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住“老字号” 开辟“新赛道”——专访杭州市商务局党组书记、局长王永芳


国际在线浙江报道(记者 于灵爽):“江南药王”胡庆余堂、“一把扇子半把伞” 的传统名扇品牌王星记、“裁剪江山成锦绣”的刀剪品牌张小泉、“欲知我味,观料便知”的百年名店知味观……这些闻名遐迩的老字号早已融进一代又一代杭州人的城市记忆中。
钱塘自古繁华。作为京杭大运河南端城市和钱塘商路重镇,杭州集聚了丰富的老字号资源。截至目前,杭州市共有中华老字号39家、浙江老字号174家、杭州老字号156家。
如何让这些刻印在杭州人老底子记忆中的“老字号”,在新时代保护传承,焕发新生机?近日,国际在线浙江频道对杭州市商务局党组书记、局长王永芳进行了专访。

国际在线浙江频道专访杭州市商务局党组书记、局长王永芳 摄影 于明洋
守正 政企合作谋发展
“杭州是全国最早系统性开展保护和发展老字号等特色传统文化品牌的城市之一。”王永芳说。
在他看来,老字号承载着历史和文化,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和不可估量的品牌价值、经济价值、文化价值。
多年来,杭州始终坚定支持发展经典产业,坚持保护传承与创新发展并重。2003年,杭州市率先成立了全国首家老字号企业协会,不久后成立杭州市振兴老字号工作协调小组,并成功举办全国中华老字号精品博览会和中华老字号百年品牌高峰论坛……几乎每隔一段时间就会发出保护老字号或帮助老字号传承的文件。
6月20日上午,杭州市第十四届人大常委会第十一次会议初次审议了《杭州老字号传承与发展条例(草案)》。这也意味着,杭州老字号的传承和发展将有法可依了。
“通过地方立法,可以为杭州老字号资源保护提供强有力的制度支撑,对传承和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和技艺,引导、支持老字号创新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王永芳说。

百年芳华·老字号秀 供图 杭州市商务局
创新 多措并举求突围
政府助力,老字号自身也在创新突围。记者发现杭州王星记的扇子不仅卖得俏,年轻人捧场的“排面”也不小。在王星记淘宝旗舰店,扇子的买家秀不少是由穿汉服的年轻人分享的。
记者了解到,杭州数字经济布局早、基础好、发展快、成绩好。在这个大环境影响下,杭州市77%的老字号企业已通过电商直播等线上渠道开拓市场,张小泉、姚生记、法根糕点等老字号企业都在积极筹建数字化工厂。

大运河老字号国潮夜市 供图 杭州市商务局
王永芳认为,创新发展老字号,必须牢牢把握守正创新这一主题,以守正创新巩固好“老”的优势,以守正创新破解好“老”的难题。
为此,杭州市商务局将采取切实措施,推动老字号发挥主体作用,守住以人民为中心的“根”,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的“魂”,借好先进适用技术的“力”,加快创新发展,拓展更大市场,满足更多需求。
一是整合老字号赋能资源,对接电商、金融、传媒、高校、智库等优质资源,为老字号创新发展赋资、赋能、赋智、赋力。二是组建老字号智囊团,把专家、学者和老字号优秀掌门人、传承人等智囊“用起来”,一起为老字号发展想法子、找路子、出点子。三是开展老字号文创大赛,调动创意机构、新锐设计师、在校学生等力量,创作更多符合年轻人消费需求的新产品,推动老字号跨界、出圈。
融合 拥抱国潮新时代
胡庆余堂创新推出新网红爆款产品黑芝麻丸;西泠印社推出新文房、城市手信系列产品;万承志堂新创养生奶茶店——草本茶铺……作为历史文化名城、创新活力之城的杭州,也时刻以弄潮儿的姿势,续写着老字号新的故事。

万承志堂新创养生奶茶店——草本茶铺 供图 杭州市商务局
王永芳介绍说,在杭州市委、市政府的关心指导下,杭州市商务局联合老字号研究院等单位,开展了一系列跨界融合、集聚发展等创新发展工作,一方面,积极推动老字号融入“新国潮”,开发“新产品”;另一方面,打造“一园一镇”老字号集聚发展模式。
“‘一园’指的是老字号国潮数字产业园,这个产业园位于杭州市拱墅区,是全国首家集老字号、赋能机构、文化展示馆等为一体的文创综合体。‘一镇’指的是‘老字号+长河古镇’项目改造工程。该工程由杭州市商务局牵头,滨江区人民政府和浙江省老字号企业协会具体推进,努力打造成‘老字号+小镇’的样板,推动老字号集聚发展。”王永芳说。
同时,杭州市商务局着眼于汇聚品牌,打造中医药老字号特色街区,支持各区、县着力打造上城区河坊街、五柳巷·建国南路、拱墅区桥西直街、中医一条街等一批富有特色的中医药特色街区,这些街区汇聚了胡庆余堂、方回春堂等“百年老店”,传承知名中医药品牌内涵,扩大中医药特色品牌知名度和影响力,使胡庆余堂、方回春堂在全国老字号中保持优势地位,形成了较强的中医药企业品牌效应。

中医药特色街区 供图 杭州市商务局
“保护和发展老字号,充分发挥老字号的示范引领作用,在消费促进、产业升级、文化引领、民族自信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我们要继续传承、保护、育新,续写老字号发展的新篇章,让这些老字号在新时代绽放精彩活力。”王永芳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