必须将佢地各种各样嘅技艺联结起身。同样,如果系我地考察一个劳动者嘅服装同家庭用具,例如贴身着嘅粗麻衬衣,脚着嘅鞋,瞓觉用嘅床铺同床铺上各种装置,调制食物嘅火炉,由地下采掘出来而且可能需要经过水陆运输先至可以送到佢嘅手边供佢烧火煮饭嘅煤炭,厨房中一切共佢用具,餐台上一切用具,刀同叉,装食物同分取食物嘅陶制同锡蜡制器皿,制造面包同麦酒供佢饮食嘅各种工人,箇种透得热气同光线并可以遮蔽风雨嘅玻璃窗,同令世界北部成为极舒适嘅居住地嘅大发明所必须借助一切知识同技术,以及工人制造呢啲便利品所用嘅各种器具等等。总之,我地如果考察呢一切嘅嘢,并考虑到投放喺呢每一样嘢上嘅各种劳动,我地就会觉得,冇有成千上万嘅人嘅帮助同合作,一个文明国家里头嘅卑不足道嘅人,就算按照(呢个系我地好错误噉想象嘅)佢一般适应嘅舒服简单嘅方式亦都毋可以取得其日用品嘅供给嘅。


国富论·第一篇·第一章(粤语版)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