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松恩
1973年9月,加拿大温尼伯试验站赠送给我国农业科学代表团一套“中国春”小麦单体,由方悴农、李竞雄等人带回国。1974年,戴松恩利用这套“中国春”小麦单体材料在我国率先主持开展了小麦非整倍体研究。戴松恩指出,开展小麦非整倍体研究的主要目的是“借助于小麦非整倍体系统材料和染色体技术,进行小麦的基本理论研究,揭示其规律,并探索育种新途径”。从1974年开始,戴松恩带领张玉兰、杜娟等课题组成员,利用1973年引自加拿大的“中国春”单体系统、1978年从中国科学院遗传研究所和西北植物研究所引入的“中国春”双端体系统,以及作物育种栽培研究所春麦室提供的“京红1号”春小麦,经过连续7年的实验和研究,育成了“京红1号”春小麦单体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