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应如何培养孩子的金钱观
柠檬心理丨作者
柠檬心理&QQ音乐丨音频
上周收到一位家长的留言。她向柠檬抱怨:“我儿子一定要我给他买X-Box的游戏机,每每经过万达商场的X-Box专柜,他都不愿意离开。而我又不忍心拒绝,因为看到孩子在那里哇哇大哭,做父母的不是滋味。”后面,柠檬想进一步了解这位家长最终下定决心购买的原因,这位家长过了好一会儿才给我回信息,他说他的确没有足够的理由,也不知道从何下手。
估计很多家长都有这样的疑惑吧。说到给孩子买东西,父母常常会处于内疚的情绪给孩子购买他们并不需要的东西,却没有考虑如何处理才能让孩子正视金钱观。久而久之,没能控制孩子的购买欲,他就没办法辨认什么东西该买,什么东西不该买,养成了大手大脚的习惯。
剑桥大学最近一项研究表明,学龄前儿童的智力已经足以理解简单的财务课程,大多数孩子在七岁之前就已经形成了基本的理财习惯。无可争议的是,父母是直接影响孩子金钱观形成的第一人。
若想解决孩子对金钱的正确认知,不妨从以下方面来突破,柠檬建议家长们可以拿出纸和笔记录关键词。
首先,家长们要做的是让孩子了解金钱的来源。中国式父母往往会在孩子面前很避讳的提到“赚钱”二字,孩子不清楚自己的父母钱从哪来,就有可能对金钱产生一种无所谓的态度。
所以树立孩子良好金钱观的第一步,就是要告诉孩子,金钱的来源。父母可以这么教育:你的零食、衣服、玩具都是需要花钱买的,而这些钱是爸爸妈妈辛辛苦苦工作赚来的,现在爸爸妈妈下班累了,能不能给我们倒一杯水?父母要从小在孩子心理上建立起劳动和金钱的关系,让他们了解到家庭收入的来源以及父母赚钱养家的不容易,这样孩子才会懂得珍惜,也知道心疼父母。
其二,在孩子面前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因为父母在孩子面前的一举一动,直接传递到孩子眼里。所以做父母的,首先得自己做好榜样,在孩子面前理性消费。比如,购物前制定好相应的计划。带孩子一起去超市前,拿出提前列好的购物清单,最后按照清单中的需要,共同完成此次购物。
当然,我们也不能过度的炫富和过度的在孩子面前装穷。因为现在有些家长过度娇惯孩子,认为我孩子要吃穿好用好,生怕孩子受苦,从而纵容孩子不理智的消费行为。另外,还有一部分家长为了让孩子懂得节俭,开始装穷,哭穷。在经济上严格控制孩子,致使孩子心里形成“金钱至上”的不正确观念。
所以,家长在帮助孩子形成正确的金钱观同时,一定要让孩子明白,金钱只是一个等价交换物,人的一生不能受控于金钱,富不可骄,贫不可卑,人的幸福不是用金钱来衡量的,让孩子从小养成储蓄的好习惯。这时,父母可以给孩子买一个存钱罐,让孩子在实践中培养储蓄意识,引导孩子把多余的零用钱存储到自己的“零钱罐”里,积少成多,养成节省的好习惯。